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林彪不喜生冷食物,赢了白崇禧后破例吃了个梨,却因此后悔半辈子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3-05-17 23:21 已读 1081 次 1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终究是我输给了林彪”。


享赋“小诸葛”美誉的白崇禧原本有多自信,在林彪的面前,就因为这言过其实有着翻倍的自卑。


白崇禧

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林彪拼完了白崇禧的几十万部队,人员有败有溃,而白崇禧做出代价的却是半生英明和投奔蒋介石后悲惨的后半生。


可身为赢家,林彪付出的代价也是让他后悔了半辈子。


即便罪魁祸首只是再为寻常不过的一颗梨。


林彪心中的伤

古有诗仙李白让一众文人墨客望尘莫及,桂系新军阀中也有“李白”让蒋介石头痛不已。


二人便是李宗仁和白崇禧。


李宗仁

虽说与蒋介石的关系晦涩不明,时好时坏,但是身为桂系新军阀中仅次于李宗仁的首脑人物,白崇禧的足智多谋也让他赢得了“小诸葛”的美誉。


因为他的筹谋划策,李宗仁统一了广西,更值一提的是,在国民党蓄意发动“围剿”,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白崇禧更是“趁火打劫”,用湘江一战造成了我军了近6万的牺牲。


战士们的血染红了湘江,而这笔血海深仇也被军事奇才林彪深深地记在了心里,秉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态,林彪一直在静候良机。


林彪

推动这一时机到来的是蒋介石。


蒋介石的野心勃勃,但实力却与之不匹,为了打赢三大战役,蒋介石可谓是耗尽心血,甚至多次兵临前线,鼓舞士气。


可依旧无力更改主力部队被消耗殆尽的结局,多个城市被解放,而蒋介石余下的一百零七万部队,多是分布在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


残兵人数听起是依旧骇人,但实际上的国民党却已经丧失了有效防御的能力。


如此良机,毛主席不会错过,林彪也是乐得出兵。


毛主席与林彪

因为等待他的是老对手——白崇禧集团。


“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解放豫、鄂、湘、赣、粤、桂六省任务”,面对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林彪予以了坚定。


这是国家统一大业的大势所趋,而林彪对白崇禧也是“思念无比”。


在南下之前,林彪特去向老搭档罗荣桓辞行。


罗荣桓

抱恙的身体让罗荣桓病倒在床榻之上,但他的心却在四野,得知林彪要再与白崇禧交手,罗荣桓满是担心“此番作战,你要格外小心李宗仁和白崇禧下属的两广部队,别看这些兵穿着短裤草鞋,打起仗来却跟揩油一样,见首不见尾”。


罗荣桓的担心绝非多余,湘江大赢,让白崇禧的军事地位更上一步,一句“小诸葛在,共军能奈我何?”的顺口溜更是在广西兵团中脍炙人口。


白崇禧

兵力强盛的部队不可怕,深得人心才值得让人忌惮。


林彪将罗荣桓的嘱托放在心里,再三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四野随时等他回家”之后,就率领铁骑兵团,在1949年的4月踏上了“讨白”的征程。


四野滚滚南下的铁流,宛若林彪的咄咄逼人,面对带着“怒意”上战场的林彪,白崇禧决定不战言弃。


林彪

“这华中军政司令长官的位置谁爱坐谁坐,他蒋介石只想着分割兵力,可却不想这样定是必败无疑”,白崇禧拒绝了蒋介石的任命,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跑到了上海。


虽说表面依旧风光,但是三大战役仓皇落败之后,蒋介石手下的得力干将是越来越少,更何况,此战的对手是林彪。


因此白崇禧是非上不可,一番密谋之下,黄绍也去了上海。


此人原本也是桂系的中坚人物,但看着昔日密友,白崇禧依旧冷冰冰说出一句“如果是那个人派你来的,我们就无话可说”。


可这黄绍却是有些拿捏人的手段。


“你如今已是笼中鸟,既是想要自由,老蒋已经将门打开,你为什么不远走高飞?将来时机成熟,逼蒋下台也并非是不可能”。


蒋介石与白崇禧

三言两语的挑拨让白崇禧心中对权力的欲望复燃,他走马上任,决心拿出全部的看家本领,再在历史上上演一出“四平街之战”。


可白崇禧这般的所想却甚是可笑。


1946年的四平街之战是兵力占优的侥幸,可三年之后的林彪却是坐拥百万大军,强弱交换,只是可惜他陷入了与蒋介石一般的眼盲心瞎。


用脑子赢仗

“兄弟们,长江天险就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给林彪点颜色看看”。


白崇禧

为了一窥制敌,白崇禧亲率六军在长江中游南岸布防,可他如意的算盘甚至不用林彪亲自动手,肖劲光就用抽出一支兵力在5月15日迂回敌后,包抄桂军的形式之下,直接乱了白崇禧的阵脚。


为了活着,白崇禧紧急率部撤离武汉,面对敌弱我强的特点,毛主席决心采用“大迂回纵深包围,然后再往回打”的作战方针。


宜沙等战役凭此告捷,但林彪却并不开心。


林彪

“又让白崇禧给跑了”,林彪一脸气馁地说道,邓子恢赶忙安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要着急”。


可林彪的心情并未有一丝的好转。


自5月到8月,四野接连打下胜仗,但却始终未能揪住白崇禧的主力,这对林彪是严重的警告。


毛主席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知道林彪太想报仇,但是急功近利在战场上是行不通的,越是一鼓作气便越会不能如愿。


