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智库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北京枪声!2011 3.19政变内幕解密(之十四)

送交者: 明豪[♂☆★★★声望勋衔15★★★☆♂] 于 2023-12-11 22:01 已读 5331 次  

明豪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第十二章、各路豪杰各显其能(上)


俞正声京城拉票


俞正声是入常人选中很特殊的一个,他的希望最大,但是危险也最大。理由是,他在所有入常人选中,年龄最大,出生于一九四五年,二零一二年六十七岁,按照“七上八下”的原则,他刚好在“上”的线上。但是,要知道这条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久前就有人提出,既然常委人选不好确定,那就从按照年龄从小到大“一刀切”,如果真的这样切,俞正声自然入常无望。按年龄划线虽然说太机械,没能考虑德才兼备的实际问题,但是中共目前的官员升迁机制,这一条又是最能体现所谓公正公道,让各派系接受的。所以,一旦常委人选争议过大,定不下盘子来,按照年龄大小切的办法也难说不会被通过。由此,俞正声岂能不忧心如焚?


不过俞正声也有他的优势。第一、他是老太子党邓朴方的人,在京城广有人脉,权力基础雄厚;第二、他历任山东青岛市长市委书记、建设部部长、湖北省委书记和上海市委书记,所到一处政绩斐然,民望也不错;第三、上海市委书记出任常委,前有江泽民、朱镕基、吴邦国,后有习近平,甚至连副书记曾庆红也当上了常委,除了那个狂妄自大的陈良宇是个例外,上海市委书记早就被看做常委的后备人选。俞正声是所有上海市委书记中除朱镕基之外最有人格魅力的,不让他出任常委,不符合中共的政治文化。


俞正声拉票的对象首先是习近平,他和习近平同为太子党,具有天然的感情,其次,他在习近平上位时,曾经帮助习近平公开,跟老太子党邓朴方派系和解。对习近平有恩。


二〇〇七年中共十七大上,习近平成为王储,为了巩固权力基础,他需要笼络太子帮,使自己成为太子党的新共主。中共太子党有邓小平之子邓朴方、陈云之子陈元、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等各种派系,习近平要巩固地位,必须得到这些太子系头面人物的认可。其中邓朴方无疑是太子党老大。但是习邓两家历史上曾有过节,第一次是一九五四年反高饶事件。高岗和习仲勋、刘志丹都是陕北红区的核心人物,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先是在背后支持高岗反对刘少奇和周恩来,高岗找邓小平和陈云,但是邓陈出卖了高岗,导致毛泽东转而支持刘少奇周恩来派系打到了高岗和饶漱石。习仲勋虽然暂时未受牵连,但是不久,就在一九六二年被毛泽东新旧帐一起算,打成利用小说反党的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反党集团的头头。身为总书记的邓小平则是处理高饶联盟以及后来的习仲勋反党集团的主要负责人。第二次恩怨则是一九八七年邓小平罢黜胡擢邦的政治局生活会。当时合肥、北京、上海等地学生上街要求实行民主选举,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认为胡耀邦反自由化不力,准备废除他的总书记,召开了政治局生活会对他进行批斗。邓力群、胡乔木等党内老左群情激昂,口诛笔伐,连胡耀邦一手提拔的接班人,共青团第一书记王兆国也落井下石,对胡耀邦肆意污蔑陷害,唯有习仲勋拍案而起,指责邓小平这种个人独断专行、破坏党内民主程序的罢免方式是在重复毛泽东的错误,邓小平对习仲勋十分恼怒,最终打发他到全国人大当了个挂名的副委员长了事。


习近平要化解习邓两家的历史恩怨,必须先过邓朴方这一关。


二〇〇七年十月,习近平离沪进京之前,先和俞正声商量,请俞从中斡旋,希望赴京后请邓朴方吃一顿饭。俞正声其时正要接替上海市委书记,自然乐于传递信息。邓朴方收到习近平的邀请,思量再三,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辞,但是却派自己的妹妹邓榕和妹夫中国保利集团董事长贺平代为赴宴,表示了和解。习近平在接待了贺平邓榕夫妇后,第二天又专门到保利集团总部拜访贺平。双方谈笑风生,亲如一家。


