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法国,为什么有那么多黑人?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3-07-08 19:30 已读 1457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法国,为什么有那么多黑人?
原创 晓张说 晓张说 2023-07-08 18:00

法国到底有多少黑人?官方数据是800多万人, 占总人口6600万的15%,实际算上移民二代以及还没拿到法国国籍的北非偷渡客,法国黑人绝对数量已经达到一千万以上。法国的黑人多到什么地步?看一下下图就知道了。

法国1904年第一支国家足球队

再看另一张图片:

2018年法国国家队夺冠阵容

简单来说一句话, 法国足球队变黑了。

相比较而言, 英国的黑人只有188万,占总人口的3.6%,德国的黑人只有82万,占总人口比例接近1%,那么问题来了, 为何法国的黑人数量如此一枝独秀?

今天咱们就从历史角度详细聊聊这个问题。

公元十五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最早的探路人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荷兰率先开启了殖民海外浪潮。不过很快法国人和英国人后来居上 ,成为后来居上的两个霸主性质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殖民重心主要在南非、印度次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及北美方向。法国的海上力量明显弱于英国,在殖民规模上紧跟英国, 并且在印度和北美跟英国发生激烈的殖民碰撞。 历史的转折来自于1756年的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的对战双方主要是英国——普鲁士同盟对阵法国——奥地利同盟,简单概括就是英法为了争夺殖民地, 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了争夺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领导权。双方在欧洲以及更加广阔的殖民地内展开战斗。某种意义上讲, 这次战争的结局改变了世界殖民格局。1763年,英普同盟获胜, 战败的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放弃了跟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争夺, 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以及非洲的大片地区被划给英国。

(路易斯安娜命运多舛,原本属于法国,七年战争中秘密送给盟友西班牙,密西西比河以西战后被割让给英国, 拿破仑时期因为西班牙反法又被法国收回, 卖给美国)

英国虽然战胜,但钱包也瘪了, 摊派到北美殖民地的军费以及战后的压榨刺激了十三年后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 愤愤不平的法国为了肢解英国殖民体系,哪怕是借钱也要支持美国独立。法皇路易十六为了填补财政缺口只好召集三级会议,向第三阶级增税, 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时代来临。为了彰显法美革命友谊,实际上也是为了给英国创造一个强大的对手, 拿破仑以白菜价将辽阔的路易斯安娜州以1500万美元卖给了刚刚独立的美国。至此,法国几乎失去了北美所有的殖民地。不过在英国以及欧洲盟友的围剿下, 拿破仑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1815年拿破仑遭遇滑铁卢,法兰西第一帝国被推翻,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再次被瓜分。到这里, 法国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在何方。殖民是一项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法国已经失去了亚洲和北美, 但殖民开拓还要搞, “走投无路”之际, 法国人想到了非洲。

在非洲,法国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 这里距离法国太近了,北非距离法国就隔着一个地中海,一不小心游个泳就能过去, 这弥补了法国海上力量不足的劣势。第二, 英国人对非洲的殖民还主要集中在南非和几内亚湾几个零星的据点,大片的北非地区还属于力量真空。可能是这块地太贫瘠了, 以至于财大气粗的英国人都看不上。 1830年,法国入侵奥斯曼帝国下属的阿尔及利亚, 将阿尔及利亚纳入统治,随后以阿尔及利亚为跳板, 先后将左右的突尼斯、利比亚(部分)以及摩洛哥纳入管辖范围。此后法国人对非洲的扩张顺风顺水, 到19世纪70年代,尽管在埃及被英国人击败,但在西非法国取得了绝对优势, 法国人建立了庞大的“法属西非”板块,基本整个中西非都处于法国的控制之下, 这个板块占非洲总面积的35%。

殖民非洲计划取得了完美成功

以上只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的第一个前提问题, 北部非洲的统治权问题。

第二个问题, 是英法在殖民地统治策略上的区别。或许是殖民地比较多的原因, 英国人对殖民地的策略更为直接, 就是拼命榨取殖民地价值,他们从来不会把殖民地的人当做英国公民。因此在殖民地管理上, 英国人主要采取间接管理方式, 即扶持一些本土精英人士来管理当地人, 再设置一名英国总督来管理这些精英人士。法国人则明显是因为失去太多殖民地, 对殖民地的渴望要远比英国人更强烈,因此迫切希望将殖民地进行同化,以减少潜在的可能出现的独立浪潮。毕竟大家都是自己人了, 还搞什么独立啊。所以法国人更喜欢搞直接管理, 不仅殖民地官员都是法国直接任命,就连语言也全部法语化。在非洲殖民地,法国极其认真的推出以法语为基础的公共教育体系,输出法国文化,对于殖民地杰出人士, 大方的授予法国国籍,甚至送他们去法国留学深造。如果说英国人只是把殖民地当做赚钱的机器, 那么法国则是把殖民地当成自家后花园。在法国的同化政策下, 法属非洲对法国具有非常强的认同感。甚至在非洲独立浪潮之前, 不少法属殖民地的人民认可自己是法国人。由此塑造了一大批“精神法国人”。非洲本来没有什么像样的自己的文化, 而法国人的文化输出则填补了他们的文化空白。这跟日本人当年要在中国搞同化的困难程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非洲54个国家中,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21个,以法语为通用语的国家有5个。 既然你把我当家人, 那我就去你家住嘛。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法国一个月内投降,德国在法国建立了傀儡政权“维希法国”进行统治,但这只是欧洲法国的投降, 戴高乐带着一帮不愿被德国统治的法国人流亡英国建立“自由法国”,坚持抗战。自由法国的大本营在法属非洲的阿尔及利亚,“非洲版法国”表示我们誓死效忠自由法国。而“自由法国”为了获得法属非洲的支持, 号召法、非一体,甚至宣称“非洲人必须保卫法国”。到1943年,法国所有的非洲殖民地都宣布效忠戴高乐政权。戴高乐在这里创建了“自由法国军”,后来返回欧洲收复法国。在40万人的“自由法国军”中,75%是黑人。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 概括的讲就是法属非洲对法国的无与伦比的向心力。即便是在独立多年以后,这些国家的人民对前宗主国依然有着特殊的法国情结。

