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98年,印尼爆发排华风暴,30万华人遭屠杀,我国为何不选择出兵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3-12-05 7:05 已读 572 次 1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文|糖葫芦

编辑|t

1998年5月,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印尼首都雅加达传遍了世界: 包括雅加达、泗水等多个印尼城市都爆发了严重的骚乱,骚乱的参与者将他们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印尼当地的华人群体。

最终,这场悲剧导致了超过30万印度尼西亚华人遭到屠杀。有许多人认为印尼政府才是导致这次排华屠杀的幕后主谋。甚至就连美国和新加坡都罕见地对印尼表达了谴责的态度。

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这场悲剧发生之后,中国方面却没有直接出兵向印度尼西亚政府讨要说法。直到今天,许多人都对中国政府当时的举措感到非常不解。

那么,印度尼西亚一带的华人为什么会在当地备受排挤呢?面对印度尼西亚境内突然兴起的排华浪潮,我国政府当时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这起可怕的历史悲剧又能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哪些启发和思考呢?

(被关押的印度尼西亚华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艰难求生的华人

今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一带的华人祖上大多都与我国广东和福建两省的移民有关。因为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内部的生存环境急速恶化,这些人才不得不踏上了“下南洋”的旅途。

到了今天,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已经在当地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社区和文化。在东南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历程当中,华人群体也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就和曾经在全世界漂泊的犹太人一样,华人群体在东南亚的处境其实非常尴尬。一方面,他们靠着自己踏实苦干的性格积累了不菲的财富,但另一方面,这些财富大多都无法受到当地法律的保障。

(荷兰的殖民贸易船队)

过去,印度尼西亚一直处在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之下。为了缓和本地原住居民与荷兰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荷兰人往往会刻意挑拨本地人与华人之间的矛盾。

在荷兰殖民者的误导之下,许多印度尼西亚人认为,正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华人抢走了他们难得的工作机会。因此,印度尼西亚社会中的仇华情绪也就变得越来越严重。

到了后来的冷战时期,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遏制社会主义势力扩张的需要,开始将印尼境内的华人与共产主义强行挂钩。

(印尼的荷兰殖民者)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军事独裁者苏哈托登上了权力的巅峰。随后,苏哈托便对印尼境内的华人展开了残酷的种族清洗。但英美等国却对此视而不见。

不夸张地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群体就这么沦为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根本没有人在乎这些印度尼西亚华人是不是真的与共产党有所往来,他们的生命在别人的眼里也一文不值。

而且,由于经历了几代人的积累,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大多都有一些私人财产。印度尼西亚政府对这些华人展开种族清洗一方面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将这些华人群体的财产强制掠夺。

1998年五月的排华风暴直接导致了超过30万印度尼西亚华人丧生,由于这一段历史对于全人类来说都太过黑暗,后世的人们通常会将这一历史事件称为“黑色五月事件”。

(印度尼西亚的华人正在舞狮)

黑色五月危机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让印度尼西亚的经济遭到了空前严重的打击。许多印度尼西亚民众在这场经济危机当中瞬间返贫,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政府根本无力缓和急剧恶化的经济局势。于是,他们只能拿起过去荷兰殖民者的惯用手段,将社会矛盾转嫁到华人群体的头上。

毕竟,印度尼西亚的主流宗教是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而华人群体大多都不信教,只有少部分人会信奉佛教。这样的文化习惯与印尼的主流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

再加上华人群体的数量在印度尼西亚全国的总人口当中仍然处于少数状态。印度尼西亚当局为了维持自身统治的稳定,只能将屠刀挥向华人。

于是,在印尼政府的授意之下,印尼当地的媒体开始不断炒作反华情绪,很多印度尼西亚的民众也开始袭击华人开设的商店和祠堂。

1998年5月13日,恐怖的排华浪潮突然爆发了。无数的街头混混和印度尼西亚军人冲进了华人开设的商铺,将里面的货物和资金一扫而空。

(被关押的印度尼西亚的华人)

而后,他们将许多华人扒光了衣服拖到大街上进行肆意殴打和凌辱,仇恨的分子瞬间笼罩了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