林彪

既然战术较量已然焦灼,那便可以尝试在战略上制胜。


毛主席的一席话让林彪是茅塞顿开,毫不知情的白崇禧也正式迈入了失败的倒计时。


毛主席

更换策略之后,四野兵分东、西、中三路一同向南并进,地毯式的搜寻白崇禧的下落。


可看到林彪所为的白崇禧却是喜从中来。


“兄弟们,林彪的队伍已然分散,现在就是我们反击的最好时机,我本以为林彪已经改了极度自信的老毛病,如此看来,他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自恃发现了解放军的漏洞,白崇禧迅速出击,发表了胸有成竹的“获胜者感言”,并且决定在青树坪给林彪点颜色看看。


林彪(中)

在口袋阵已然部下的情况,白崇禧还郑重其事地将“快、猛、狠”地制胜秘诀传达给前线指挥官张淦,而事实也真的像白崇禧预料的那般发展。


四野中的四十九军毫无意料地落入白崇禧部下所设的陷阱,陷入四面受敌的被动状态,闻言的白崇禧当真是得意极了,可林彪却是吃着黄豆,云淡风轻的说出一句“摊上一个砸不烂的铜豌豆,这白崇禧可真是点背”。


原来,白崇禧以为的顺风顺水,背地里,都是林彪计划下的有序进行。


白崇禧

他有意露出孤军深入的破绽,就是为了引蛇出洞,只可惜白崇禧的运气不太好,招惹上的是好战分子钟伟。


作为四野中唯一一个从师长直接晋升为纵队司令员的人,钟伟为了取得战斗胜利,可以直接将上级的命令抛诸脑后。


林彪的脾气不好,手下的将领都很是怕他,但钟伟却是少有敢与林彪直接对抗的悍将之一,甚至有一次为了制敌,把林彪都指挥了。


林彪

果不其然,虽然腹背受敌遭遇桂军的疯狂反扑,但是钟伟却硬生生拼出一条血路,曝光了白崇禧主力的位置。


鱼饵已尽其职,身为钓鱼者的林彪也是不敢落后。


“小诸葛上当了,四野军给我冲”。


10月5日下午,三路军的合围之态已然形成,深陷囹圄的白崇禧这才如梦方醒,狠狠地锤了一下地。


白崇禧

可懊恼来时已晚,虽然他当即下令让部下往广西方向撤退,但林彪却并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双方在10月10日展开了一场大战,这一次,白崇禧精锐四个师全部被歼。


至此情况,白崇禧也知是无力回天,于是在11月5日的时候,召开会议,商讨究竟是西上云南还是南上海南岛。


不同的意见充斥着白崇禧的耳朵,可这样的纠结实际却是没有必要。


陈赓率部严堵了粤桂咽喉,切断了全军撤退的可能,而林彪也用几路军齐头并进,切断了白崇禧的南撤之路。


陈赓

至12月14日,白崇禧昔日引以为傲的集团土崩瓦解,在其与林彪两位军事奇才的比拼中,林彪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白崇禧匆忙逃亡台湾,可想而知,在蒋介石麾下,等待他的是怎样的结局。


只不过,林彪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林彪

一颗梨折磨半生

因为他吃了一颗梨。


1949年拿下大战,打败的还是白崇禧,这让林彪很是高兴。


正因如此,当部下提议带其去龙湖风景区看看的时候,林彪不仅没有拒绝,面对旁人递来的香梨,林彪竟也吃了一个。


这一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自1938年3月被阎锡山的哨兵误伤之后,林彪的身体就逐渐垮塌,虽然及时被送往治疗,但却留下了不可逆的病根。


阎锡山

自那之后,林彪在饮食上就甚是严苛。


每顿都是将肉饼、馒头和在应季蔬菜里搅成糊糊状,然后趁热喝下去。


所有人都说林彪的饮食不挑,但对于吃饭他也并非是毫无要求,若是饭凉,林彪一定会发脾气。


因为这样,林彪不再吃水果,每日的进食也只成了维持生命的应付,可即便如此,他的身体还是偶有不适,吃下那颗梨之后,更是按下了恶化的开关。


林彪

他开始拉肚子,开什么药都不见效,虽然毛主席体恤将其送往苏联治疗,但林彪的身体还是日渐消瘦了下来,到了后期,甚至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每每因为腹痛蜷缩在床上的时候,林彪都会懊恼自己为何要一时得意忘形,吃下那个梨,造成两败俱伤的境况,自此身体就落下了病根,至死被其折磨。


没有人能回答林彪的懊恼,因为答案是呼之欲出,他原本就是一个喜骄的人。


旁人都是胜不骄败不馁,但是每每打下胜仗,林彪都会喜悦行于色,在作战时,还屡屡显露轻敌的迹象。


在与白崇禧的交锋中,林彪也是将个人情感参杂其中,所以在起初的时候才会屡屡硬拳打在棉花上,不能给白崇禧的核心重创。


是毛主席的实时提醒数次将他拉出作战的窘境,也是毛主席的屡屡劝说,才让林彪不至于因为轻敌在身处优势的情况之下取得失败。


毛主席与林彪

不可否认林彪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可他“战神”的名号下,也确有着毛主席的一份功劳。


解放军的队伍中是人才辈出,多有能人干将,但有才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傲气,可毛主席却知晓如何对症下药,让人才在最适宜的岗位发挥最大的才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济济,但聚所有之力,锦上添花的本事却是难得。


幸运的是,中国有毛主席,更幸运的是,毛主席便是能用擅用的这号人物。


毛主席

这是中国之幸,亦是百姓之幸。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