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叶原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龙年猜龙

送交者: wordpress[♂☆★声望品衔7★☆♂] 于 2024-02-11 19:01 已读 3254 次 4赞  

wordpress的个人频道

+关注

龙年猜龙

杨道还 2/10/2024


龙的崇拜,据讲8000年前就已经有了(1),按照红山文化的龙形玉,下限也有5000年。这种崇拜慢慢变成了后起的被称为华夏的那群龙的传人的图腾。这个阶段有民族的迁徙和文化的嬗变,都发生在有文字记录之前,所以龙图腾的来历只能靠猜。


龙是从天象来的,殆无疑议。《易·乾卦·彖》有:“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时乘六龙以御天。”民间通俗的看法也类似,如云从龙,龙行雨施等等。又有黄帝乘龙以升天,诸如此类的传说。这些种种,都只能是基于飞龙在天,龙从天上来。


天上有日月星辰,风云季节,中国人为什么要选个神兽崇拜呢?这大概是后人的乱猜。最初的龙,很可能并不是兽,而是自然现象。


有人猜测龙来自于远古人看到的北极光。红山文化那个地方,纬度不算高,极光大概很少看到,当然8000年前红山能否见到极光,不清楚。如果我们猜测,古人与现代人差不多,根据现代人上网一天天只喜欢阅读和传播怪力乱神的新闻,越怪力乱神,瘾越大;那么在红山,关于极光的消息,只要有,是不难得到重视的。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大概是个事实,向北探险的人只看到了首:极光浩大浮荡,人只能见到一部分,只知道其大其长,不知到底有多大或多长。这个如同活物一样的现象,有个名称,就有了龙,“强为之名”。


龙似乎并不只限于极光,也有山上的。《楚辞·天问》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这个问题,大概是看到了《山海经》一类的传说。《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屈原这个人有点儿牛角尖精神,他的问题是:天上有太阳,这里记烛龙开眼天就亮了,你把太阳摆哪?但烛龙的描述,很有可能是火山喷发的人类记忆。火山喷发时,日月无光,有岩浆喷出时就亮,没有就暗。“直目”大概是类似于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竖着的,正好应景。这种记忆很可能属于幸存者而不是探险者,讲述和转述的人,不是合格的有经验的记录者,等到写下来时,也就成了这个样子。


上古时期的世界上各民族,或者现代仍然遗存的原始部落,很多都有自然崇拜,如古埃及和玛雅人的太阳,欧洲和中东的火,以至于鸟兽等等。像现代国家,也有象征性的图腾,如美国的白头鹰,俄罗斯的双头鹰等等。


中国的龙虽然来自于自然,却不是自然物,与以上种种皆不同。龙不是现象本身,而更像是自然现象后面莫测的一种超自然力,是灵,但未必是神灵,而是一种神用。这是一个很独特的选择。太阳和火等,没有被选择,大概是因为对上古的中国人来说,这些过于浅显,不够神秘:如太阳,其运行规律已知,日蚀可预测,日中有乌都已经知道了,神秘性就大减。


古远人类通常有万物有灵的观念,即万物各有其精和灵,这不同于万物有神。灵所描述的是一种本质性的用,即物之精的变化、作用、和能动;而其用,越令人惊奇地不可测和与人关系巨大,就越灵。如高山、大河、海洋等等,平常没什么,但惹到了其精灵,就脾气莫测,后果不可知,就如同背后有灵在动、在起作用。这种灵往往是非道德的,没有人情味儿,而是自然的,对人的仁慈赐予和愤怒惩罚两方面都有。龙就属于这类在天的灵,烛龙是在山的灵,以此类比,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龙。“龙生九子,各个不同”,各有其灵。但大体上,龙还是与水联系较大,存在于四渎八流海洋等地方。但像《西游记》里的井龙王,多半是为开玩笑的杜撰。


人们渐渐地了解了这些灵的作用规律,就用人能理解的形象,附会出了一个个形象,来描述和解释这些用。如,因为它的体是这样那样,所以你触犯了它的体的这个部分,如逆鳞,它就发怒了。有时,这样的一个形象,只是为了使人能够更好的记忆和想象。


现代人习惯于现有个体,然后生用,然后与现实发生联系。原始人没有那么多的知识积累和可靠知识,他们从用出发,想象体,然后与现实发生联系。法国人类学家吕西安·列维-布留尔在他的《原始思维》一书中,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的思维有质的区别。这是他没有注意到原始人思维是个认识的实用主义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现实生存考验中,现代人未必胜于原始人。据讲,有植物学家到太平洋原始部落所在岛屿去收集植物标本,发现原始部落的向导不知道植物分类学,但对每一种植物的生存环境、生长、和(作为食物或草药的)作用却了如指掌(不记得出处,大概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里的)。而现代人往往迷失于体的知识,对于用不甚了了,以至于在现实中,如同居住于象牙塔里的人。


至于那些试图将所有作用和现象塞到知识的“体”里去的人,他们不知道,“用”有其独立性。如蝴蝶效应,人们在模拟大气时,发现起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如同蝴蝶扇翅膀那样小的差异,也会导致最后输出巨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对于极为复杂的系统,人能掌握的体,与其用(变化和实际现象),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时的用就得到了必要的独立性意义:大气如此,更复杂的系统,如生物圈、社会、人体等等,也是如此。一切皆“体”,就没有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不言而喻的。想象力存在的理由何在?