虽然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正在埃及出席一场外交会议,但有不少历史学者认为,苏哈托本人作为一名靠着军事政变上台的总统,他对军队参与排华的真相其实也是知情的。

起初,一些遭到攻击的印度尼西亚华人试图通过报警来维持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他们很快就惊讶地发现,印度尼西亚的警察其实也是这场暴乱的参与者。

(晚年的苏哈托)

在这些警察抵达现场之后,他们不仅没有帮助当地的华人居民驱赶暴乱者,反而站在一旁围观,甚至还有许多警察也参与到了抢劫的过程之中。

当时驻扎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多家国际媒体通过他们的镜头将雅加达街头的惨象传遍了全世界。几个小时过后,这起惨绝人寰的骚乱才终于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由于当时街面上的场景实在太过血腥和残暴就连印度尼西亚当地的一些天主教神父和穆斯林都看不下去了。但面对暴徒和印度尼西亚军警的配合,根本没有人敢对这些华人伸出援手。

(遭受排挤的印度尼西亚的华人)

在这种绝望的环境之下,印尼当地的华人团体不得不向全球发出了《告全世界同胞书》,以请求其他国家的华人群体对他们进行声援和帮助。

最终,这份公告受到了包括菲律宾、美国、欧洲等地华人的积极响应。作为华人国家的新加坡也紧急开放了本国的大型机场作为印度尼西亚华人逃生的通道。

美国纽约和得克萨斯等地的华人群体也纷纷向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同胞捐款捐物。无数的美国华人站在了印度尼西亚驻美国外交机构的门前,用愤怒的口号声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愤怒情绪。

(印尼的军政官员)

与此同时,位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华人也走上街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印尼骚乱的关注和愤怒。部分情绪激动的抗议者甚至还与当地的警方发生了冲突。

而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位于太平洋北部的中国。因为这些在印度尼西亚骚乱中惨遭屠杀的华人与中国大陆地区的民众有着相同的血脉。

但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政府在骚乱过后却并没有选择对印度尼西亚动武,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对中国政府当年做出的选择深感不解。

(新加坡的华人民众)

中国为何不出兵

在印度尼西亚的五月暴乱发生之后,中国政府立刻就对这件事情给予了高度关注。随后,《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也跟进报道了暴乱的情况。

但中国却迟迟没有出动军队,对印度尼西亚境内的排华风暴进行干涉。其实,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的的确确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首先因为我国的周恩来总理曾经与包括印尼在内的各个国家提出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条款便是“互不干涉内政”。

(排华事件中的印尼暴徒)

印度尼西亚的排华风暴,说到底只不过是印度尼西亚的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其社会稳定而转嫁矛盾的行为。按照事物的性质来看它的确属于印度尼西亚的内政,中国政府不便干预。

而且,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远没有现在这么强大。我国海军和空军的活动范围也仅仅只能局限在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对于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地方,当时的中国军队也只能是鞭长莫及。

在风暴发生之后,中国政府虽然没有直接动用军事手段来帮助那些在印度尼西亚受害的华人群体,但我国也通过经济手段向那些受害的华人伸出了援手。

(印尼排华事件后的废墟)

直到今天,不少人会想起当年那场针对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大规模犯罪事件。但策划和参与这场暴乱活动的人大多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审判。

不得不说,1998年的印尼排华危机正是一场发生在特殊时代之下的民族悲剧。每一个中国人在想起这段历史往事的时候都会感到万分的痛心与悲怆。

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悲剧归根结底仍然是荷兰统治者和印度尼西亚部分反动统治人士设下的局。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华人都永远不会忘记那场巨大的悲剧。

(印尼的军人)

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悲剧也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清晰而又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当人们的背后拥有了一个强大的祖国,每一个个体才能够得到充足的保护和安全。

否则,人们将会永远生活在被死亡和恐惧支配的生活之中无法释怀。就连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也无法得到充足的保障。

万幸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变得无比强大了。当年那些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华人身上的历史悲剧已经不再会上演了。个强大的中国不仅会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全世界华人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Revisiting the May 1998 Riots in Indonesia: Civilians and Their Untold Memories

Jakarta's violent identity crisis: Behind the slander of Chinese Indonesians

In Indonesia, 1998 violence against ethnic Chinese remains unaddressed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