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叱咤风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月销量大变天:以前是没电车不行,现在是没油车不行!

送交者: 华人lee8[☆★★声望品衔12★★☆] 于 2024-02-05 15:14 已读 840 次 1赞  

华人lee8的个人频道

+关注

伴随着吉利长安奇瑞比亚迪销量的发布,1月份销量背后的看点,其实很多。


数据方面,奇瑞、吉利单月销量突破20万,长安汽车销量突破30万,比亚迪的销量也做到了同比增长,长城的高端车型,坦克系列单月销量接近两万!Hi4-T车型单月销量接近1万。


这些数据非常恐怖,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点。


这些自主品牌能够拿到巨大增量空间的前设条件是,它们都拥有优秀的前瞻思维,拿到了新能源入场券,凭借着赛道优势,用号牌、油耗、科技三大优势,对落后的燃油车进行淘汰。


但伴随着渗透率40%的目标达到,工信部也对燃油车进行了一定保护、新能源补贴下滑,这意味着新能源的渗透率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行业预期是,未来的新能源占比在60%,燃油车占比在40%左右。


这也意味着,想要在未来的市场有一个更大的盘口,企业一定要做到燃油车、新能源双并行,因为新能源增速曲线一定会趋于平缓,当落后的燃油车被全面淘汰,优秀的燃油车植入科技、强化油耗、降低售价之后,燃油车的价值就不会消失。


所以说,只有新能源车型的企业将会在未来有很强的发展壁垒,因为天生就丧失了剩下的40%市场份额


倒反天罡的是,起初没有新能源车型的企业会被对手抢夺,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没有燃油车的企业会非常尴尬。


能看得见的是,补贴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滑坡,今年纯电动车续航200km以内就无法领取补贴,未来是否要降低新能源号牌的道路权重也值得思考。


对于整个市场来说,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有新能源需求,尤其是四五线城市对号牌并不敏感,再加上品牌、品质及其价格的因素影响,预算内选择最老的汽车品牌,是惯性消费思维。


新势力企业在三四五线城市难以立足,一个原因是价格的确较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燃油车。


市场的消费呈现多元化,在一二线核心城市抓住新能源需求,在三四五线市场抓住燃油车需求,是决定企业能够在未来稳健发展的重要方式。


2022、2023两个年度新能源发展进入到了储备发展期,2024年开年大量的新能源车挤入市场,的确在做增量,同时内部竞争也更加激烈。


很多人忽视了传统燃油车的重要性,拿出数据更加具有说服力。


去年,销量前三的车型分别为Model Y(配置|询价)轩逸、朗逸(配置|询价),前十名车型中燃油车依然有4台,另外两台速腾(配置|询价)CS75 PLUS的表现相当强势。

[iframe][/iframe]

伴随着未来技术的同质化、营销的跟进、生产的稳定以及成本的降低,新能源这个市场的内部竞争将会非常激烈,个别企业的优势将会被削减,那么回头反向来看,谁没有燃油车,谁就会非常尴尬。


总归来说,国内是一个拥有2200万销量的大盘口,用户消费方向完全不同,抓住不同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稳定、长线、持续奔跑。

喜欢华人lee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