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山系(下)
3
豆蔻,是禁忌的果。
其实,这山中有几间旧祠寺庙,疏疏落落,且多数早已倒塌成墟,香火渐弱。回想少年,倒记起有间破庙常用来避雨,山风一袭,诱来大大小小的雨势,这时庙檐就像一把大伞挡住落个不停的斜雨。有一次,我和弟弟就在半山太上老君破庙等雨停,庙屋已明显斑剥,窗掉梁歪,剩下半爿神像木门,八卦窗也长满蛛丝,侧门一入,是一室宗祠,陈列一尊尊神主牌,周围阴暗的横梁挂着已经遗弃的蜂窝,山雨不久停了,我和弟弟却没有立刻离去,反而在附近捡拾几块小石头,一个个朝庙堂掷去,听到硬石击中神像的回音,很清脆,手上剩下的石子,再往宗祠神祖牌丢去,一边念念有词:「破除迷信,打烂神像。」这件在遥远少年寂静山中发生的行为,使我日后在不同成长的阶段成为不解困惑,甚至萌生许久内疚,那时,我和弟弟都瞒住母亲,没有告诉她实况。
后来,在认知和常识逐渐增加后,开始意识到可能是受中国文化大革命影响的一个特征,大概参加小镇华乐团时受到的思想倾向,潜移默化。现在回想,令人感叹,那场文化大革命是发生在何止千里万里以外他国的政治和历史事件,而且已结束了一段时期,却又能穿过时光距离传到小镇,在寂静山中,引发思想矛盾和冲突,成了我和弟弟一段不可思议的少年行为。
有时母亲会说起,武装部队进山巡逻时的情况,一个个穿着紧身草色军装,像会移动的树丛,要是遇到游击队,两方对峙难免引发驳火,各有伤亡,那时我压根儿弄不清楚森林武装的对抗和纠结,母亲也不愿多谈,一心想孩子离开园坵。我心中悬挂的疑虑没有得到疏解,直到离开这座山,进入新闻界工作,在采访和阅读书籍文献后,回过头,才理出一个端倪,理解山里山外遇过的风雨,发生的枪火,留下的血腥和可能的牺牲,都是历史真实上演的剧情,成为山系折射出来的写照。
马共成员最后缴械放弃斗争,告别莽林生涯,重返平原,那时,我也告别这座山许久,倒是后来和一些经历过投奔丛林打游击的长辈交谈,日渐清楚紧急状态时和独立后森林战火的脉络,原来少年的山,不是孤立存在的地势,而是山连山,叠叠相扣,像一朵饱和的荷花瓣一层层绽放,串成真实的历史场景,例如从这座山跨过了岭就衔接另一座主干山脉,往南通太平、江沙、和丰、霹雳河;北连华玲、高乌、仁丹、宜力、勿洞……这些都是游击队和剿共军兵漫长对峙的战场。
这么说来,已远去的园坵,在历史里只是其中一个山系事件的注脚,豆蔻成了酝酿的禁忌的果。
4
豆蔻,是离开的魂。
少年时的豆蔻山,如今,在时间光影中似乎更换成母亲一座坟头。我每年清明都会从城市返乡扫墓,离乡越远,越感觉接近故人,行驶三百公里,北上夜路,虽然高速公路平稳顺畅,但仍需经过几个明显的山势之道,起起落落,蜿蜒而行,浸在浓雾或偶尔遇上间歇雨阵。
接近家乡时,也接近晨曦的时刻,我放缓车速行驶,远远可看到右边一座山形,不高,像立在天亮未亮之间蓝色的静物,披了薄薄晨雾,这是我和母亲生活七年的山头,此刻像我少年倒影,更像母亲的一抔黄土。
清明原乡,镇上热闹,义山更翻腾,一早挤满人潮,我和家人天未亮就准备好祭品,鲜果、芋圆、绕肉、红龟粿、草烟,冥纸,还有几件纸扎衣,聚集在福德正神公冢,车辆鱼贯而入,找到母坟时,晨光刚落。坟头外貌受雨水一年淋滴,石沙流失,土质微陷,周围长满野生杂藤、牛筋草、含羞根,这时,大哥嘱我用锄头除去草藤后弄松土质,用美禄空罐盛满红泥置放墓前,当着香炉,兄弟嫂婿姪儿姪女顺着辈分上香,母坟在扫清整土后,像刮净脸上胡渣,清朗许多。
大哥在母坟为墓碑褪色的刻字补漆,一字一字细心涂上金粉,墓头精神起来,时过三巡,大哥在坟前用钱币抛筊杯,请示母亲用完祭品后,开始焚烧冥纸,元宝,纸扎衣,然后用茶水绕淋一圈,算是完成了仪式。
扫墓时,大哥有时谈到园坵,那是比我少年更早的光影,他津津乐道豆蔻园屋寮旁一个大坑,雨天时,盛满饱和的水,宽有五呎,深达人头,成了一个重要池塘,大哥把水源引流,注水不断,可用来养鱼,煮食,还可用来施肥浇树。说起大坑,大哥引述母亲的话说这不是人工挖掘,不是天然形成,是日军侵略时留下的产物,那时轰炸机像刚醒的老鹰在空中盘旋,投下几杖炸弹,传出巨响,把山林和果园摧残,四处窟窿,屋后深坑就是其中一枚炮弹炸开而成。想来这段久远记忆,战火蔓烧,大哥分享的池塘,淋过冷冷雨滴,缀补我少年一些遗落的记忆。
这座山,时过境迁,如今已经易手,但所经所历如用一束遥远山系组合而成的光影,带些苦涩,有母亲离开的魂,有我少年渐远淡影。(下)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