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庄子笔下的两棵树、两只蝉,都是人生大智慧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4-03-11 21:58 已读 2318 次 3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01


两 棵 树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第一棵大树的故事。


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却看都不看它一眼。这棵树虽大,却是不材之木,人们只会鄙弃它。庄子微微一笑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东西啊!宋国有一户人家,世代以漂洗丝絮为业,所以善于调制不皲手的药物。有个游客听说后,出百金的高价收买了他的药方。


当时正值吴越两国水上交战,游客得到药方后就拿来呈送给吴王。吴军因为有了药,冬天水战也不怕皲手,结果大败越军,游客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同样一剂药方,有的人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人却能用它来获得封赏。


现在先生有这样一棵大树,怎么会担忧它没有用处呢?把它栽种在旷野之中,大树因为不成材,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你也可以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逍遥自在地躺卧于树下,还有什么值得困扰呢?


诗仙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你感叹自己碌碌无为时,或许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战场。同样的人,放在不同的领域和岗位,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价值。


汉代外交家、军事家班超,年轻时只是官府一名抄写文书的小吏。他自叹抄写一生,也只会是个籍籍无名之辈。于是投笔从戎,先跟随窦固出击匈奴,后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


班超仍是那个班超,但转换位置之后,却成了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这世上没有天生的庸才,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才。找对了位置,不材之木,亦可成材。


《庄子·人间世》中,还记载了另一棵大树的故事。


一位木匠在齐国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一棵被人当作神树祭拜的栎树。它的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树干足有十丈粗,树梢高临山巅,足够造十余艘大船。许多人围而观赏,木匠却视而不见,直接从旁边走过。他的徒弟从未见过这样壮美的大树,好奇师父为什么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师傅说:这只是一棵无用的大树。用它做船会沉没,做棺材器皿会很快朽烂,做木门会流脂而不合缝,做大梁会被虫蛀蚀。

当晚木匠睡着后,却梦见神树对他说:你打算拿什么有用之树跟我相比呢?梨树、橘树这些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自己也就跟着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砍断,小的枝丫被拽折。楸树、柏树这些乔木,树干长到一两把粗,耍猴的人便把树木砍去做木桩;长到三、四围粗,富贵人家便砍去做盖房的大梁;长到七、八围粗,贵族又砍去做整副的棺木。


果树因为能结出鲜美的果实,柏树因为可以做栋梁之才,所以常常刀斧加身而短命,不能终享天年。神树因为无用,反而免遭刀斧之祸,延年益寿,受人祭拜,终成大用。


中国有两句老话,“自古才命两相妨”,“庸人多厚福”。


意思是说,才华横溢的人,容易风头过盛、遭人嫉妒,最终招致祸端;看起来平凡无用的人,因为与世无争、能够坚持,反而得到最大的福报。


庄子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太过急功近利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被“有用”这柄大斧不停砍伐,最终身体累垮了,精神崩溃了,事业、家庭反受其害。而那些坚持读无用的书,做无用的事,花无用的时间之人,却在已知之外保留了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终有一天会在命运转角处收获意外的惊喜。


作家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无用之人,往往欲求更少,知足而常乐;无用之事,坚持日久,终将功夫不负有心人。无用之用,终为大用。



02


两 只 蝉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早晨生长的菌类没见过黑夜,夏天的蝉没经历过春秋。


一个见识太少,认知太低的人,就如这蟪蛄一般,以为世界永远都是夏天。结果在旁人看来,就会显得无知而愚昧。


作家李笑来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国外认识了一个信奉“地平说”的人。时至今日,这人仍坚信地球是平面的。


交谈的过程中,李笑来得知他还加入了“地平协会”。协会中的成员,每天都会分享各自搜集来的地平说信息。成员们见状个个情绪高涨,自认为得到了更确切的佐证,并为此沾沾自喜。


其实,像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每天抱着手机搜集各类信息。却不知他盲目获取的信息,并不会增加认知的宽度,反而将自己困入了信息的茧房。


如果你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就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所以我们要多看不同领域的书,学习到新的知识;多与人交流,接触自己不认同的观点。


当你的知识密度越高、见识越广时,你看待事物就不会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庄子·山木》讲,还有一只蝉,因为得到了一块好树荫而忘了自己身处的位置。但其实,它的身后有一只螳螂已经偷偷盯上了它。只是因为一时的享受,这只蝉便让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处境。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此刻你享受了多少安逸,日后就得付出多少代价。很多人时常会沉迷于眼前的舒服圈中,却不知危机已悄然降临。


战国时期,名将廉颇打算招纳一批门客。不少人听说后就各显本领,纷纷得到了廉颇的认可。进了廉颇府邸后,他们吃喝无忧,还有仆人侍奉。滋润的生活让他们越来越懒散,到最后再也无人读兵书,练本领。


公元260年,长平之战爆发,廉颇向门客询问对敌之策。门客个个抓耳挠腮,无人能应敌。结果长平之战大败,廉颇立马就驱散了门客,任由他们流落街头。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享受惯了舒适,也就慢慢废掉了,不再拥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只有逼自己不断前进,跳出凉爽的树荫,才能避免危机,顺遂地生活。


朱熹说,庄子在当时无人宗之,他只在僻静处自说。


庄子在世时,没有人理解他的学说,他只能自娱自乐地著书立说。直到后来,人们才从他那些生动的寓言故事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种种哲理。


生活不顺时,多读读庄子,你总会挖到点智慧的宝藏。这些寓言的背后,藏着庄子对生活的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认真品读它们,我们能解开生活的迷茫,找到人生的方向,修炼出更好的自己。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