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除了西禅寺,福州的东、南、北三座禅寺都在哪?

送交者: rego345[♂☆★声望品衔8★☆♂] 于 2022-04-26 21:52 已读 5876 次  

rego345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四月正是羊蹄甲的花期,满城粉黛在福州“珍贵”的春天里盛放。因为和羊蹄甲的交融相映,西禅寺成为了福州人镜头里代表春天的一份专属记忆。


盛开的羊蹄甲

西禅寺位于鼓楼区洪山镇怡山山麓,至今依然是福州香火旺盛的寺庙之一。


西禅寺的静谧与车水马龙的市区只有一墙之隔,墙外几多喧哗,墙内便有几许清幽。

坐在寺内仔细聆听,即使感受不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宁静,也能感受到无言的禅意在庙宇间弥漫开来。


不过,有许多人不禁好奇“西禅寺”这个名字,难道福州除了西禅寺之外,还有其他东、南、北这三个禅寺?


据史料记载,千年以前,福州东西南北四城门外都有一座禅寺,这便是东禅寺、西禅寺、南禅寺和北禅寺。


作为四禅寺中年纪最大的元老,史书上关于东禅寺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始建于梁大同五年。东禅寺位于金鸡山麓的塔头街,曾经规模宏大,不逊“闽刹之冠”的涌泉寺。


东禅寺


五代两宋时期,东禅寺的发展达到鼎盛,成为中国第一部私刻大藏经的出生地。而到了明代以后,东禅寺便由盛转衰。


《大藏经》(资料图)

到了抗战时期,东禅寺所在地被作为“光明港军工厂”使用,1949年后被用作为弹药仓库。1952年夏天,弹药库发生爆炸,东禅寺就此彻底从地图上消失。


与之有相同情况的,还有位于台江区的南禅寺。


南禅寺由闽王王审知所建,曾经被称为“千佛寺”,足以想象其规模之大。在后晋时期,南禅寺迁院到城内,却逐渐没落。宋元时期,南禅寺再次原址重建,迎来了短暂的“春天”,直到明中叶倭寇入侵,南禅寺被再次废弃。


南禅寺旧址(资料图)


清道光年间,几经浮沉的南禅寺重新修建,一度香火兴旺。然而好景不长,1917年,台江一带发生特大火灾,南禅寺亦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再无古迹可循。


后来的日子里,开智学校在南禅寺的废墟上重建校舍,1954年,改为福州市第十四中学。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禅寺如今依然存在,就藏在福州城的西北侧。


比起闻名遐迩的西禅寺,北禅寺声名不显,但它幸运的是也留存到了现在。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北禅寺是四禅寺中规模最小,创建最晚的一座;虽然规模不大,但至今依然香火不断。

      北禅寺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搬迁、不断重建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寺院因宋代被贬宰相李纲的重建而兴盛。后又因李纲提倡儒佛并崇,因此,北禅寺内不仅供奉着佛像,还奉祀着先儒六子。

喜欢rego345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