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疫情下 中国异乡游子连续两年回不了老家过年

送交者: 小李的妈妈[☆★也是你的媽媽★☆] 于 2022-01-31 2:18 已读 269 次  

小李的妈妈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严厉运行清零政策的中国,接连两年在农历春节前出现本土疫情,让都市里不少外地人在单位的压力下,连续两年没法返乡过年。图为南京火车站返乡人潮。(中新社)

去年和今年的农历春节前,严厉运行清零的中国接连出现本土疫情,让都市里不少外地人在工作单位的压力下,连续两年没法返乡过年。有人戏称,会不会从此以后,过年大家都不返乡了?


其中,在北京,因此连续两年没法返乡过年的外地人,不在少数。而2021年初没回去过年者,有部分人选在夏天才返乡探望家人;也有人因为工作忙,一直没能返乡。也就是说,这些人上次回家过年,已经是2020年疫情初期的那个农历春节了。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较,中国基于对疫情的严防死守及铁腕的「病毒清零」政策,感染病例数无论绝对数量还是占人口比重,都相对偏低,经常被中国官方用来自我标榜,并嘲讽外国防疫措施漏洞百出,以致感染人数激增。


但相对的代价之一,就是2021年初和今年初,中国诸如北京及其他部分城市的官方,连续两年以公开及口头方式命令或劝导公务员、公营企业乃至于民营企业员工「就地过年」,不要返乡过年,以免因为交通工具群聚滋生感染风险。


由于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冬季易发的特性,2020年底至2021年初,以及2021至今年初,中国都陷入本土疫情的集中爆发期。以这波为例,从2020年底的浙江宁波,到12月下旬封城的西安,乃至于蔓延到河南、天津及上海,对春节及2月4日开幕的北京冬奥防疫,带来挑战。


在北京,部分中共中央及北京市属的党政机构、公营企事业,以及一些上市民营企业,早在2021年12月间便陆续以口头或书面通知,劝导甚至要求干部及员工留在北京「就地过年」,更要求各级各阶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而其他城市的地方党政机构及公营企事业,多半也有类似的要求。


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助理、老家在山东的小金(化名),就是连续两年没能返家过年的外地人。而往前推1年的2020年农历春节,已经回到老家的小金,反倒被要求暂缓回到北京,直到4月初才返校上班。


2021年的此时,小金和记者聊天时,还信心满满地认为疫情在同年底就能结束,没回去过年,倒也无妨。况且,自己在美国留学期间及2015年到埃及旅游时,也没回老家过年。因此,那时他被院所领导口头要求「就地过年」时,并不怎么在意,且到了同年7月,自己仍能趁暑假事少,回老家探望。


事隔1年,小金再碰到记者,却是一脸无奈。原来,学校在2021年12月中旬就下达通知,同样要求教职员「就地过年」,且没得商量。校领导给出的理由是,今年防疫形势「比去年严峻」,必须严格遵守,让他只好连续第2年留在北京过年。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具有官方色彩的出版社职员Jamie(化名)身上。老家在浙江的她,2021年算是半自愿地响应领导的号召,留在北京过年,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


出乎Jamie意料的是,中国这个冬天的本土疫情再起,而且一步步接近北京。在春节及北京冬奥效应下,她的领导不久前召集员工开会并传达上级指示,要求外地员工留在北京过年。


Jamie形容,当她听到这项传达时,的确楞了几秒钟,接着就想到今年春节是自己第2个没回家过的年,心里觉得烦闷。然而,当她想到自己回到老家过年万一碰到封城,岂不更麻烦?心里翻滚了几圈后,她才释怀,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


但Jamie还是略带哀怨地说,再这样折腾个几年,会不会以后「大家都不回家过年了」?过年回家的传统,从此「成为历史」?


如今,小金和Jamie想的和发愁的是,过年要上网追哪几部网剧?要到北京哪些人不多的景点去逛?要到哪些过年期间有开的餐厅及商场吃饭或逛街?


只不过,北京过年期间的景点,似乎没有人不多的;而北京过年期间有开的餐厅及商场,也是不多的。

喜欢小李的妈妈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