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如何处理他的老婆和女儿的?
年羹尧作为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影视作品都以年羹尧作为原型进行创作。
作为雍正帝的妃子的哥哥,年羹尧最终却被雍正贬为杭州将军,随后又降为闲散章京,看守杭州东门,最终列举了数十条罪状,赐了白绫处死。
年羹尧才兼文武,久镇西境,却最终因为嚣张跋扈受到雍正的猜忌和处死,仅仅活了四十七岁。
在他死后,他的家族全部因他的罪行受到牵连,我们且来看看雍正是如何处理年羹尧的妇家眷孺的。
嚣张跋扈的年羹尧年羹尧的父亲是湖北巡抚年遐龄,祖籍本来是汉族,不过在明清战争时期便加入了满旗,成为了清朝的大臣。
出生世家大族的年羹尧,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生活在一个十分优渥的环境当中,家族中的长辈也对他寄予厚望。
年羹尧也不辜负年家对他的栽培,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就顺利进士及第,入朝为官。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时,年羹尧出使朝鲜,回国后又担任了四川总督,在驱准保藏的战役当中立下大功,被康熙帝任命为川陕总督,盛极一时。
与此同时,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嫁给了康熙帝的第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早就结成亲家的雍正在上位之前,就与年家交好,甚至在九子夺嫡的事件中,年家也成为雍正胜出的一大助力。
如果没有年羹尧利用手中的重兵压制其他皇子的军队,雍正其实很难坐上皇位,因此,在他继位之后,十分器重年羹尧。
继位后的雍正,对于曾经助力自己坐上皇位的大臣们,都十分的感激,尤其是年羹尧,甚至不惜将西部各省的领导权,全都交给了年羹尧,也算是嘉奖年家的功劳。
这个时候的年羹尧自然也没有辜负雍正的重用,他奔赴西北地界,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亲自坐镇,指挥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之乱。
也正是因为年羹尧的努力,才能够将青海地区完全纳入清朝版图。
凭借着这一次的功勋,雍正帝为嘉奖他,晋其爵为一等公,此后的所有国家大事,军政机要,雍正都会召年羹尧进行商议,使年羹尧成为雍正时期最为有权势的大臣。
但从成为公爵之后,年羹尧便开始“飘飘然”了,手握重兵又拥有西部全部的大权,地位的升高使得年羹尧开始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在朝中树敌颇多的年羹尧,几度受到大臣们的弹劾,但雍正都睁只眼闭只眼的敷衍过去,并没有严厉惩罚年羹尧。
一是因为年羹尧手握重兵,雍正还不打算动他,二是因为年羹尧的确为他登基贡献巨大,雍正不想兔死狗烹。可雍正的容忍却加剧了年羹尧的跋扈气焰。
直到有传言称,年羹尧喝醉了酒,无意间脱掉外套,露出了穿在里面的正黄色褂子,这才让雍正开始忌惮年羹尧,认为年羹尧有篡权夺位的心思。
在一次次降了年羹尧的官职之后,雍正命人搜集了很多年羹尧的罪状,再加上无数的大臣将弹劾奏折送到雍正面前,看着年羹尧多达九十多条的罪名,雍正最终下旨处死年羹尧。
而跟随着年羹尧的众多党羽,也全部都被雍正下令查处,甚至是直接斩杀。为了收拾年羹尧,当时的朝堂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受到查处和波及。
不过,年羹尧虽然罪大恶极被处死,皇帝却没有下令株连九族,并没有施行连坐的惩罚,年羹尧的妻子和女儿,也都逃过了一劫。
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在年羹尧被处死之后,雍正彻底清除了一次朝堂当中的大臣,解决了很多隐患,并且削弱了大臣对于军权的控制,将军权最大化的控制在皇帝手己手中。
就是因为雍正害怕再有一个像年羹尧一样的人出现,仗着自己的功勋,嚣张跋扈就算了,要是还敢觊觎皇位,那雍正就真的连觉都睡不安稳了。
前面提到,年羹尧有一个妹妹,年氏,是雍正的宠妃。在雍正还没有继位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加入王府,多年来与雍正感情十分和睦。
不仅如此,雍正还将原本只是正白旗、镶白旗的年氏家族,全部抬为镶黄旗,可见雍正对于这位年贵妃的喜爱。
与电视剧中“一丈红”闻名的年妃不同的是,历史上的年贵妃一生为雍正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分别是七皇子爱新觉罗·福宜、八皇子爱新觉罗·福惠、九皇子爱新觉罗·福沛以及皇四女。
