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婿暧昧的贪官李启红落马后,在监狱工作岗位大放异彩
广东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落马,她的落马,不但牵涉出了经济问题,还爆出了包养多名情夫的丑闻,其女婿居然也在暧昧之列。
俗话说“人生在世,财色二字”,不管是否认同,人这一生都必须要跟金钱打交道,都离不开男女感情之事,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犯错,不少贪官依仗着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的同时,还私生活不检点,有婚外情行为。
这类桃色新闻通常大多发生在男性贪官身上,女性贪官跟绯闻沾边,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实事求是地说,女贪官“包养情夫”,并非是李启红首创,南京栖霞区原区长助理潘玉梅落马时不仅贪污了792多万元人民币、50万美元的巨款,据称还包养过150名小鲜肉。
一般来说,靠姿色开道的女贪官为数不少,相貌都比较出众。潘玉梅就是这样,虽然46岁了,但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潘玉梅)
当你看到本文主人公李启红的照片时,委实很难把她跟“美色”二字联系起来,但是她确实是凭借长相而一路高升,青云直上的。
李启红,出生于1954年,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姊妹五个,家里穷得掉渣,温饱都难以维持。
因为家里穷,姊妹几个都上不起学,李启红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到锅炉厂捡煤渣为母亲减轻负担。
有一次李启红又去捡煤渣,被锅炉厂的胖厂长发现,把煤渣倒掉还不算,还被弄到会上批斗。
在路上,李启红哭着苦苦哀求,铁面无私的胖厂长就是不动心,把她弄到厂里在百十个人跟前批斗了她。
从那一刻起,李启红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报一箭之仇。
后来,李启红有了本事,到了领导岗位上,专门去找到当年欺负她的那个胖厂长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老娘现在有权力,就是要来欺负你。”
李启红一没有文化,二没有背景,她是如何平步青云的?
实事求是地说,李启红相貌平平,跟她年龄相仿的表妹却相貌出众,像一只白天鹅,很受老师、同学待见。李启红人长得却很普通,属于那种扔在人堆里就找不着的那种,到了姥姥家发过年红包也会被选择性遗漏那一种。
正因为如此,好胜心强的李启红非常爱打扮,哪怕是节衣缩食也要买花衣裳和化妆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因此,年轻的李启红走到大街上时也非常惹眼。一次,她在商店买东西,遇到了一个面目慈祥的大叔,两人对视了一眼。大叔脚蹬皮鞋,身穿笔挺的中山装,分头发亮。
直觉告诉李启红,这是个干部。于是她赶紧帮着大叔装商品,一句一个大叔,瞬间赢得了大叔的好感。
出门的时候,大叔问了她的情况和住址,转身离开了。
那天晚上,李启红做了一个梦,梦里她插上翅膀飞上了云彩里。果然,大叔后来给她送来一个喜讯,让她到石岐镇中区藤草工艺社上班。
原来大叔真的是一个干部,石岐镇的革委会主任(类似于乡领导)。
听了这个消息,一家人高兴得热泪盈眶,那个年代,找个工作比登天还难,有了工作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家里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就少了一份负担,家里人怎能不欣喜若狂。
半年之后,更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15岁李启红被提拔为革委会委员(乡镇干部)。
18岁那年,“大叔”主任在革委会会上宣布:任命李启红同志为石岐镇中区朝阳居委会主任。
李启红的同事回忆,当时她长得虽然不出众,但是挺会打扮,匀称的身材暴露无遗。而且这个小姑娘性格开朗,落落大方,讲话声音像银铃一样,比较讨人喜欢。
最关键的一点,广东人的皮肤比较黑,可李启红皮肤白皙,一白,就遮掉了百丑。
在那个年代,提倡一元化领导,也时兴“双突”,“工转干”,只要领导一点头,一句话,拿一张表一填,就搞定了一个人的人生。
李启红工作能力不错,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拿出了骄人的成绩。
1975年,21岁的李启红荣升任石岐镇党委副书记兼烟墩区党总支书记、办事处主任。
这时候,她的同学们大多是普通农民,好一些的在工厂上班,在学校当教师的都凤毛麟角。
因此,李启红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母校去检查工作,让当年瞧不起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在自己跟前手足无措、忙得团团转。
看到他们狼狈的样子,李启红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
1990年,李启红担任广东省中山市妇联副主席(那时候的中山市已经升格为地级市),此时她才36岁,前程灿烂。
可是从此之后,李启红的仕途似乎按下了暂停键,在妇联的位置上纹丝不动,一干就是7年多。
比他大仅仅4岁的陈某,在1998年就担任地级市市长;而和她同一年出生的崔某,在1996年就担任了地级市市委书记。
根据干部任用的条令制度,在1997年已是43岁的李启红,如果不发生“奇迹”的话,其仕途基本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上级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李启红却连初中没有毕业,在当居委会主任的时候工作能力一般,甚至连演讲稿都不会念,经常需要工作人员使眼色、打手势提醒,一旦扔掉了讲稿,李启红一度就说不成话,这一点是“进步”的硬伤。
然而,就在此刻,李启红人生的第二位“贵人”出现了,她的仕途峰回路转,再次进入快车道。
1997年,李启红进入市领导班子,提拔为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这是李启红人生最精彩的一笔,在其仕途上迈出关键的一大步,实现了“质的飞跃”。
此后不到两年,李启红在仕途上高歌猛进,被提拔为中山市委副书记。
2006年,52岁的李启红当上了中山市的代市长,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有过人之处。
