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时事快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落地“心法”

送交者: dmb[☆★★声望品衔11★★☆] 于 2023-09-03 13:33 已读 221 次 1赞  

dmb的个人频道

+关注
落地“心法”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有许多杰出的人物,被称为圣人的更是凤毛麟角,其中有两个半的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就是王阳明,半个圣人是曾国藩。

圣人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它影响深远,深深影响了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哲学、文化、教育等领域。

那到底他的哪种思想具有如此大的磨力呢?就三个字:致良知。分开来解,就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如何来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

无善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就是指没有二元对立,没有高低,没有善恶,没有黑白、没有美丑、没有贫富,没有贵贱、没有好坏、没有静闹,没有净脏…等。

本心类似于一个镜子,(本心)无论照到什么,镜子本身没有善恶之分,照黄金和照牛粪一样,没有分别。

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你忘记了自己的本心如明镜一样,本自清静、无染无垢,却在所照物上产生了分别、执着,

知善知恶是良知,是镜子(本心)它有一个作用(功德),只要开始分别、执着,着相就会产生不中和、不舒服,即我们说有了情绪。

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当你不舒服时不在“不舒服”上延续,而是知道自己有情绪了,着了相了,忘记自己是“镜子”(本体即大大的觉意识),

这时只要立马知道自己本来是镜子,不是这个人,这个知道、回归就是格物就是我们说的清理疗愈。

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本心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那在生活里如何从习性回到本心,跟随本心去说话、行动呢?

举一个例子:

习性模式:

比如你和一个人约好在昨天9点见面,他第一次爽约,延迟时间到今天早上10点,你理解;

但他今天早上又临时说某个原因再一次爽约,这时我们一般都会有点不舒服,头脑会评判:这个人怎么这么不信守承诺。

心法落地:

1.外观此相:

我现在看到一个相:他和我约好比如昨天9点见面,临时他说有事要延迟时间到今天早上10点;

当改了时间后,他今天早上又临时说某个原因要求改时间,我内在有不舒服、有评判。

2.内观念头:

当我看到这个相后观到头脑起了这个念:他不信守承诺,这个人素质不好。

此时不急着反应,先暂停片刻,问自己:这个念来自哪里?头脑还是本心?

肯定是头脑,因为在头脑里会有信念:他应该信守承诺,他多次不信守承诺很不应该。

跟自己说:谢谢你让我看到我有个执着的念头(信念),而在我的自性(本心)里是没有善、恶、美、丑、信守承诺、不信守承诺等二元,

3.回归本心:

观察自己不舒服的能量流动,直到平静。

回归无善无恶心之体,这里没有评判,没有分别,无论发生什么都是平和、宁静。

4.随心而动:

当自己完全平和时,问心:该怎样处理此事?心里会有个指引,比如先理解他人,再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平的沟通,寻求双赢。

无论我们生活里发生什么事,让我们起情绪、有纠结,无论是对他人还是自己有评判,都可以暂停片刻用这个心法,把自己从习性转化成心法。

当我们在每一个不舒服的发生里,都能暂停片刻、慢下来让自己从习性到心法一点点落地,

那我们就能更多的回归心、回归本是的自己,活出一体之爱,活出圆满的人生,感恩。

喜欢dmb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 (无内容) - hs94 (0 bytes) 09/03/23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