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荷塘月色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阿能诃鼓

送交者: 湖叶[♂☆★声望品衔7★☆♂] 于 2023-06-23 20:44 已读 401 次  

湖叶的个人频道

+关注
我读熊逸之《八戒说禅》



熊逸:那么,难道正信就不存在一个客观标准吗?--据说佛陀当年就有过这种担心:

佛陀在鹿野苑的时候曾向众比丘们讲过这样一个"阿能诃鼓"的故事。

过去世时,有个名叫陀舍罗诃的人,这个人有一面鼓,叫做阿能诃鼓。

阿能诃鼓的声音非常好听,也非常响亮,能传到四十里之外。

可是,时间久了,鼓也就破旧了,于是,鼓手重新裁割牛皮,修修补补。阿能诃鼓虽然被修好了,


可是,它的声音再没有当初那么好听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能诃鼓不断损坏,不断被修缮;又不断损坏,又不断被修缮,每个部件都被一


次次地更换过了......

--阿能诃鼓还被叫做阿能诃鼓,但是,这还是当初的那面阿能诃鼓么?


这个阿能诃鼓的故事,出自《杂阿含经》,"阿含"一脉的经典是佛门早期的经典,距离佛陀生活的


时间最近,又是在部派分化之前结集完成的,想来该是最接近佛陀的经典了吧?

作为佛陀最知名的几位弟子之一的阿难,在佛陀去世没多久之后便遇上了一件足以验证阿能诃鼓预言的


事情。《付法藏因缘传》里这样记载着:

阿难走入一篇竹林,听到有比丘在念诵佛法偈语: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

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

阿难听过之后"惨然而叹",暗暗叫苦道:怎么佛陀的话这么快就变味了,怎么烦恼诸恶这么快就兴


起了,怎么这么快就有人违反佛陀的教导而自生妄想了呢?阿难连忙打断了那位比丘,对他说:"你念


诵的不是佛陀的话,不是修行的正道,我来告诉你真正的佛偈是什么吧。"

于是阿难念诵佛偈: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这位比丘听了阿难的佛偈,回去以后就说给自己的师父听。师父却说:"阿难老朽,脑子不灵光了


,说话总是说错,不要信他的,以前我教你怎么念的你还接着怎么念去!"

这位比丘听了老师的话,又继续念他的"不见水老鹤"去了。

------------------------------------------------

看来熊逸是要追寻客观真相,试图找到原始原本的“真经”。

精神可嘉。

我就没有这种精神。

在我看来,客观事实,真正的源头,是不可知的。

客观是(原)因,主观是果。

我们的一切观,一切知,一切见都是主观的,片面的,暂时的,有限的果。

我们是不可能倒果为因,颠倒因果,穿越时空,直接看到最原始最原本的源头。(假设真穿越了,回到


过去。过去突然多了个你,就会改变前因。被改变了就不是真因了,不是真正的原始之因了。例如“测


不准”,量不出客观事实)

但是,我们可以推想。

我们几乎必然的要推想这个‘先天第一因’是无限的,是包含一切有限的后天的。(只是推想、猜想、


假设,实际上是不是真的无限,是不是真的包含一切,也是不可知的)


原(始之)因,“先天第一因”,自性,空性,道,上帝,真主……都是妄名。

本该如较晚的慧能所说,是“无名无字”的。(早年称其为“自性”的也是慧能。)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才勉强名之。

严格说来这些名字都是类比、比喻。


因为这个“无名无字”的东西,见不到,知不了,观不着,全靠想象,

(我主观地认为,没有什么得道高人,都是传奇而已。即便有,也高不到哪里去。这不仅因为“个人的


有限无法达成无限的全知全能”,更是因为“身为儿女无法修炼成自己的父母”。)

而任何人都无法真的凭空想象,只能靠譬喻。


然而任何比喻都是拙劣的,都是容易造成误解的。

例如“先天第一因”,既然先于天时,哪来的先后与第一第二。容易让人以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先天


第一因与我无关。其实好比很多很多年前的明星就在眼前,所以才有光年这个空间单位。何曾过去?当


下的一切信息那一个不来自过去?我们不是包裹在过去中吗?看看体内,看到的不也是过去吗?