现代人实际上对体用两者有所区分:知识性的体,有待于去发现;而应用,有待于去发明。前者是物,后者是器,不能混为一谈。哲学家讨论杯子桌子,去不知器物的区分,只能是云山雾罩。发明家往往不是对知识体系掌握全面而牢固的人,而是脑筋“灵”活的人。显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人的思维的理想情形,是体用思维兼备的,而不是偏废的。


中国古人注意到并很严格地区分体用,如“知以藏往,神以知来”之谓。这种思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人的意义,不在于人的“体”,如“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而在于人的用,即人自己的选择,如“有所不为,而后有为”。体用关系,是理学的一个大题目,却为西方所无。


据说列维-布留尔即是读了《史记》,有感于这类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才对人类学意义上的思维发生兴趣,成为了人类学家。这个认识,使得他能够捕捉到一些很有趣东西。在他的《原始思维》中记载着一个不起眼的故事:一个印第安男孩在嬉戏时,抓住了一个女孩,女孩就在那个时刻大概是癫痫发作起来。部落的武士,战士和执法者,抓住男孩,指控他使用巫术。男孩争辩说自己不会巫术,又撒谎说,他是被一个像鹰一样的巫师影响的。部落的武士拆掉男孩家的房子,在泥里找到了一根羽毛,很可能是筑屋时混在土里的,但武士们大为惊讶,就放掉了男孩。在这个故事里,巫术是一种用,施巫术的体却未定。用现代人的思维,假设男孩是巫师,然后巫师生用,使女孩癫痫,男孩就遭殃了。


中国旱魃的传说,其本质也是一种用,即旱魃有使干旱发生的作用。旱魃最初是黄帝战蚩尤时,为黄帝驱除云雾而生,没有体,没有形象。《山海经》有驱除旱魃的办法:“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先除水道”,应是疏导引水之意,“决通沟渎”,应是通泄污水之意。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就是个善用水的意思。旱灾来了,只要取得水的“善用”,就把它赶走了。虽然这是咒语,但其中的道理是对的,以用制用,即便到了现代的加州,也是如此施为。后世将旱魃描述成种种模样的体,然后驱赶,反而将原始思维的有效性湮没于迷信中。


这种为用找到个体的过程,在各处古文化中,都有痕迹。如北欧的冰霜巨人(2),从腋下和脚生出儿女。冰霜巨人的体如何想象?现代电影里雷神(Thor)是手持一个大铁锤的。一个铁锤,如何敲得响?古希腊神话中,神一代代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用的渐次发现和重视,有个从创世,到自然,再到人类社会的重心转移。至于体,则是后来附会的。如果从体到用塑造神,那么智慧女神不该是个大脑形状吗?古希腊人不搞解剖吗?这个臆造形象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原始思维向现代思维的过渡,即要求思维从体到用。到了古希腊哲学兴起,用就成了体的附属物,不知用的独立性的西方思维一直延续到现代。


龙的形象,也经历了类似的附会过程。《管子》有:“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说文解字》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很明显,这两种描述中,时代较后的《说文》,有更具体的形象。在这两种描述中,龙的体是莫测和不可知的,是一致的。但用却全被忽略掉了。


等到了龙的形象被附会成更为具体的披麟戴角,主管下雨的时候,中国民间对龙的尊敬,也就下降到了可以呼来喝去,以至于拿其开玩笑的地步了,如《西游记》。龙的传人祝拜时,应知此间的区别,以免叶公好龙。


祝龙的传人龙年吉祥!那些体是,用却不是的,也顺祝。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12/01-29/3627094.shtml


茅盾《北欧神话》

喜欢wordpres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wordpress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谢谢道还兄,龙年大吉大利 (无内容) - 远山999 (0 bytes) 02/11/24
欢迎先生 - 不只拾拾影 (51 bytes) 02/11/24
有点懵就对了! - Vivian32817 (75 bytes) 02/12/24
皮班新春快乐,龙年大吉~~~ (无内容) - Vivian32817 (0 bytes) 02/11/24
谢谢薇班!祝新年快乐! (无内容) - laopika (0 bytes) 02/11/24
道还君挟龙而来, - Vivian32817 (98 bytes) 02/11/24
的确有立的味道 - 不只拾拾影 (30 bytes) 02/11/24
牙疼泥? (无内容) - Vivian32817 (0 bytes) 02/12/24
牙不疼 - 不只拾拾影 (9 bytes) 02/12/24
什么东西惊到你了呢? (无内容) - Vivian32817 (0 bytes) 02/12/24
龙🐲 (无内容) - 不只拾拾影 (0 bytes) 02/12/24
昨夜没睡好吧? - Vivian32817 (63 bytes) 02/12/24
嗨,都过去了 - 不只拾拾影 (21 bytes) 02/12/24
欢迎道还君~~~ - Vivian32817 (45 bytes) 02/11/24
(^-^) Vivian32817 给 wordpress 端来一杯咖啡! - Vivian32817 (88 bytes) 02/11/24
道还君早。 - Vivian32817 (105 bytes) 02/12/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