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复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三星堆丝绸成功复原 原来它们长这样!

送交者: 笑鸠[♂★★★声望勋衔14★★★♂] 于 2021-09-15 0:59 已读 226 次  

笑鸠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三星堆丝绸成功复原 原来它们长这样!2021-09-14 16:41:2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手机访问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蜀锦织绣博物馆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自启动以来,已经在多座祭祀坑发现了丝绸残留物。近日,蜀锦织绣博物馆和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根据三星堆丝绸的相关数据,成功复原出了3种三星堆出土的丝绸类型。考古人员认为,这些软硬和疏密程度都不一样的丝绸,为三星堆丝绸的不同功能提供了参考——或许非常稠密的丝织物的用途,正好和祭祀甚至作为书写工具有关;比如稀疏的丝织物,就可能用作衣服。




自三星堆祭祀区开启发掘以来,考古人员在除5号坑以外的其它几座坑都发现了丝绸残留物或者丝蛋白信号。尽管它们大多处于泥化或者灰化状态,但是考古人员运用高倍显微镜等系列研究手段,还是发现了这些3000多年前的丝绸纹样。




原件丝绸残留物在2号坑蛇器形上发现,复原后可看出经纬线在三件中最为稠密。





原件丝绸残留物附着在2号坑一个铜片上,这一件的纹理也相对较密。




原件丝绸残留物在2号坑青铜尊口沿上发现,复原后可看出质地看上去比较稀疏。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馆员郭建波负责丝绸研究。据他介绍,三星堆祭祀区目前发现的丝绸残留物,主要是平纹组织。不过这些丝绸经纬线的粗度和密度不一样,所以看上去似乎各有不同。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到3000多年前的丝绸究竟长啥样,考古人员详细测量了这些丝绸残片经纬线的粗度与密度,再把长度单位微米换算成适合织造的密度单位旦尼尔,最终派出博物馆的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曹代武按照参数进行了复原纺织。


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曹代武成功复原了7个丝绸类型中的3种。




织造时可以明显看出疏密程度不同。


郭建波说,当这三块丝织物还在织机上时,他也觉得“看上去就像3块普通的白纱布”,但当工作人员将它们从织机上裁剪下来,他明显发现3件丝织物颇有不同,“其中原件采自蛇形青铜器上的丝织物,明显感觉非常稠密,就像纸一样,比另外两件都要硬挺。”这个结果让郭建波十分欣慰,“我们此前通过研究发现三星堆的丝绸上有涂层,猜测出现在祭祀坑的丝绸有一部分可能是作为书写载体使用。那么纹理更稠密的丝织物,显然更符合书写的要求。”郭建波认为,那些相对稀疏的丝织物,可能用作衣服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考古人员给出的7个丝绸残留物类型中,织造人员还有4种有待继续复原。届时,三星堆人曾经使用的丝,将呈现出更多的形态。

喜欢笑鸠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