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士是被中国青年报诬陷的
哈佛博士是被中国青年报诬陷的
沙清
2002年5月,陈琳博士归国出任山东一所私立学校的院长。作为几十年来第一个归国的哈佛博士和年薪最高的大学校长,他归国的消息被国内外中文媒体广泛报道。
6月26日, 中国青年报刊出头版头条文章“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 (下文简称“凭什么” 或"第一篇文章”)。文章称,陈琳的哈佛博士学位是假的,因为他声称的哈佛导师, Robert C. Merton,否认曾经有一个学生叫陈琳。
公众愕然。一周后7月3日, 北京报发表头版文章,“证明哈佛博士”, 称陈琳的哈佛博士学位是真的。文章报道,记者联系到Robert C. Merton。Merton确认他指导过陈琳的论文研究,陈琳于1994年获得了金融领域博士学位。
公众再度愕然。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Robert C. Merton 关于陈琳,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说法? 答案是:第一个说法是假的,是中青报凭空捏造的。
实际上,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发表“凭什么”之前,曾经向陈琳的另一位哈佛导师 James H. Stock教授和陈琳早期在北京的工作单位调查过,他们都证实陈琳是哈佛博士。但是中国青年报记者并没有在她的文章中提到这些人士的证言,而是捏造了一个“证据”: Robert C Merton说他不认识陈琳。
在一个法制国家,记者如此造假会被终生禁足媒体。中国青年报社不但没有让这个记者停职,而在7月16日再度发表她合写的长文“破解陈琳谜团”(下文简称“破解”或“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称,虽然陈琳的哈佛博士学位是真的,但他是靠个人简介上的一系列造假获得了百万年薪的工作。公众第三度愕然。
这份由私立学院在记者会上散发的陈琳简介中提到: 2001年他曾经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人选; 1994年在清华大学讲学时,清华曾经请他做客座特聘教授;他在哈佛读书时做T A, 曾经教过多门硕士生金融经济类课程; 金融培训机构欧洲货币集团正在寻求和他合作以进入中国市场,等等。中青报说它们调查过了,这些都是假的。中青报还指控: 陈琳在新加坡大学的收入只有二十几万,远低于他在中国的收入,等等。
中青报记者的思路堪称奇特。从当时到现在,差不多所有的人都觉得哈佛博士加盟私立大学是低就:“这么大的菩萨,进了这么小的庙”。只有中青报记者认为这是高攀,哈佛博士靠简介上的一系列造假才能得到那份工作。中青报不但思路错乱,而且罔顾时间顺序:2002年4月下旬,私立学院获悉陈琳是哈佛博士后,当即邀请他出任院长;而简介是在陈琳入职两周后的5月中旬的记者会上散发的。且不论简介内容虚实,都与私立学院的礼聘决定无关。
如果陈琳对中青报指控的回应可以公开发表,如果其它媒体可以跟进验证核实中青报的调查结果,公众会第四次感到愕然,发现中青报的指控是虚假的、捏造的。但由于中青报一手遮天,这些“如果”都没有发生。二十年了,哈佛博士无法在中国媒体上发声,回应指控;国内其它媒体也基于不跟中青报作对的理由,没有跟进调查核实中青报的指控。
二十年后的今天,中青报的文章依然在网上流传,白纸黑字,无法抵赖,公众可以根据常理和逻辑对文章的所谓“调查结论”的真伪虚实做出判断。
在2002年7月初, 北京报的“证明哈佛博士”发表后,两项事实获得确认:1) 中青报在“凭什么”中捏造哈佛教授的话,被北京报揭穿。2)陈琳是当时唯一拥有哈佛金融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中青报的调查结果可信吗?它的第一篇文章造假被揭穿,没有认错,显然还会习惯性地继续造假。按照常理判断,第二篇文章依然会捏造调查结果,不可采信。中青报如果是份严肃的有职业道德的报纸,就不应该发表该作者的第二篇文章。
那么,陈琳的简介可信吗?也可以从常理判断。1990年代,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回国的非常少, 他们是许多大学和企业竟聘的对象。陈琳作为当时唯一的哈佛金融博士,大学和公司愿意以高级职位聘请他应在意料之中。
因此,陈琳简介中提到的: 被中国大学聘请,在哈佛作TA讲课辅导,跟英国金融培训公司合作等等都是普通平凡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信的。即使不必向二十年前这几件事的相关人员重新调查,仅仅从常识就可以判断中青报指控的荒唐。
1994年,他在清华讲课时, 清华表达了请他做兼职客座特聘教授的意向,这件事很离谱吗?他做为第一个中国人的哈佛金融博士, 没有资格在清华兼职吗? 他在哈佛读博期间,按博士生培养方案都要做TA, 这有什么可假的? 欧洲货币作为一个金融培训公司,请一个有哈佛金融学位的中国人回国帮助调研开拓中国培训市场,这很不可思议吗?
