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8 个月后,我又阳了:“ 3 天转阴,症状比第一次轻”

送交者: BLUESKYUK[★★★★声望勋衔17★★★★] 于 2022-12-15 19:33 已读 649 次 1赞  

BLUESKYUK的个人频道

+关注
8 个月后,我又阳了:“ 3 天转阴,症状比第一次轻” 

最近,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身边的朋友中感染新冠的人多了,互相问候时多了一句话," 你的症状厉害吗?" 甚至有一种声音突然出现:反正都要阳的,不如挑个 " 温和的毒株 " 让自己产生抗体。与此同时,关于 " 新冠会不会感染两次 " 的讨论也多了起来。


时代财经采访了两位在国外旅居的华人,他们分享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染新冠的间隔时间和症状。


" 二次感染时发烧了一天,3 天就转阴了,整体来说比第一次症状轻。"95 后的方越目前在新加坡工作,去年 12 月去英国伦敦游玩时第一次感染奥密克戎,时隔 8 个月左右,她在泰国旅游时经历了第二次感染。


在澳大利亚珀斯生活的马修告诉时代财经,确实如此,他是在今年 12 月被第二次感染,距离第一次 10 个月左右,症状比较轻微,只是喉咙稍微有些沙哑。


广东一家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岑佳 12 月 14 日告诉时代财经,第一次感染奥密克戎后,假设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抗体在患者的血清里可以维持 3~6 个月。" 患者在感染之后前 3 个月是不用担心会被感染,除非是毒株有新的变异。"


在谈及二次感染新冠,症状是否会比第一次更轻微?岑佳介绍,这主要是看患者第一次感染的程度如何。


" 如果第一次感染就是无症状或者是轻症的话,第二次感染会比较轻,因为新冠对患者的肺部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又有既往的免疫记忆。" 岑佳解释道。


" 至少三个月内不会二次感染 "


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为奥密克戎毒株,由于其极高的传染性,自发现的短短 2 个月内就席卷了 120 个国家。但由于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较之前的德尔塔等毒株较轻,不少国家早于去年年底或是今年年初就降低了防控措施的级别。


" 西澳一直都是清零政策,直到今年 1 月份病毒变异为奥密克戎,才打开了边界。" 马太太向时代财经介绍,在今年初放开管控前,除了准备一些药物,马修和马太太已经接种三针辉瑞,女儿一针辉瑞,儿子由于没到年纪所以没有接种疫苗。


就在放开管控的第二个月,感染高峰 " 如约而至 "。今年 2 月,马修出现了感染症状,在公司隔离了 7 天,5 天痊愈。在此过程,马修有低烧,但没有超过 38°,体感轻度发冷,还有喉咙痛和头疼的状况。


小朋友也受到波及。今年 2 月,女儿也发烧,烧了两天,第三天就痊愈。儿子只有轻微流鼻涕,其它症状没有。根据当地卫生署的指引,确诊后居家隔离,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可以采用退烧药等待自愈。


"
个体反应是有差异的,我们一家人里面就是太太最严重。儿子虽然没有接种疫苗,但如果不是给他测抗原,都不知道他阳了。"
马修称,太太应该是被女儿传染的,她虽然没有发烧,但头很疼,要躺在床上休息。马修表示,也有其他同事的症状较严重,头疼,眼睛有很多血丝,背酸痛,病程持续三四天。


方越同样在全球的大流行中,无法 " 幸免 "。


"
伦敦的感染人数非常多,我也理所当然地感染了,这是意料之中的。" 方越告诉时代财经,2021 年 10 月新加坡开放了与英国之间的 " 航空泡泡
",去英国不再是难事。" 坐上‘航空泡泡’的指定航班后到了英国不用隔离,只要测了核酸是阴性,就可以直接去玩了。"


据了解," 航空泡泡 " 一词最早由波罗的海国家提出,是邻近国家之间的独家伙伴关系。由于疫情受到控制,这些地区形成安全圈,允许人们在圈内自由旅行。2020 年 11 月 22 日,新加坡首次开通与中国香港的 " 航空泡泡 " 指定航班。


方越记得,在使用抗原试剂测出感染新冠之前,她就已经出现了轻微的症状。" 我在伦敦呆了一周,返回新加坡后的当天测出了‘阳’,其实我在伦敦的最后两天就已经出现了喉咙痛的症状,当时还以为是天气太冷,感冒了。"


方越告诉时代财经,她第一次感染后,还继续保持居家办公," 我感染后没有出现昏昏沉沉的感觉,因此也没有停止工作,‘阳’的几天我在家每天早上 10 点开始办公,直到晚上 7 点才做完工作。"