二战以后得五六十年代, 世界进入美苏两强的政治格局, 不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希望欧洲再次强大, 因此肢解英法殖民体系就成为美苏两大超级强国的共识。于是20世纪六十年代, 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非洲掀起一波猛烈的独立浪潮,绝大部分的殖民地都选择了独立。这叫大势所趋,我们的主角法国也不能阻挡。最现实的问题是, 从非洲殖民地获得的收益甚至已经不能覆盖维持殖民统治的成本。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同样是殖民地独立, 英国人在撤走之前, 发挥“搅屎棍”的本色, 在殖民地刻意制造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南非的黑白种族对立问题, 印巴分治问题, 还有东巴和西巴的问题,塞浦路斯的希腊人和土耳其人问题, 以及中东巴勒斯坦问题。想想是不是都是英国人制造的?法国人就“深情”太多了。对于前法殖民地的独立, 法国不仅“”宽容的给与承认, 还在经济上和移民上给与大量的便利。当然这只是表面。经济上的援助导致独立以后的法属非洲至今仍然捆绑在法国人的经济体系上, 大部分法属非洲的关键经济领域至今仍然被法国企业控制。在这条产业链上, 非洲国家仅仅拿到初级加工带来的点吧点的利润, 而绝大部分的利润都通过法国企业流入法国。一句话, 离开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旦法国企业停止运营, 这些国家将马上进入宕机状态。所以直到今天,法国都躺在这种经济红利上享受着前殖民地国家的供养。不服?马上给你断水断电!

移民支持实际上也不过是为了填补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人口造成的损失。众所周知, 一战三大陆地战场都在法国本土, 二战法国又是最早沦陷的国家之一,法国人口在十九世纪曾经冠绝欧洲,但是在二十世纪,先后被德国和英国超过。至今仍然被两国远远甩在身后。二战以后马歇尔计划给欧洲的重建带来新生,各国都继续大量劳动力。大家都在忙着热火朝天的重建, 谁也顾不上向法国“增员”。于是法国只好将目光转向自家后院, 没错就是曾经的法属非洲小弟们。同样的,在我们前天讲到的法国人在殖民统治时期的同化政策下, 法属非洲的人们在文化上基本从属于法国。这种文化向心力对于我们中国人其实并不难理解。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对周边邻居都有非常强的吸引力。更何况还是一个在发展水平上存在代差的法国和非洲?这个道理完美的验证了那句“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只不过这里的蝴蝶换成了非洲黑人,而“你”则换成了法国。双方你情我愿 ,处于各自的小心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所以,法属非洲对前宗主国的向心力是外因, 而法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则是内因。这是第三个原因。

政治正确是第四个原因。来了法国就是法国人,这不仅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 也是法兰西共和国立国的根基。在种族问题上法国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觉得民族宗教肤色这些区分方式都“太恶心”了,为什么要按种族、宗教、肤色进行分类?所以如果你要在法国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你得做好被驱逐的思想准备。这个毛病跟现在的美国人是类似的。你可以在内心里嫌弃黑人,但你绝对不能公开把这种观点宣扬出来。所以尽管非洲的黑人一波一波的过来,但官方态度绝对不能拒之门外。这种政治正确曾经引得无数西粉尽折腰,恨不得跪在地上三跪九叩, 但现在也终于反噬到法国人自己身上。尽管自食恶果, 但还是不得不坚持下去。举个例子, 2017年,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一次集会中,说了一句“我们的祖先就是高卢人”。然后引来大量的谩骂和指责 , 后来萨科齐不得不改口,重新宣布:“我们的祖先不仅是高卢人,他们还是法国的国王,启蒙时代的思想家,还有二战中为法国牺牲的穆斯林散兵,还有在非洲战场上牺牲的外籍军团的后代。”令人哭笑不得是,“我们的祖先就是高卢人”,在19世纪时就写在法国儿童课本里的。

最近法版“弗洛伊德事件”引起的骚乱已经持续了十天, 六月底, 一名黑人少年因抗拒逮捕被警方射杀,引起法国移民群体的骚乱。主要参与者是来自移民家庭的年轻人,他们多数居住在贫困、拥挤、失业率高、犯罪率高、缺乏社会服务和教育机。法国的一视同仁并没有切实体现在现实社会里, 黑人群体跟本土法国人在教育和就业上的差距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有数据统计,在法国的高中毕业通过率中,本土法国人通过率在68%,而非裔移民则在45左右%。现在的法国, 一方面90%的中型企业都面临着招工难得问题, 但另一方面法国去年的失业率达到15%,其中非裔失业率更高。大量的技术型岗位根本招不到适用人才。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而源源不断的黑人移民还在持续增加, 不仅如此, 法国巴黎新出生婴儿中, 60%属于非裔,黑人的数量将会继续上升。按照这个速度, 未来的法国,可能要早的面临比美国复杂的多的种族问题。尽管,他们从来不承认有这个问题。

坛主:布南温于2023_07_08 19:44:34编辑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