陈琳简介中唯一有点高端的,可能有疑问的是作为中国央行副行长的候选人。关于这一点,下文后半部将作具体分析。
另外,中青报指控陈琳在新加坡大学的年收入远低于他在中国的收入也是不成立的。他在新加坡大学的收入并不仅是基本工资,还包括奖金、公积金、退休金等等,总数在百万人民币左右(这不包括咨询和研究项目提成),不低于他在中国的收入。
既然陈博士的简介可以认为是靠谱可信的,那么中青报的“调查结果”为什么都是否定的? “破解”一文多处引用有名有姓人士的话,否定陈琳所述,看上去可信。这怎么理解?答案是, 那些否定陈琳的话,如果不是凭空捏造,就是来自选择性报道。
选择性报道是一个古老的媒体造假术: 只报道记者想要的调查结果,不报道不想要的。比如采访时问: 陈琳说他这样这样,对不对? 如果对方说,对。她就不报道。等到有些不明真相的人或者不自觉地被记者操纵的人说,不对。她就报道。如果没人说不对,她就凭空捏造一个。就像“凭什么”一文中,调查陈琳的哈佛学位时,没有人否定,记者就捏造了一个: Robert C Merton说他不认识陈琳。
依据常理和逻辑地毯式地否定了中青报的文章后,在此不妨具体剖析一个例子,看看中青报的指控为什么是假的。
关于“中国央行副行长候选人”一事,陈博士是这样介绍的: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宣称希望从海外招聘一名副行长。陈琳去信应聘。信中提到自己是中国人中唯一的哈佛金融博士和第一个在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工作过的经济学家。中国央行人事部一个季姓人士跟他进一步 联系,经过几个回合的传真、电邮,索取了更多资料后,央行告诉他,他作为副行长人选的报告已呈领导,请他“静候佳音”。
中青报是这样说的: “本报记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查证。该行人事司干部处刘博答复说,确实有一个叫陈琳的人多次给央行发邮件要求当央行副行长。他们在网上整理过此人的材料,但绝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不经思考的人,会觉得中青报这几句话证伪了陈博士所述: 陈琳说央行把他考虑为副行长候选人,中青报记者问过央行,央行否定了陈琳所述。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几句话有几处明显破绽,必为造假。
一,陈琳提到的央行联系人是一位季姓人士,逻辑上說,如果陈琳所述有假,中青报可以直接说央行人事局没有季姓人士,或者有季姓,但她否定陈琳所述。中青报为什么不提季姓,而提刘姓?根据中青报之前用过的“选择性报道”伎俩,它很可能找过季姓,季姓肯定了陈琳所述。 然后,中青报抛开季姓, 另找一个不明真相的刘姓。
第二,为什么央行会“绝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陈琳作为当时中国人中唯一哈佛金融博士和第一个美联储经济学家(这两项事实中青报也不否认),这种资历,应聘副行长,很离谱吗?如果很离谱, 央行为什么要在“网上整理”他的材料?如果不离谱,央行为何"绝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无论应聘结果如何,招聘单位给应聘者回信,应属基本礼节,央行不可能略过这个环节。
显然,这几处破绽说明了中青报这几句话可能是凭空杜撰的,如果是出于央行人员之口,也一定是被记者篡改和歪曲过的。中青报的第一篇文章,捏照哈佛教授的话,否定陈琳的哈佛学位;第二篇文章捏造央行员工的话,否定陈琳曾是副行长人选。二者的造假手法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前者的谎言,由于百密一疏让北京报介入调查三周后被戳穿;后者的谎言,由于百密而无一疏,无第三方媒体介入调查,二十年未被戳穿。
“破解陈琳谜团”一文虽然尽是造谣,但由于近二十年来一直无法被揭穿、被反驳,对陈琳博士的声誉和人格造成很大的伤害,毁掉了一个四十多年来首个归国的哈佛博士的星辰大海。
“世界人权宣言”第 12 款表明:荣誉和名誉是受保护的人权。名誉侵权就是侵犯人权。中青报记者在哈佛博士毁誉事件中创造了一个侵犯人权的新模式: 毁谤他,让他“社死”;禁言他, 不让他反驳;让他静静地死亡。
“哈佛博士事件”不但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最大的新闻造假事件,也是一起持续了二十年的人权迫害事件。对无辜知识分子的这种迫害,没有发生在纳粹德国,没有发生在斯大林的苏联,可能也没有发生在今日朝鲜,却发生在中国。中国青年报让中国背上了黑锅。 贴主:N19951225于2022_08_26 21:14:14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