习近平就此和谐了邓朴方派系,不久又将西北系的太子党收罗门下,跟胡德平等自由派太子党也关系不错,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坚实班底。不仅让江泽民、曾庆红刮目相看,也让胡锦涛不敢小觑。


不仅如此,俞正声还是习近平的后任,两人也算有工作上的交集,习近平虽然在上海干了仅仅九个月,屁股没坐热就进了常委,但是俞正声在上海,还是凡事开口就提“近平同志”.好像上海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都是习近平的杰作,习近平虽然知道这都是场面上的漂亮话,但是心里去很受用。两人的关系自然更深了一层。




据说俞正声十八大前夕,很少在上海工作,一直留在北京拉票。邓朴方派系为他效力自不必说,连军中太子党刘源、刘亚洲等也都为他造势。一时间,俞正声入常变得志在必得。传说有一次,在一个太子党举行的PARTY上,有人说,如果搞七常委制,让正声同志当人大委员长列席常委会,是否可以接受?邓朴方黑着脸说:人大委员长就该是常委,列什么席?从此没人敢再提这个话题,一众太子党齐心协力,士气如虹,坚决要把俞正声送进常委。

张德江找曾庆红提携

张德江本是江泽民的人,他跟江泽民的关系还得追溯到在吉林工作期间。张德江出生于辽宁,他的父亲张志毅是开国少将,张德江经过短暂的知青生涯后,进入延边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李德珠的副手。

而李正是当年张志毅的部下。一九八五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吉林延边考察,当时中央正为大批朝鲜难民越境进入东北头疼,胡耀邦听取了延边自治州党政负责人的汇报,这次的汇报人正是张德江。胡耀邦认为张德江是个人才,对他印象非常好。

不仅胡耀邦,江泽民也对张德江很青睐。一九九〇年十月江泽民第一次出访朝鲜后,即安排张德江担任吉林省委副书记兼延边州委书记。离开北京前,江泽民接见张德江,希望他把延边建设成模范自治州.张德江到任后三个月,江泽民即赴延边视察,力挺张德江。一九九二年,张德江被安排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一九九五年六月,四十九岁的张德江被任命为吉林省委书记,并在一九九七年中共十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九六年调任浙江接任李泽民的省委书记。这一切都拜江泽民所赐。由此,坊间都认为张德江是江系人马。

为了提拔张德江,江泽民一度安排他到广东担任第一书记,虽然张在广东政绩乏善可陈,但是朝中有人好办事,江泽民还是在二〇〇七年给胡锦涛施压,将张德江调回国务院担任了副总理。今年二月,重庆发生王立军夜奔美领馆事件,三月,“平西王”薄熙来黯然下台,中央急需重臣压阵重庆,胡锦涛提了周强,江泽民却要求张德江去收拾乱局。张德江只能听命。

本来,张德江的想法是处理完薄熙来留下的烂摊子,十八大前夕改选重庆市党委班子的时候,中央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自己也好交接回去继续当副总理,为十八大晋升常委做准备。谁知道重庆的水如此之深,如此之浑,让他深陷其中,根本无法脱身。据悉张德江多次向中央打报告,要求十八大之前“归建”,但是胡温常委会就是不答应。最后,胡锦涛让他最少做到一件事,就是替中央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这个人既要年富力强,有地方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有魄力,能镇得住重庆,又要不从中夹调任。张德江思来想去,这样的人才倒是有一个,那就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但是,汪洋是跟自己一样,要进政治局常委的人选,你让人家回去吃回头草,这不是骂人吗?自己怎么说得出口?没办法,张德江只好继续担任这个重庆市委书记。在即将来到的北戴河会议上让大家评头论足。

张德江知道,自己在重庆这个位置上既不能干得太好,也不能干得太坏。干得太好了,自己就是重庆市委书记的不二人选,而一个市委书记由常委兼任那是不可思议的。干得太坏了,说明自己没能力,没本事,连薄熙来都不如,凭什么进常委?

