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年轻时写了首霸气之作,古人对最后10个字的点评,当真有意思
近几次跟诗迷们讨论唐代诗人后,小美发现一个问题:好像很多人,对王维都有点儿误解。
提到李白时,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洒脱霸气,还有点儿小任性的人;提到杜甫,则是忧国忧民,虽然有点儿穷,但却志在四方。唯有到王维身上,大家却觉得这家伙有点儿“柔柔”的感觉。
甚至,近几年来,随着古典诗词鉴赏大热,很多关于王维的“瓜”还被人扒了出来。于是,便有人说王维喜欢的其实是男子,理由有二:
其一,其发妻早年过世后,他便不再续弦,这在古代是很少见的情况;其二,他写的很多诗,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写给男子的,除此之外他还跟一个叫裴迪十分要好,给他写了数首诗作,其中包括多守表达思念之意的。
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古代男诗人之间表达思念之情的作品本身就很多,李白给王昌龄写过,杜甫给李白写过,这很正常。在没有实证的前提下,做这类猜测是没什么意义的。
而且,王维平生的作品里,除了相对柔和的山水田园诗之外,还有一些霸气十足的边塞诗。《使至塞上》、《少年行四首》、《老将行》,都是极好的例子。而本期笔者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作品,更是完美地诠释了他身上那股从容的霸气。大家且看:
《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是王维年轻时写的一首霸气之作。此诗在宋、元、明、清,受到了大量文人的追捧,特别是最后10个字,古人给的评价当真是有意思得很。
诗的首联,先点出将军打猎时的天气及外界环境。风势猛烈,角弓声响彻天地,一个“劲”再加一个“鸣”字,突出了当时的肃杀之气,足见将军的威风。
次联则更有意思,用了两种动物继续渲染了打猎的气氛。为了突出老鹰目光的锐利,王维刻意用枯黄的草色与炯炯有神的眼睛作对比。而冰雪融合的场景,也很适合描写战马的轻快奔腾。
颈联,则连用了两个空间上的转移。将军策马奔腾,一会儿就路过了新丰酒市,一会儿又到了细柳营。这10个字,有点儿像现代人流行的快闪,很值得玩味。
尾联,则是被后世文人“吹爆”了的千古名句。我们来看看,古人都是如何评价它的:
《唐诗直解》用两个字点评它:可玩;
《唐诗评选》则评它:皆所谓离钩三寸,鲅鲅金鳞;
《唐诗摘抄》更是说它:却似雕尾一折起数丈矣;
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则直接说它:结亦有回身射雕手段。
小美看了那么多诗词鉴赏集子,这是第一次看到古人这么点评一个名句的。确实,正中沈德潜所言,王维写将军有回首射雕的本事,其实他这首诗也一样是在回身射雕。
诗的前三联,都是平铺事情。第一联从气势上来看,算是平起;第二联,则是气势外放;第三联,则默默地往回收了一点点。到了最后一联,再甩出一手大招。“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没写射雕的过程和动作,只写射雕后千里的白云连接平地,就已经是霸气十足了。
一般来说,唐代诗人写诗时,讲究的是一个起得高、落得稳,杜甫和李白基本也是如此。但王维这首诗却是别具一格,他起得很稳,但却掷地有声,要拿捏好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年轻的诗佛,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纵观王维此诗,从意境上来看,有收有放,每一处写景都恰到好处。同时,气势上不输其他任何边塞诗老手。
小美希望,那些说王维诗阴柔的朋友们,都能认真地看看这首诗。事实上,王维平生的诗作虽不似陆游等人动不动就是近万首,但他的风格却非常多变。山水田园诗,他写得来;边塞诗,他也一样拿得出手;至于禅诗,他更是没得说。这样的王维,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