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国关系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白崇禧向蒋介石献计:退出大陆入越剿灭胡志明

送交者: 尘与土[♂★★云和月★★♂] 于 2024-04-05 13:34 已读 492 次 1赞  

尘与土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三大战役结束后,白崇禧的“好日子”就算来了,为何?因为桂系目的达到了,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当上了代总统。虽然当时李宗仁和白崇禧,都很不满意这个“代”字,但别管怎么讲,也比脑袋上压着“蒋介石”要舒坦。


同时我方的态度也似乎在改变,开始跟国民党进行和谈。而且也给白崇禧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比如,你白建生喜欢带兵?好,就给你三十万大军够不够!


如今一谈这事,许多人就都觉得这没啥,但只要稍微一深思就立马会明白,这可谓是超级大手笔——毕竟那是30万大军啊,这既体现出了咱毛主席的大气魄,也是对白崇禧的认可。

奈何最终和谈还是失败了,白崇禧也走上了顽抗的路。虽打出了一个所谓的“青树坪大捷”,可供白崇禧大吹一把,但在绝对实力面前,白崇禧输得一塌糊涂。就这样在1949年的年底左右,白崇禧逃——当然按国军说法,这叫胜利转进至海南岛。


当时,对蒋介石和白崇禧来言,整个大陆的局面是相当崩溃的。比如在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起义。同日,卢汉在昆明通电起义。


10日,王伯勋等在贵州普安通电起义。


11日,郭汝瑰在四川宜宾宣布起义。


12日,范绍增在四川大足宣布起义……堪称起义浪潮席卷而来。

但哪料,面对如此历史浪潮,白崇禧却还不认输和醒悟,眼见大陆已难保,便给蒋介石献出一策,如下。


与其轻于孤注一掷,争取一时胜利,不若先求保存实力……拟请以川籍将领如孙元良、罗广文、王陵基等留川作广泛游击,以胡宗南部及滇省李(弥)、余(程万)两军即择精干一部迅速利用成都附近及滇省机场空运海口,增援台、琼。


其余部队与黔省三军即逐次转移滇南及桂西,进入越北,与华中入越部队配合击破越共胡志明部,在滇越桂边区企求生存,待援反共,较为有利……如中共跟踪入越,即可演变为国际上之复杂问题,将反共战争变为国际战争,于我有利。一得之愚,伏祈钧核。

先不说蒋介石是啥意见,只分析一下白崇禧的这个妙计,到底如何?公允来言,是非常合理的。不过最大的问题却是,“合理”并不意味着“合适”。


也就是说道理谁都明白,但能否适合当时环境,才是根本问题。所以笔者认为,白崇禧这条妙计,有两大不合适之处。


其一:孙元良、罗广文、王陵基等川籍将领,留下来打游击。这个一看就不靠谱。国军失败的根由,就在于失了民心。而打游击的关键,则是必须要有民心支持。同时更要求,打游击的将领,拥有超高的才能。

只这最后一点,就严重不适合国军将领。证据就是在抗战期间,国军也曾留在日寇占领区打过游击,按理说有民心支持吧?可结果不是投降了日寇,当起了伪军,就是无法生存下去,甚至出现过“奉旨(蒋介石密令)投降”的荒唐事。


再者言,那孙元良啥人物?国军逃跑界扛把子,你让这么一位,善于逃命的人去苦哈哈的打游击?想啥呢!


还有王陵基啥人物?江湖绰号“王灵官”,老百姓都恨透了他。而且在1949年时,他都六十多岁了,让他留下来打游击?笑话不是。

其二:入越剿灭胡志明,更是不靠谱。须知当时的越南是法国人的后花园,你派国军过去剿灭胡志明,想把越南作为后方,法国答应吗?须知蒋介石,可是最注重“国际观瞻”的人。


所以最终只能变成“帮助法国打仗,当法国人的炮火”,甚至直接被法国当成“提款机”。


这点也是有事实依据的,这就是黄杰(黄埔一期毕业)兵败大陆后,带着三万溃兵就逃至了越南,当时黄杰还说呢:“我们一定要再打回来。

结果到了越南,就被法国人缴械,扔集中营里去了,“法军常来搜抄,银圆手表亦夺取。主食法方供每人每天仅米四两,水土不服多病少药,死亡不断……营养不良,疾病流传,一病就死,每天抬出去十几个尸体,天气很快就开始热起来,尸体的臭味一阵一阵传来,令人晕眩”。


直至抗美援朝爆发,在美国的压力下,法国才同意放行。于是1953年黄杰带着人马回到台湾……敢问,白崇禧想入越剿灭胡志明,这现实吗?


连笔者都能分析出,白崇禧这妙计纯属嘴炮,白崇禧何等人物,他岂能不知?那么他为何还是要向蒋介石献策?笔者认为:这就是跟蒋介石博弈。即,白崇禧当时已经逃至海南岛,在大陆无立锥之地了,只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跟李宗仁一样,去国外躲避。当时李宗仁就在美国,白崇禧若也跟着过去,跟李宗仁汇合,蒋介石还真就拿白崇禧没办法了——毕竟论打仗,李宗仁不行,若论大局观,白崇禧就是个“弟弟”,有李宗仁掌舵才可。


其二:跑到台湾,归蒋介石。显然还身在海南岛的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就是展现自己的价值,或观察蒋介石的反应。所谓:别管我小诸葛这计谋“臭不臭”,就问蒋介石:你觉得“香不香”?敢不敢说“臭”!


那么蒋介石面对白崇禧献出的这条“妙计”是啥反应?说出来都好玩。蒋介石二话没说就转给了顾祝同,并如此批复道:已入越部队(黄杰部)注意军风纪及勿宜发表政治意见外,希核办。

之所以说好玩,是因蒋介石这个动作,含有两层用意。


第一:所谓给予重视,起码表面上,这点几乎都懂就不多说了。


第二:白崇禧比越南和胡志明更关键。蒋介石逃至台湾的初期,是一种朝不保夕的状态。最需要的就是有统兵名将、有兵卒共保住台湾。白崇禧毫无疑问就是“定海神针”。


即,在初期,蒋介石迫切需要白崇禧。至于抗美援朝之后,蒋介石那么折腾白崇禧是因他坐稳了,有美国大兵保护他了。

所以,白崇禧这妙计,别管有多臭,都必须要很香,而且我蒋某人也嘱托好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白崇禧啊,你赶紧来台湾吧。


这也是白崇禧为何不听李宗仁的,非要去台湾的逻辑——所谓蒋介石离不开我。事实也是如此。


白崇禧随后就去了台湾,果然受到了蒋介石的热诚欢迎。哪料一个抗美援朝,白崇禧的苦日子也就来了……当然,这就属于另一个话题了。

喜欢尘与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