张德江进退维谷,因为江泽民身体不好,指望不上。只能去找曾庆红想法子。谁知道曾庆红给他出的注意是,放过薄熙来,抓住黄奇帆。

根据曾庆红的意见,放过薄熙来,就是不要在重庆清算薄熙来“打黑唱红”制造冤假错案的劣迹,这种事一是可能惹起民愤,让薄熙来的势力跟你作对,二是可能导致重庆政局不稳,不利于营造十八大之前的和谐气氛,三是得罪一大堆当年到重庆挺薄的常委们,拔出萝卜带出泥,薄熙来胡作非为被清算,他们逃得了干系?由此他们将心情复杂,对你的态度也就有了变数。

张德江连连称是,内心深刻感到曾庆红确实不愧是江总书记的国师,江家天下十三年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混过来的。

曾庆红接着又分析马什么要抓住黄奇帆,因为黄奇帆这个人本身是上海干部,有上海人的精明和势利,他在薄熙来这件事上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在高层早就臭了,升迁没有任何希望。抓住他就是要废物利用,让他替薄熙来承担责任。他是市长,没有他薄熙来也干不了那么多坏事。中国文化中有痛恨背主之人,同情失败者的传统,你正好加以利用。如此,则游刃有余。只要重庆别闹出什么大麻烦,十八大上少不了人为你说话。

曾庆红这一番分析,让张德江心服口服,彻底放了心。他满怀信心打道回府,回重庆一心一意经营山城,只等十八大召开。

王岐山坐等总理位

在所有的入常人选中,王岐山是最没有悬念的一个。因为他精通经济,执掌国务院,人脉深厚,人称小朱镕基,李克强的内阁根本离不开他。中共现在靠经济发展建立合法性,经济一旦出了问题,大家一起完蛋,因此懂经济的常委乃是国宝,对国宝谁敢弃之不用,那不是跟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嘛?

王岐山是在二〇〇八年三月的十一届人大会议上,如愿以偿出任温家宝内阁的副总理,主管经济、金融事务的。

海内外舆论都认定,温家宝内阁是个弱势内阁。办事不力,政令不通,是人们对温家宝内阁的普遍看法。十七大之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带头反对宏观调控,温家宝靠着胡锦涛的全力支持,争取了江泽民、曾庆红的首肯,才将陈良宇发动的东南五省市“叛乱”压下去,否则这届内阁早在十七大之前就无法工作了。但是,王岐山加入内阁之后,却一扫这种疲态,举重若轻,信心十足,打了不少漂亮仗。王岐山的强势一是靠岳父姚依林给自己留下的庞大人脉关系,二是靠自己多年来在金融、经济领域打拼积累起来的人脉和经验。因此,他比张德江、李克强更让人刮目相看,不时赢得吞港舆论界的交口称赞。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最担心的是美元大幅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蒙受巨大打击。为此,中共中央授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组建一个工作小组,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机构成员包括了央行、商业部、财政部、银监会、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等六个中央机构。

尽管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但在这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中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制约因素并没有人民币国际化的计画,因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越高,越受国际认可,则人民币一旦落实完全自由兑换,以中国的经济规模,人民币将有条件同美元、欧元一道,组成三级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不过,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王岐山所扮演的这个角色,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这也是十八大之后李克强内阁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不过,王岐山进常委,志不在此。由于李克强进入政治局常委担任常务副总理之后,表现平平。相反,王岐山却表现出不凡的行政能力,赢得国务院上下一片掌声。温家宝也对王岐山青眼有加,对李克强却越来越不耐烦。温家宝多次提出,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需要的是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如今国际金融危机压力迫近的情况下,没有一个能干的“宰相”,经济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危及政权稳定,甚至亡党亡国.任何人领导这个国家,都不能不考虑选择一个能干而且名声好的人做总理。

温家宝的意见当然是对“习李体制”的一种挑战,而对当年抛出这个体制的胡锦涛、江泽民都是一种羞辱。不过,为了党国百年大计,他们也不能不考虑温家宝的意见。

一段时间以来,温家宝几次在国务院会议上赞扬王岐山的工作,这被外界解读为温家实力挺王岐山取代李克强,出任下届总理。甚至有传言说,李克强有北大法学背景,适合进入全国人大担任委员长,而且也可以因循吴邦国的前例,在常委中名列第二,这样也不算委屈了他。

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胡锦涛的坚决反对。胡锦涛本来是想让李克强当总书记,由于江泽民曾庆红等人插了一杠子,不得己才让他当了总理人选,经过五年的考察,已经木己成舟,在这个时候再打李克强的主意,胡锦涛岂能答应?由此,有人提出李克强行政能力不行,应该让王岐山接任总理,胡锦涛一口顶回,胡说,即使李克强真不行,那也要让他干一届试试,这是早就定了的,国家总理人选岂能视同儿戏?