人过四十就是徐娘半老,李启红年过五十,还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外出检查工作,身上也要洒高档香水,LV包不离手,每年花在丰胸美体上的钱就高达六位数。
至于名牌服装和奢侈品,更是不计其数。
据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李启红身边有很多男性,跟她来往密切,其中一个正是自己的女婿,家庭关系混乱,坊间甚至有一夜标价5万的传闻。
而这个女婿,到底是经过李启红“考察”之后发展成女婿的,还是成为女婿之后发展成特殊关系的,不得而知。
问题来了,颜值不高的李启红这样做需要花很多钱,钱从哪里来?那就是大搞权钱交易。
2006年到2010年的四年间,身为中山市副书记、市长的李启红,得到了梁某某好处,违反组织纪律,让其担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之后又提拔其为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不光如此,李启红还亲自出马,指示中山市教育局违规安排梁某某的子女入学。
梁某某投桃报李,在李启红生日时“孝敬”了40万港元红包。
2009年6月至8月,当地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某某前去拜访,提出自己的公司曾经受过海关行政处罚,信用级别受到影响。
李启红仅仅是一个电话就帮忙搞定,又理直气壮地在家中收下了对方的10万元感谢费。
中山市地处珠江出海口,属于传统的富庶之地,作为一市之长,说没有诱惑是不实际的,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面对诱惑,应该做到立场坚定、不为所动。
可惜,李启红忘记了初心,辜负了党的期望和人民的信任,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如果说以上犯罪行为还是“小打小闹”的话,下面的行为必是重罪无疑。
李启红后来被指控的罪行除了受贿罪,还有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
李启红在职期间有个爱好,那就是喜欢炒股。
按说炒股是不违法的,按照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但是有一条红线,那就是不能利用职权、利用内幕信息炒股。
因为党政领导是参与经济决策的,知道内幕消息,因此他们不但不能直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也不能给亲友提供建议,让他们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而李启红明知故犯,利用自己的市长身份和手中的权力多次向相关部门打探内部消息,非要踩这条红线。
2006年,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准备集团整体上市,而此事需要李启红亲自拍板。
李启红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精神为之一振,发财的机会来了。
她随即向自己的亲友披露了消息,让他们筹集资金677万用来购买公用科技的股票,等待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
后来他们把到手的股票抛售出去,轻松赚得1,983万元人民币。
李启红也很狡猾,她做贼心虚,担心证监会抓到把柄,于是就专门把钱转到弟弟李启明岳父家一个亲戚的账户里。
不仅如此,李启红还拿出1000多万购买了这家公司的股权,她希望自己的操作能瞒天过海,转移证监会的注意力。
上梁不正下梁歪,看到李启红这样做,不少下属纷纷效仿,靠打听内幕消息炒股赚钱。
当然,李启红落马后,这些违法乱纪的官员也都纷纷受到了党纪国法的处分和惩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李启红善于伪装,她在2009年还高调当选“十大品牌市长”,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声称自己是工人的女儿,要永葆革命本色,拒绝一切诱惑,保持两袖清风,做一个合格党员。
而大会主持人在叙述她获奖理由时说道:
“2009年,她在交通、金融产业集群、城建环保等各个环节,为打造中山城市品牌,持续不断地挥洒着热情。”
假的就是假的,是伪装,就应当剥去。
就在她获奖不久,李启红东窗事发,一个接受调查的官员在交代罪行的时候,不经意地说,自己还向李启红送了一笔钱。
纪检人员听后不敢怠慢,立即向上级汇报,李启红这个贪官原形毕露,终于落马。
2011年10月27日,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庄严的宣判声中,李启红和丈夫林永安以及弟弟、弟媳等人全都耷拉下了头。
判决书显示,李启红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受贿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两千万元、没收财产人民币十万元。
听到判决,李启红当庭痛哭失声,声称这是自己人生最痛苦的日子。
身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堕落成为犯罪分子,确实追悔莫及。
因此,到了看守所,李启红极为羞愧,从不对其他在押人员说自己曾经是一个市长,而是含糊其辞说自己是在企业任职。
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达了悔恨之情,也表示自己是因为“不懂法”才犯罪的。
她以为自己依靠内幕消息赚钱没有啥大不了的,最多给个警告处分,即使是连降两级自己还是正处级官员,没有大碍。
记者听了她的话连连摇头,堂堂一个市长竟然说自己不懂党纪国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觉醒过来的李启红,积极接受改造,她的身体状况不大好,监狱把她安排到后勤部门,但是她主动写申请,要求到生产一线去发光发热。
在监狱服刑期间,李启红的劳动表现堪称是大放异彩,她本来就是一名手工工人出身,蹬缝纫机、做手工这些“业务”再也熟悉不过,生产速度甚至比一些年轻服刑人员还要快得多,质量也高了许多。
从一个“明星市长”,到一个生产线“王牌”工人,李启红的“辉煌”人生看起来是绕了一个大弯。对德不配位者,她正常的职业其实不应该是从政,而就应该是俯下身子踏踏实实从事生产劳动,在更适合她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找准自己的位置。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