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 四离系果
回答: 15.2 小乘果 由 Adam_Luyan 于 2023-03-11 7:23
鹿乘佛教也可用四胜谛来展开,苦谛参见第13章,集谛参见第14章,道谛是16.4节的三十七品道。灭谛就是四离系果,内容也很多,本文只是简单说说。系是系缚、缔结生命义,烦恼义(参见14.2.1节)。离系果是解脱、解放、超生义(参见插图15.2.4-35,37;参见11.6.4节《离系果》)。一)入流果,梵语为须陀洹,是入圣道流义,即加入了圣人的行列。入流果是小乘佛教的见道位,要求修道人懂得四圣谛。其中必须懂得“我” (参见11.4.4.1.4.1节的转移身见)和“法”。佛教中,无意识是法识,是神识,所以懂得法意思是懂得上帝。二)一来果,梵语为斯陀含。见道后,集谛中的112位根本见惑(参见14.3.2节《见惑》)就断了,但81品思惑犹在。一来果圣人已经断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上三品犹在,须再来欲界受生一次将其消灭,故而得名一来。三)不还果,梵语阿那含,谓二果圣人回来欲界后,断欲界上三品思惑尽,从此不会回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去了哪里?升天之后,他就住在五净居天,亦名五不还天(在插图15.2.4-5的四禅天中;参见13.2.4节)。插图33是纳瓦特尔语的象形文字“中土”,那三个带刺的梨象征着前面讲的三个圣人果。在插图38中,墨西哥对前三果做了说明。38-A表明这三果都是禁果,若取果,会给自己造成损失,为什么?因为此果是无为法(参见11.6.4节),只与舍受相应,与取、集、有、和得的性质相违。图38-B底下的那块青松石代表舍利王,所以表明,由舍利王造出来的三个离系果名作墨西哥。图38-C表明若那宗教的缔造者有贪嗔痴等障覆,那他们的离系果是精神毒药。谁是这四萨满果的作者?名誉上七色鹿佛阿克泰翁和佛母戴安娜是此四萨满果的作者,阿克泰翁做框架,戴安娜做精细的切割和编织工作。四)阿罗汉果,谓三果圣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已出尽三界生死劣种,证得了三明,成就了阿罗汉。如图35和36的墨西哥山,就是一个阿罗汉果。罗汉果亦有杀贼、应供,金刚山、罗汉山等异名。杀贼的贼字义为14.3.3 节《思惑》所讲述的思惑,因为他们偷取上帝的安静法财,故名贼。应供义为罗汉果圣人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世间人应当供养。罗汉山是金刚罗汉义,山字义为金刚山。在第13章《苦谛》中讲述的是须弥颅山,是安拉的教子,因为中国佛教主要来源于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所以中国佛教大多经书采用了须弥颅山一词。读者当知,须弥颅山、罗汉山、和墨西哥山是同义词,都是罗汉果圣人。三山五岳,那五岳都是谁?五岳是指雷音(参见15.3节),宙斯(参见15.2节),安拉(参见4.4节),舍利王(参见第18章),和刘团长(参见第1至10章)。阿罗汉具有三明:宿命明、天眼明、和漏尽明。本书第10章讲的是宿命明。天眼明是佛五眼的统称。佛五眼是肉眼通(参见第3章)、天眼通(参见第12章)、慧眼通(第16章)、法眼通(第11章)、和佛眼通(第18章)。漏尽明,就是本章15《灭谛》的内容。漏义为贪嗔痴等烦恼附着于心法之上,劫持底漏心识流,烦恼义。漏尽是说烦恼都被消灭了;心识流不再被底漏,即处于涅槃(即插图15.2.4-2的无所有天)的境界。 坛主:Adam_Luyan于2024_05_01 19:22:21编辑
已标注为Adam_Luyan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