由此,王岐山可能以常务副总理入常,如果运气不错,十九大上或许能接任总理一职,以实现平时抱负。

刘云山去意彷徨

常委人选中最没有希望入常的恐怕还是刘云山和刘延东了。刘延东是女性,自不必说,刘云山入不了常,委实有点冤枉。

二〇一一年北戴河会议之前,中共召开二百多人的省部级干部会议,酝酿十八大中央常委和政治局人选.其中对刘云山提出异议的最多。有代表甚至说,刘云山是极左的典型,居然在建党九十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弄出什么毛泽东思想方阵,完全是对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嘲弄。因为人人都知道,毛泽东思想跟后面的指导思想水火不相容,在建党九十周年这个全世界瞩目的活动中,本来应该搞点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搞出这个东西来说轻了是头脑僵化,一根筋,说重了点就是反对改革开放,反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看看国内外的那些嘲讽舆论吧,把党中央都给糟蹋成什么样子啦。

还有人说,中宣部是最没有效率、没有是非标准的一个部门,不如撤掉算了。就算你们管不了《炎黄春秋》那帮老菜帮,管不了《乌有之乡》那帮极左派,你总管得了《人民日报》吧。看看《人民日报》都发表了些什么鬼东西。今天批左,明天批右,今天批普世价值,明天鼓吹容纳异质思维,搞乱了人民的思想!

整个会议期间,政法委和中宣部成了大家集中火力出气的两个焦点,鉴于这种论调甚嚣尘上,温家宝向胡锦涛提出在十八大上将政法委和中宣部的领导从常委中撤出去,这也是七常委的由来。

如果真如温家宝所愿,刘云山就彻底没戏了。但是刘云山实际上很冤枉,这不仅因为他是老资格,更因为他在中宣部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李长春实际上是胡锦涛的指示,没有越雷池一步!

胡锦涛家庭出身小业主,没有太子党的红色血统,在太子党眼里一直被当做一个给共产党打工的CEO。胡锦涛当然不愿意接受这种侮辱性的定位,因此他从上台开始就努力摆脱邓小平钦点、江泽民传位这种角色安排的特色,拼命凸显自己接班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当然只能从中共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那里去寻找根据。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自己的班子去了西柏坡“朝圣”,此后又不断“左转”,公然鼓吹古巴和朝鲜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值得学习。不断强化他的红色接班人色彩。他对中宣部的要求也从来没有偏离了共产党的正统文化。这也就成了中宣部比较僵化、左倾、保守的深层原因。现在,刘云山受到广泛的攻击,甚至影响到入常,胡锦涛却不发一言,刘云山能不委屈?

在被攻击最厉害的时候,刘云山给胡锦涛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由于我没能深刻理解和认真领会锦涛总书记的思想,没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导致中宣部工作被动,党的指导思想混乱,舆论导向不利。由此,我个人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党的宣传工作,特要求十八大之后调出宣传领域,或者退休,或者另行任用,个人得失去留,均由组织做主,绝不萦怀。

刘云山以为胡锦涛肯定能够挽留一番,谁知道胡锦涛回了一个条子:

云山同志:十八大之后你若想去政协,可找庆林同志谈谈。他那里有二十多个副主席,应该不在乎多你一个。 胡锦涛

刘云山简直要气破肚皮,自己弄巧成拙,真是欲哭无泪。

住了一段时间,刘云山在一次会议上碰到胡锦涛,本想躲开,不想胡锦涛招手让他过去,悄悄问:怎么样?去政协的事找贾庆林同志谈过没有?

刘云山没好气地说:总书记,政协就算了吧。我还是去足协好些。中国足球三十年没有冲出亚洲,被国人誉为最没有希望的部门。我这种人去那里可能最合适!
喜欢明豪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