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四川盛产鱼子酱?安徽还供应鹅肝!你的家乡偷偷藏了哪些宝贝?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4-01-24 22:10 已读 726 次 4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你敢信?被网友戏称为“苦寒之地”的黑龙江居然盛产蔓越莓吗?这一切谜底随着广西11个“小砂糖橘”东北游学之旅被揭开了,如今网络上,全国新一轮的“农业大摸底”也在热烈进行着,下面早班机,就带大家一起看看,你的家乡都藏了那些“宝贝”。



四川:鱼子酱

要问世界上最奢侈的美食是什么,鱼子酱绝对能够位列前三。鱼子酱犹如小型黑色玛瑙一样,颗颗圆润饱满,味道腥咸,但是营养价值极高。据说,品食鱼子酱的风尚,源自伊朗皇帝。从此之后,鱼子酱便成为宫廷贵族以及富裕阶层身份的象征。



放到现在,鱼子酱也是十分珍稀的存在。由于其稀缺性,被人们冠以“黑色黄金”的称呼。但你敢相信吗?欧美的鱼子酱供应巨头居然是我国四川。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雅安天全县鱼子酱产量为50吨,妥妥的全球鱼子酱供应大佬。


这话说出来,连四川本地人都不敢相信。根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已经冲到了第一。同年7月,广州米其林晚宴上,一道名叫做“芙思塔”的高级鱼子酱品牌格外引人注目,原因之一是外国高档连锁餐厅认可了四川本土鱼子酱品牌的质量。

众所周知,雅安地处内陆,又是个盆地,何来的条件生产鱼子酱呢?这主要是因为天全县有着优质的高山冰雪融水为鲟鱼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源基础。把鲟鱼养育好了,高品质的鱼子酱就如探囊取物一般了。从2018年起,来自四川天全县的鱼子酱品牌就凸显了国际市场新宠的迹象。



黑龙江:蔓越莓

由3个幼师带着11个小朋友“勇闯”东北,展开游学之旅的事情走红了之后。这11个小朋友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小砂糖橘”。这主要是因为砂糖橘是典型的广西特产以及经济作物的原因。


“小砂糖橘”们的可爱表现以及东北老铁们的热情接待,成为2024年新春的“南北一家亲”的典范。广西“闷声”往东北发了几车优质砂糖橘表示感谢。随后,黑龙江大手一挥连夜将10万盒高品质的蔓越莓当作回礼。


此时,网友坐不住了。有黑龙江的网友疑惑“黑龙江哪来的蔓越莓?蔓越莓不是进口的吗?”随后,有热心的外地网友回复道“黑龙江抚顺是全国最大的蔓越莓生产基地。”


也有网友凑热闹道“老铁,你搞错了。不是进口,是出口。”外地网友话语上的“你来我往”把黑龙江本地人弄的一愣一愣的。



早在2014年蔓越莓就被引入黑龙江省抚远市。在我国优秀育种技术以及精心培育下,蔓越莓产量颇丰,遍地都是红彤彤的蔓越莓,助益当地就业与经济发展。


在2023年,产量就多达3000吨,摆脱了依赖国外进口的尴尬,成为“中国制造”行列中尖子生。不过,作为黑龙江一份子的抚远市确实藏得够深。黑龙江人对此也表示道“要不是家里来且(客人)了,我都不知道咱家盛产蔓越莓”。


安徽:鹅肝

从黑龙江人不知道黑龙江的特产是蔓越莓开始,全国网友都加入了家乡特产摸底的行列中。此时,安徽网友不淡定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家乡并不是只有黄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出名,安徽还是国内鹅肝养殖的龙头老大,就连外国高档餐厅的鹅肝,都是安徽供应的。



获此消息的安徽人只觉得脑瓜嗡嗡的,脑海里飘来一句曾经调侃黑龙江本地人不知道黑龙江盛产蔓越莓的话“你妈妈不要你了”。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便开始闷声干大事,对朗德鹅进行养殖。



霍邱县光是朗德鹅养殖企业就有140多家,这些企业每年基本可以贡献20亿元的产值,所生产鹅肥肝5000吨以上。



鹅肝中含有大量卵磷脂、甘油脂、酶等营养,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使用鹅肝的习惯。近年来,世界鹅肝产业陆续“东移”,中国抓住时机,赶上了鹅肝生产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之中,安徽的表现无疑最为突出。



上海:藏红花

藏红花,这个名字乍得一听,还以为是西藏土生土长的品种。令人咂舌的是,令无数女性追捧的藏红花居然是产自大都市上海。上海崇明永乐村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藏红花之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引种,并带领当地人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年产值约有2000万元。


藏红花有美容养颜、解郁安神等功效,具有大量且稳定的女性消费者群体。很多人甚至花高价从国外进口藏红花,却没曾想上海也许就是幕后供应商之一。



甘肃:南美对虾

南美对虾这个名字,既带南美,又带虾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从南美漂洋过海远渡而来的海产品。其实,南美对虾是正儿八经的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农业大摸底中“不吱声”的队伍中,甘肃人紧随其后,与黑龙江人、安徽人、上海人等“抱头痛哭”。



经此之后,甘肃人终于不用难为情地对外说,自己家乡的特产是黄土高坡了。虽说甘肃深处内陆,风起时刻,漫天黄土。但却占据着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优势,这对于大力养殖南美对虾无疑起着极大的加成作用。


甘肃这个被誉为“与海隔绝”的地方,凭借先进的“海鲜陆养”模式,挣出了自己的底气。2023年,甘肃张掖南美白对虾实现大丰收,年产6茬,每茬产量高达2万斤



目前各省市紧锣密鼓的农业大摸底,让人们再一次认清了自己家乡的“真面目”,刷新了认知。从黑龙江的蔓越莓,四川的鱼子酱、甘肃的南美对虾、甚至是贵州的抹茶、上海的藏红花,一波又一波的惊喜冲击着人们的视野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