只可惜,在雍正三年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病中被册封为皇贵妃,死后谥号为敦肃皇贵妃,在雍正驾崩后,还与雍正帝合葬于泰陵。
这不难看出雍正对于年贵妃的用情至深,甚至有传言称,雍正之所以一直没有收拾年羹尧,也有年贵妃的原因在其中。
而在年贵妃去世之后不到一个月,雍正便立马动手铲除了年羹尧。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年贵妃去世,而同年十二月初,年羹尧就以九十二条大罪而被赐死了。
因此年羹尧能够活到雍正三年,也或许正是因为年贵妃活到了雍正三年,否则年羹尧很难在如此嚣张跋扈的情况下,被雍正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下去。
同时,在处死了年羹尧之后,雍正甚至没有采取连坐的方式处死年家的人,或许因为有对于这位年贵妃的感情在里面的成分。
年羹尧的家眷后人因为妹妹的年贵妃的缘故,年羹尧的确是受到了很多的便利,不过年贵妃在《清史稿》的记录中却并不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
哪怕自己的哥哥手握重兵,自己又是后宫中除了太后、皇后之外地位最高的女人,年贵妃也的确是一个性格温婉的女子,否则不会受到雍正如此的喜爱。
或许是爱屋及乌,年羹尧作为自己爱妃的哥哥,哪怕被处死了,雍正也没有迁怒给年家人。四十七岁就被处死的年羹尧,他的父亲年遐龄还健在。
年遐龄曾经在康熙帝时期就是清朝的功臣,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实权,但毕竟是前朝老臣,雍正只是革除了年遐龄的职位,让他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罢了。
xx一来,年遐龄是年贵妃的父亲,也算是雍正的岳父,自然是要善待的,二来,作为前朝的功臣,此举展现了雍正赏罚分明,公正不阿的一面,也为雍正拉拢了不少的人心。
年希尧作为年羹尧的大哥,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人,因为年羹尧的罪行,虽然受到了查处,不过也只是降了一级官职,三个月后就被雍正恢复了职位,降级也只是一个警示罢了。
历任工部侍郎、内务府总管及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年希尧,在中医学术方面还有不错的造诣。
他钻研医学,还编辑出书了《集验良方》六卷和《本草类方》十卷。由此看来,年希尧几乎没有因为年羹尧而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只有年羹尧的长子年富,因为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是个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性子,被雍正处死。
其他的十个儿子也在时局最紧张的时候,被降职,但没多久就都回到原本的官职,基本上全部都没有受到严重的牵连。
雍正对于年羹尧的家人都是十分善待的,年羹尧的第一位妻子纳兰氏,很早就因为分娩而离世了。他的第二位妻子是爱新觉罗氏,辅国公苏燕的女儿,算是正统的皇家血脉。
年羹尧作为汉族,并不懂得满文,因此在迎娶了这位爱新觉罗氏的妻子之后,很多的奏则都是由这位妻子亲手代写的。这件事情雍正知道后,还嘉奖了爱新觉罗氏。
而在处死了年羹尧之后,雍正也想到了这位本姓的女子,雍正自己就是姓爱新觉罗,因此对于同样是皇家出生的爱新觉罗氏自然是不可能为难的。
在年羹尧被处死之后,雍正甚至派人接走了年羹尧的这位妻子,将她送回了娘家,尽管爱新觉罗氏并没有再次改嫁,但回到皇室的她依旧过着富足优渥的生活,受到了皇室的善待。
而之所以雍正要下令将爱新觉罗氏“遣返娘家”,也是希望能够将她与自己的丈夫年羹尧划清界限,不要因为年羹尧的罪行而受到非议或是牵连。
其实雍正是希望她能够以皇室爱新觉罗的身份,重新开始她的生活,而不必终身为夫守寡。
而年羹尧唯一的一个女儿,在年羹尧在世的时候,与衍圣公孔毓圻的侄子,定下了亲事,本来打算来年加入孔家,却因为年羹尧获罪被处死,而收到了孔家的退亲。
年氏女儿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也因为孔家的退亲后,没有再嫁人妇,最终只是一个人度过了余生。
可以说年羹尧的家族当中,因为他的罪行,所导致命运发生巨大变化的,也就是这个可怜的女儿了。
年羹尧其他的亲眷,后人,都没有因为年羹尧的罪行而受到雍正的为难,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件奇事了。只是可怜女儿在封建社会中的身不由己,最终难以再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