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李白早期很美的一首诗,每一句都写得生动有趣,犹如一幅淡淡的画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2-03-22 18:53 已读 663 次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关注


李白是属于那种天才弄的诗人,而且是千年难遇,不过虽然他很有才华,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处处不如意,始终是没有任何的机会,一直是被人排挤和打压,为此他在长安没有生活多久,然后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李白离开长安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要是他一直留在长安的话,也就不可能会有后来那些令人惊艳的传世名篇。



早年间的李白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同时也有着远大的抱负,他还有这样的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可见当时的李白意气风发,希望可以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去到长安实现人生理想,但是现实往往是很残酷,李白到达了长安之后,其实并没有受到重用,一直是被人排挤,由于他写诗讽刺了杨贵妃,所以在长安是无法生活下去,最终只好选择离开长安,去到外面的世界漂泊。



李白从四川出来的时候一路上是写诗,每到一个地方就留下一首经典名篇,当初他经过安徽当涂县时,写下了的这首《望天门山》,那就是他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诗意境高远,虽然看似信手拈来,只是那么淡淡着笔,但是每一句都美得令人惊艳,而且生动有趣,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卷,这样的作品读来也是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身上的那种独特的气质,还有他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也都是令人赞叹,而且他写这首诗时,刚刚二十四岁,时间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当时的李白意气风发,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是充满了期许,希望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可以去到远方实现人生理想。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轻快,不像后期的作品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了忧愁。早期的作品其实是充满了理想主义,毕竟当时的诗人踌躇满志,希望可以去外面的世界干一番大事,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十四岁的年轻诗人,看到一切都觉得很新鲜,为此在这首诗中,他只是写了所见所闻,把原本不起眼的美景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仅仅是开篇的两句,那就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美得也是令人惊艳,“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 意思是,这长江就像是一把巨大的斧子一样,把远处的天门山给劈开了,碧绿的江水到达了这里之后,快速地转了一个弯,然后再向东缓缓流去。这两句看似写得很一般,但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把那种独特的美描写得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写得更美,同时也很有气势,从而让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的有意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的青山彼此对望,美景也是高下难分,彼此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人看了之赞叹不已,一只小船从那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地向前方驶来,好像就是从画中走出来一样,让人见了更是啧啧称赞。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还有这样的美景,真是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李白早期的诗同样很美,无论是文学性,还是思想性,也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这首《望天门山》其实并没有什么高超的表现手法,也没有引用典故,更加没有使用生僻的字,只不过是那么信手拈来,可是却写出了新意,也让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每一句都很唯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从而成为了一首难得的佳作,所以这样的作品,也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只要静下心来读一遍,一定是能够感受到那种独特的美。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