严格说来,上面这个说法是错的,只是方便理解道不远人,须臾不可离道而已。

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过去,而是来自过去的信息。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来跨过空间。这个过程会增减扭


曲信息。

过去的客观事实我们是看不到的。金刚经:过去之心不可得。

也不可能在将来看到现在的客观事实。将来的信息来自现在,并不等于现在。如此类推,现在之心不可


得,将来之心也不可得。


我不如熊逸,没有探寻客观现实,客观事实,客观(历史)真相的雄心壮志。本贴只谈我个人的主观观


点,只谈先贤们(包括熊逸)给我的启示。尽量只谈我个人的是非。他人客观上孰是孰非我是没这个本


事,也不可能有这个本事知道的。

但我也不可能在每句话前都加一句“我主观地认为”,那太难看了。


我主观地认为,阿能诃鼓的故事只是基于“缘起性空”,

没有说明“空性起缘”。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把这四个字念反了,就如同那个念“水老鹤”的比丘)

而正是因为空性、自性(如同虚空,如同无限大的宇宙空间。请原谅古人不知宇宙大爆炸理论,不知宇


宙是有可能有边界之限的)起缘(生起万事万物),

才造成了缘起(空性是密因真因,万事万物是显因假因)性空(一切成果都是无常到来一场空,但是不


如此就不能成就空性自性的无穷无量无限妙用)。


假设这位制鼓匠对阿能诃鼓的将来很无奈很惆怅,认为将来的补鼓匠一定不如自己,甚至于对他们有所怨念。那么我就难免要有所不敬,怀疑他是否真觉悟了。

这就好比耶稣醉心于自己是上帝的独子,难以接受上帝还会生二胎三胎乃至无限量胎一样。

(只是个比方,耶稣既然称呼他人为兄弟姐妹,就应该是有所觉悟的。

请注意:我非宗教徒,没有传播任何宗教的意思。)

这位制鼓匠忘了自己的手艺是怎么来的了。没有父母,手都没有,谈何手艺?

遗忘遗漏自性(空性)者未得漏尽通。

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属于自欺欺人。

说什么一场空,一场梦,一场戏,不惆怅,没怨念,都是精神胜利法,自己骗自己。


---------------------------------------------------------------


坛经: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与其舍本逐末,浪费时间了解名词之争的来龙去脉,历史“客观真相”,不如首先关心、了解、好好认识一下自己。



当慧能说“无名无字”并否定弟子起名曰佛性自性时,他已经跳出圈外了。


-------------------------------------------


补充说明一下“一切成果都是无常到来一场空,但是不如此就不能成就空性自性的无穷无量无限妙用“”

我曾经说过:要相信老天爷是仁慈的。但我估计没人会信。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什么时候仁慈过?

所谓“皆”,是不论你如何执着(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或如何妄想(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不论是恐惧还是希望,是黑暗还是光明,是阴还是阳,

无论恶善邪正苦乐假真丑美非是坏好错对……

更不要说什么地域民族宗教党派了,皆不得不被“黑白无常鬼”所灭度。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不如此严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何实现只有虚空才能装得下的无量无边无穷无限的“福”呢?

这个“福”包涵祸兮与福兮,顺境与逆境,(只要胃口好,灾难片,甚至恐怖片也能欣赏)


虚空,就是古文的宇宙空间,不是空无一物的空,不是虚幻不实的虚,不是一场空一场梦一场戏,不是一切无意义,不是人间不值得动情。精神胜利法终究是骗不了自己的。

不信的话,你就狠狠地捏一下自己,疼不疼?痛不痛?没有真情实感吗?

(都是假的,那你呢?也是假的吗?)


正因为严厉,才包容(犹如虚空),才仁慈

慧能: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


我没本事也不可能知道古人乃至作为今人的你客观上在说什么。我只知道我的主观观点。以我看,没有什么大彻大悟,从此见到客观真相,再无烦恼的所谓的“明心见性”


没有什么大彻大悟,从此现一切量,无所不知,再无烦恼的所谓的“明心见性”
喜欢湖叶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湖叶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