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大集体时期,老百姓到底能不能吃饱饭?

送交者: 刀锋[♂☆★★★仁党政治委员★★★☆♂] 于 2023-09-06 21:31 已读 1150 次  

刀锋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人民公社大集体时期,老百姓究竟能不能吃饱饭?经历过的人清楚,不是用“能”或者“不能”就能讲清楚的,原因如下:家庭背景身份背景不同;城市或者乡村之间的差异;地域不同等因素都存在。这是真实的历史我们这些人经历了的那个年代,可真锻炼了人。



从当时的一个数据来看,1950--1980三十年,人均寿命增长1.7倍,人口数量增长1.8倍,粮食产量增长2.4倍。所以从这组数据来看,当时的粮食是很稀缺的。


说说我们农村的当时的情况,什么是吃饱,那个时候大多数农村是吃不饱,更不用说吃不好了。1962年前几年我们村约5O户人家只出生几人,是干部,生产队长家添了人我们农民饿着肚子出工!整天心里就一个念头:“饿”。主要是没油水,哪怕你吃的再多,肚子没油水还感觉饿。那个年代最苦的是农民。对那个时代的劳累无边、饥寒交迫的生存状况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大集体时候干活都是出工不出力,看起来忙忙碌碌,一天到晚忙的不亦乐乎。实际上每天只有几角钱收入。一家大小长年吃不饱肚子。我们都是饿饿达达的长大的。所以无论吃什么饭我都觉得特别的香。我在吃食方面从来都不挑食。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一亩田打6~7百斤稻谷,小麦只能打5~6百斤。交给粮库每斤8分钱,晚稻1角钱 ,社员的口粮,干活的每个人每月分30斤稻谷,老人小孩得分28斤稻谷。去壳得7 折大米,没有肉吃肚子寡的饿。

当时是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公,购,余,光荣,战备,救灾粮交完后所剩无几,不饿肚子才怪呢。关键是那个时候粮食产量低,还需要支援了城市,交公粮,供养吃商品粮的,自己所剩无几!农业投入不够粮食产量低,除了完成征购,留足种子饲料等才给社员分,能每人分300斤毛粮就不错了,不挨饿够吃吗



人们常用吃糠咽菜来形容生活的艰难,我没有吃过糠,却咽过很多种野菜,吃过稗子饽饽。什么农民很能吃肚子大?做体力活,多吃些正常,但成年人肚子大,那是病态,全身浮肿,肚子大,就是饥饿的结果。那时候的人:肚子里没有油水,吃了再多也吃不饱,平时本来就是经常吃不饱,偶尔吃饱一顿也不饱。我从小什么都吃过,烂红苕,淘土粉,白石头磨的粉都吃过,现在想到那个年代都寒酸。那个年代我十来岁,吃过野菜,吃过茅草根做的面,春天吃柳叶、杨絮、干红薯秧,很少能吃到面粉,少量大米是南方救济粮,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点肉。



包产到户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在生产队,干活时是青壮年劳动力在干,收获后分口粮是按人头分,家里劳动力多不如孩子多,但是劳动力饭量大,所以往往口粮不够吃的都是劳力多的人家。大锅饭造就了人们没有生产积极性。就好比你跟着老板干活,老板给你开工资,但干多干少一个样,旁边不干活的也和你拿一样的钱。能吃饱饭都是分田到户以后才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前由于地少人多,加之交公粮交购粮,队上还要留储备粮,每年到2.3月就青黄不接,真的是一言难尽。各地农村情况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城镇居民,每人每月4两油、一斤肉、粮食定量那个时候城市定粮每个市民24斤,工厂工人26~28斤,重体力劳动者30斤,。每家都有粮本,细粮都是有定量的。


城镇居民吃的粮食品种相对多,总之还是个“吃不好”的问题。实事求是讲,这个问题与家庭人口多有关,孩子多吃的差些,孩子少吃的好些。因为,我们家孩子少,又是双职工家庭,所以同大多数家庭比,特别是与单职工孩子多的家庭比,生活是比较好的。

喜欢刀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