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这个人为什么会在“文革”中受到热烈欢迎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3-04-21 10:14 已读 3441 次 1赞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这个人为什么会在“文革”中受到热烈欢迎?

原创:田家合 申浦水户的历史课
2023-04-19 07:19

 假设有人编一部《中国贪污史》,大概少不了赫赫有名的贪官严嵩,假如有人另编一部《中国廉政史》的话,大名鼎鼎的清官海瑞,则更是领衔主演的人物。  

皇帝并不喜欢清官
    无论前者和后者,巨贪和大廉,都出在明代嘉靖年间,绝算不得是这位皇上的荣光。这两位文人的不同活法,倒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挺特别的例子。

   在中国,某个朝代出贪官,也许并不能证明皇帝昏庸无能,是个窝囊废;即使最精明的君主,驾驭偌大的国家机器,日理万机,百虑一失,也难免疏忽。

何况,贪官又不会在脸皮上刻出字来:“吾乃硕鼠是也。”在未捉出之前,谁不人五人六,像模像样。再说,“千里为官,谁不为钱?若不为钱,谁来当官?”所以,贪官,是常见的,老实说,清官,倒不常见。

   当清官,穷得要死,苦得要命,谁干?因而翻开《二十五史》的任何一史,无不贪官如毛,硕鼠遍地,有时,皇帝就是天字第一号的贪污犯。出清官,必是国家问题成堆,积重难返之际。

 一定由于皇帝昏庸,而且比较长时期的,达到相当程度的昏庸,弄得贪污普遍化,腐败合法化,渎职正常化,贿赂公开化,到了国将不国,神州陆沉的时候,极个别的不肯同流合污的清官,才会凸显出来。

  所以,有清官,对皇帝来说,不是一件体面的事,一旦出现了一个不怕杀头的清官,估计最高统治者离完蛋也就不会太远了,这台国家机器在运转上,也肯定出了大毛病了。果不其然,海刚峰一出现,朱厚熜的日子,就屈指可数了。 因此,若无嘉靖,若无严嵩,若无满朝的不正之风,也就显不出海瑞的节操和风范,他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排名不数第一,也数第二的清官了。

先有昏君,然后有贪官,再而后才会出现清官。明白这一点因果关系,就知道清官为什么只能受到凡夫俗子的拥戴,而不为他生前以及身后的各统治者所容,最深层的原因,恐怕就在这里。这就好比一开门,乌鸦冲着你叫,不是因为它叫,给你带来晦气,而是因为你要倒霉,它才叫的。对乌鸦“呸呸呸”地表示嫌恶,其实没有道理。  


文革最受欢迎的人

     这种讨厌清官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那场关于清官的全民大辩论中,这只明朝的乌鸦,由姚文元奉命责难起,又受到革命群众的一番唾弃。 批判的结论有三:一,清官比贪官更坏;二,清官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三,清官实际上起到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所以,宁要贪官,不要清官。不过,姚文元不怎么好意思明说罢了。 晚明狂人人,那位不僧不道的李贽,在“文革”中受到欢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他说出了当时当局想说的话:  一个贪官可以为害至小,一个清官却可以危害至大。

所以,六十年代,什么古籍都送到造纸厂化浆的时候,他的《藏书》、《焚书》,不知印了多少,后来卖不出去,只好打折。李贽一辈子被明清主流社会所訾毁,所摈斥,这一回,倒是正正经经的“文革”高层,加以提携,着实红了一回。   那时,虽有“抓革命,促生产”的最高指示,但机关已无公可办,便只剩下革命。每天要进行数小时的政治学习,轮流捧张报纸,读贪官比清官更优秀的姚式文章。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本来是应该“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四旧”是毫无疑义的革命对象。但上面一声令下,下面不得不返回十五、十六世纪,做革命人,谈明朝事,斗走资派,批海青天。

   现在回过头去看,“文革”的极“左”思潮,否定传统文化,实行民族虚无主义,以致年轻人数典忘祖,全盘抹煞五千年古国文明,探本寻源,应与前十七年提倡厚今薄古的教育,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分不开的。

所以,小将们才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下,焚烧书籍,毁坏文物,连景山那棵吊死明代崇祯皇帝的树,也给砍掉。“革命”的歇斯底里,竟然发作到如此不可理喻的地步,深感人性之恶,一旦被煽动鼓蛊起来,那不可收拾之势,才叫可怕。
           