疫情这三年,除了澳大利亚珀斯当地曾经有一周全城静默,马修一家的日常生活很少受到影响。尤其是自从今年年初以来,珀斯当地的防控措施逐渐放开,马修一家的工作与学习、家庭日出海垂钓、野餐、去游乐场等活动都如常进行。


经过了第一次感染,马修一家对奥密克戎毒株更为从容。一方面是虽然有发热、喉咙疼等症状,但持续时间不长;另一方面,在他看来一次感染后,也会获得抗体的保护。


" 首次感染后,起码能获得三个月的免疫保护。" 感染科医生岑佳告诉时代财经,至于抗体能维持 3 个月还是 6 个月、二次感染的风险大小,主要是与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功能有关。


岑佳称,如果身体素质比较好,抗体衰减比较慢,抗体维持的时间较长。" 一些人身体素质低,长期缺乏锻炼或是长期茹素、节食,营养比较差,抗体衰减也会比较快。有的人不太关注自身健康,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容易有二次感染的风险。" 岑佳补充道。


" 大多数二次感染症状比较轻微 "


尽管第一次感染后能获得一定时间的免疫,但二次感染也成为了大众关心的话题。


今年
3 月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评估了新冠病毒既往感染所带来的保护力。研究发现,在感染 270
天后,对于预防再次感染不同变异体的保护力分别为:阿尔法毒株 90.2%,贝塔毒株 85.7%,德尔塔毒株 92%,奥密克戎毒株 56%。


显然,与德尔塔及之前的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更容易导致再次感染。钟南山院士 12 月 15 日在中山大学的直播中提到,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患病率更高、传播性更强。


不过,尽管如此,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仍旧很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近日表示,在 11 月份,香港本地社区确诊个案中,约 4% 疑为 " 二次感染 "。


丁香医生公号文章则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由于当地保持着较为严格的防疫政策,在奥密克戎出现前,中国台湾地区感染人数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可能更有参考价值。12
月上旬,台湾共上报新冠病例约 840 万,据《明镜》报道,截止到 2022 年 12 月 7 日共有 8.4
万多宗重复感染个案。也就是说,重复感染率约为 1%,100 个人里可能有 1 个会重复感染。


而在澳大利亚的马修四口之家,在刚刚过去的 12 月初,马修第二次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除了咽部有沙沙的感觉,其它什么反应也没有了。" 马修称,第二次感染比第一次症状还轻微,喉咙痒,也是感到有点发冷,于是用抗原测了才知道是阳性。


在马修看来,由于每天会接触同事,也会去买菜、坐公共交通,即便做好了防护也可能防不胜防。


" 过去,患病 7 天以后,就算是两道杠也不具备传染力了,可以回学校上课或回去上班。" 马太太介绍称,现在防控措施优化了,即便是得了奥密克戎,但戴了口罩也可以回去上班或者外出活动,没有要求强制居家隔离。


比马修间隔时间要短一些,在首次感染后的第 8 个月,方越在泰国旅游的时候第二次感染。" 第二次感染是今年 8 月中旬,我在泰国旅游了一个星期,因为觉得已经‘阳’过一次,所以没怎么注意戴口罩,可能是在飞机上或者吃饭的时候感染的。"


但方越也说,自己的第二次感染感觉症状非常轻," 喉咙只是轻微的痛,没有‘吞刀片’的感觉了,也只发烧了一天。"


尽管不少人都反映,第二次感染的症状比第一次轻,而且这也符合病毒传播规律,但岑佳提醒,如果第一次感染新冠造成了一定后遗症的患者,再次感染的话,更要注意。"
患者本身可能肺部受损、有纤维化的现象,或是可能出现了其他的一些像血管硬化等导致身体状态较差的情况,如果再次感染就会比较严重。"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近日介绍,目前,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 BF.7 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 BA.5.2 为主。而被日本当地称为 " 地狱犬 "BQ.1 的毒株,在我国已在 9 个省份的本土病例中检出。那么感染不同的毒株,获得的免疫力是相同的吗?


岑佳称,近期流行的 BQ.1、BQ.1.1 显示出进一步的免疫逃逸,这表明,三针原始株灭活疫苗已经无法对这些最新的亚型产生有效的防感染作用。


岑佳进一步指出,未来可以预料,BQ1.1 等亚型如果开始在我国流行,也可能出现较多二次感染病例。但从欧美现有数据来看,没有发现这些免疫逃逸强的突变病毒呈现出比 BA5、BA7 更强的致病性,欧美也没有再出现新一轮的重症和死亡病例飙升。


" 所以新突变株的出现将会怎样改变疫情的格局和疫苗接种策略,尚且需要继续研究。" 岑佳说道。

喜欢BLUESKYU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