[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上海14岁女孩跳楼,绝笔遗书令人心碎:若有来生,绝不相见 陈帅说历史

送交者: Breezea[★★★声望勋衔14★★★] 于 2024-04-07 8:46 已读 1367 次 1赞  

Breezea的个人频道

+关注

青春是美丽的,在青春中犯的错误也同样美丽。

这是对青春最包容的赞美。青春是绚烂阳光、多姿多彩的,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黄金时期,也是不断探索尝试,不断犯错,不断遭遇失败,但又会不断跨越提升的必经历程。


在如此美好的青春年代,我们却看到有的孩子无法在青春中获得成长的快乐,而做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选择,让美丽戛然而止。

前不久,上海一名14岁女孩跳楼,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是什么样的理由让她做出这个选择?女孩曾留下了三页遗书,看完之后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凋零的花朵


14岁的她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老师评价她平时文静懂礼貌,学习也不错。在大家的眼里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她却毅然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背后的原因让人细思极恐。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这是她遗书里开头的第一句话,显然是写给自己父母的。是什么让她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此“绝情”?


从小父母就对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要做到最好才行。“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我”。这是她对父母给予的“爱”是最直接的感受。

“巴掌打在脸上最疼,然后是手背,再是手臂,最后是大腿”。如此看来,她不但受到父母近乎苛刻的要求,还承受着暴力的体罚。看到这,可能你的心早已经泪流不止。

在遗书里,她甚至还让父母放心,不会死在家里让房子变成凶宅;嘱咐父母帮她把借的书还回去,不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弟弟……


那种爱和善解人意,静静地流淌在这封遗书的字里行间,看完只会让人更加心碎。多好的孩子啊!

我们谁都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但遗憾的是,这个女孩并不是个例。现如今在青少年当中,有自杀倾向以及自杀行为的比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在我们冷静下来分析其中的具体原因时,不得不提到女孩的父母以及家庭所带来的根源所在。


这个世界上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吗?也许会有。但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在爱的名义下,各种训斥、喝骂甚至棍棒相加都统统被理解为恨铁不成钢的爱。这是真正的爱吗?如果是爱,那为什么会产生出如此令人痛苦的爱呢?

做父母需要资格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第一次做父母就有经验,都要从头做起,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做父母是需要资格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可是现实当中,又有多少父母主动认真学习如何去做好孩子的好老师呢?却只是按照所谓的传统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诸如严格要求,只批评不表扬,不听话就得打骂才行等等。

这简直不是在教育孩子,更像是在管教囚犯。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一门系统科学,有理念更有方法。这就需要父母也要具有学习意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童年。

尊重才是爱的前提

在很多案例中,我们看到那些亲子关系较差的家庭,往往父母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尊重,通常是以命令和服从为主,缺少平等的沟通和交流。


父母以为孩子太小还不懂事,只要告诉孩子怎么做就行了。不准孩子质疑,更不许孩子反驳。也在这样不平等,缺乏尊重的环境下,孩子的很多想法和表达诉求都被压制了。

虽然孩子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但正因为如此,才是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好机会。而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和正确的解决办法。

没有永远正确的父母也没有永远错误的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同样得到孩子的尊重,也会得到孩子的理解和配合。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自信、自强、自立的人,而不是一个听话、屈从、依附的工具。


很多父母都因为青春期孩子叛逆而头痛,甚至认为这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然阶段,其实不然。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并没有叛逆的表现,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从小就给与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能够一如既往地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平等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更多的是给与孩子建议,而不是命令。

反之,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即使有委屈也无力反抗。等到了青春期,自己逐步确立了看待事物的观点,也有能力反驳父母那些长期以来错误的看法,自然就会产生这种叛逆行为。


甚至有时候即使父母做得对,孩子也不接受,这正是孩子对于自己从小得不到尊重的全面反抗,也是孩子希望重新找回自信的一种表达方式。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孩子希望得到的,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也要接纳孩子所犯的错误。备受打击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身教胜于言传

讲道理容易,讲故事难,讲有道理的故事更难,声情并茂地讲有道理的故事难上加难!很多父母喜欢讲道理,尤其是那些大道理。道理固然要讲,但是如果只讲道理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教育岂不是太简单了!


我们看到,那些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专注力和意志力都很强的孩子,身后无不有坚定、自律、爱学习的好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

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要求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必须做到?自己对学习都没兴趣,难道孩子天生就对学习有兴趣?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要求,请先对自己有要求,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教育孩子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同样,每个自卑、脆弱、逃避责任的孩子背后大多都有一个挑剔、说教、易怒的父母。体罚是作为父母无计可施的最后手段,是无能的直接表现。

还有一些父母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发泄到了孩子身上,凸显了父母作为成年人的幼稚和卑微,而孩子只是充当了一个出气筒罢了。

对亲近的人怒目相对,而对陌生人却恭敬有加。这不是真正的爱的表达,只是一种错误和虚伪的暴露而已。


都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环境是踏入社会环境前最重要的依靠,应该是积极的,温暖的。但如果是冰冷的,压抑的,那最后剩下的就只能是绝望了。最终酿成恶果,作为父母难辞其咎。

总结

我们没有理由责怪孩子,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失败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带来失败的人生,而成功的教育也并非高不可攀。爱你的孩子,请从尊重做起,从平和的心态开始吧!

喜欢Breeze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