乱局的逻辑

但费解的是,那十年间,一方面粪土一切,恨不能将“四旧”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踏上千万只脚,要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好像中国人像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似的,是个没有过去的民族。

一方面翻箱倒柜,从批《海瑞罢官》,要害在于“罢官”,从全民读《水浒传》,深揭“宋江架空晁盖”,从“批林批孔”,批臭“克己复礼”,到“评法批儒”,把商鞅、李斯、韩非、乃至李贽的亡灵,又从历史的垃圾堆里倒腾出来,膜拜供奉。

   于是,缠夹于“文革”运动的过程中间,等于断断续续地在全民中,进行了一次文史的预科教育,变相地给老百姓补上传统文化的这一课,也属难能可贵。  一面坚定地与传统彻底决裂,一面又举起老祖宗亡灵,并行不悖,甚至相得益彰。复古情怀,极“左”思潮,能如此天衣无缝地扭合在一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文革”后期,在首都体育馆一次万人集会上,郭沫若宣称要烧掉他全部著作,表示与过去一刀两段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却在那里大量出版《水浒传》。  虽然书的扉页印有毛主席最新指示,但还不是“文革”初期被红卫兵当“四旧”烧毁的《水浒传》吗?一时间里,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中国人无不手捧这套古典文学读物,探讨研究,此书自明代问世以来,从来不曾一下子拥有这么多读者。 及时雨宋江很灰了一阵,因为他成了篡党夺权的阴谋家,相隔近一千年后,受到革命群众声厉色严的批判。这种正经的荒诞,严肃的滑稽,没有一个人敢于不以为然,更甭说敢于质疑和发难了。都本着你要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的乖顺,你不想听什么,我也绝对不说什么的聪明,坐在那里念念有词。

谁说中国人没有幽默感?不过中国人的幽默,是以“冷面滑稽”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中国人会暗笑,会窃喜,会蔫着乐,会偷着奚落,会等着看你大出洋相,看你鞠躬下台,看你去见上帝而开怀,这种有足够的耐性,坚持到最后才笑,但面部表情绝对不动声色,一静如水的功夫,恐怕是世界的独一份。
         

海瑞的“幽默感”

   海瑞绝对是缺乏幽默感的人,所以,他冒死上疏嘉靖。换个聪明的中国人,顶多每天早晨起来,看一眼邸报,他怎么还活着呀!他怎么还不成为大行皇帝呀!也就如此轻描淡写而已,才不会傻不唧唧地买口棺材,去进行死谏呢!海瑞也像宋江一样,想不到数百年后,又受到吴晗这出戏的牵连,被拉将出来当批判靶子。他也怪不得吴晗,这位《明史》专家要知道这出戏会牵连到更为复杂的背景之中,还不如多打几场桥牌,怡神悦性呢! 海瑞所以被示众,这和清官总是出现在政权发生深刻危机之时有关,这种伴生现象的兆示性质,是使得那些“文革”新贵,深深感到不安之处。

其实,清官的出现,除了本人青史流芳以外,实际上屁事不顶。中国的皇帝,尤其那些独夫民贼,在未成阶下囚前,谁也不能拿他怎样的。 封建社会中的三百多个皇帝,大部分还是靠上帝那只手收拾掉的。终于,两腿蹒跚了,终于,嘴角流涎了,终于,三宫六院也吊不起胃口了。海瑞这封上疏,顶多使嘉靖受了些刺激,病情有所加重,催促他快一点走向死亡,恐怕是他仅仅能起到的一点作用了。

  当然,海瑞也付出了代价,据《明史》,明世宗嘉靖皇帝拿到等于骂他不是东西的上疏时,气得跳脚,一把摔在地上,喝令左右:“马上给我把这个姓海的逮捕,别让他跑了!快,快!”   在皇帝身边的宦官回他的话:“都说这个人是有名的痴子,他为了上书,准备好了要坐牢杀头,先就买了一具棺材,和妻子诀别,家里的僮仆也早吓得各自走散,看来他是不打算逃跑的。” 抓到诏狱,主管官员按子骂父罪,自然是非开刀问斩不可。但建议砍掉海瑞脑袋的报告,压在皇帝的手中,一直不画圈。
就这样,拖到嘉靖驾崩,海瑞算是捡了一条命。
贴主:布南温于2023_04_21 10:38:04编辑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