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看货不问价,照货不照人”,北京东五环的鬼市有很多秘密规则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4-02-12 0:28 已读 1778 次 2赞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2-12 10:45 

“看货不问价,照货不照人”,北京东五环有个鬼市,凌晨三点开门,天一亮就消失,在这里买东西,要懂得先来后到,还有两个原则,最忌讳话多。



在晚清《诡秘奇闻录》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书生在鬼市里,花了四两银子就买到了一件崭新的羊皮袍子。


他十分得意,回去就向人炫耀,听说他在鬼市中买的,便有人提醒他鬼市的东西假货很多,还是谨慎点好。


书生赶忙拿出袍子仔细检查,竟然发现袍子是牛皮纸做的,他很不忿,当天夜里就跑去鬼市摆摊,将这件袍子以六两的价格卖了出去。


这下书生高兴了,倒个手就把假货卖了出去,不仅没赔钱,还赚了二两银子,天亮了,书生又去炫耀,谁知,周围的人不信。


他们提醒书生:“鬼市上的骗术很多,还是先检查一下银子吧!”


书生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了,赶忙将银子拿到银铺中检查后,银铺的伙计告诉他银子是真的,可书生还没来得及高兴,伙计就说出了但是,“但是,银子里被灌了很多铅”。


这就是鬼市,摸黑交易,有人用数百钱买到了贵重的貂裘,也有人用数十金只买回去一些破烂儿,但无论买到真货还是假货,赔了还是赚了,都必须接受,不能在事后找人索赔。


“鬼市”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恐怖,实际上与“鬼”无关,叫“黑市”或“早市”更适合些,鬼市交易的时间一般都凌晨三点到五点,见光就收。


关于“鬼市”这个称呼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一是跟交易时间有关;二是鬼市中的物品鱼龙混杂,门道很多,真伪难辨。


第三点则跟鬼市的交易地点有关,一般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远离市区,凌晨的灯影忽明忽暗,人来人往,远远望去如同鬼魂游荡。


人们去鬼市的时候,一般也不说“逛”,而是说“趟”,有种摸着石头过河蹚蹚深浅的意思,那么,鬼市为何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进行交易呢?主要是由交易物品决定的。


古时候,大户人家突然家道中落,为维持生计只能将家里的一些物品拿来变卖,但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只能到鬼市这种场所进行交易。


鬼市里的灯火昏暗,有的地方更是摸黑交易,即使有灯笼,也只能照物品,不能照人,看货交钱,不讨价还价,更不说真假。


除了真正的大户人家来这里卖货,还有一些偷来的、抢来的,甚至盗墓得来的,都是见不得光的,只能选鬼市。


鬼市交易中有一个潜规则,就是不能问货品的来源,凡是问这个问题的人,一般都是新手,问出来反而“露怯”,被骗是肯定的,要是被加入黑名单,以后就不能来了。


在鬼市还有一个原则:先来后到,前面的人未完成交易,后面的人就不可以插队,更不能插嘴去品评物品的真假与好坏。



在鬼市里卖的东西良莠不齐,以假乱真者颇多,用高丽纸冒充皮裘,用泥做的酱鸭以次充好,上当了就能认栽,不能秋后算账,也没人会承认。


最早鬼市出现在明朝,在冬季的鬼市中,柴火是主要的交易物品之一,但鬼市可交易的物品远不止于此。


字画、古玩、珠宝首饰都是鬼市中常见的交易物品,就连柴米油盐这些日用品也会出现在鬼市中。


如今,在国内的很多地方依旧存在着鬼市,北京东五环的大柳树市场最著名,只是对鬼市的管理更加规范,当年鬼市的一些规则早已就不复存在,更像是一种特殊的地摊市场。


来这里的人不是古玩或者民俗爱好者,就是喜欢怀旧的人去“趟一趟”,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鬼市的存在感越来越小,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像烟花一样,彻底消失。



人生就是一边怀念,一边遗忘,在怀念中获得慰藉,于遗忘中重拾力量,鬼市也好,烟花也罢,都能成为美好的回忆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