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二战中人机功效最糟糕的手枪,捷克CZ38
话说继承了奥匈帝国工业底子的捷克斯洛伐克在轻武器一块口碑一直挺不错,无论是名扬海外,连英国佬都抄作业的Zb.24机枪;到小巧而又火力猛烈的Vz.61冲锋枪;亦或者是长着AK样,结构迥异的Vz.58突击步枪。捷克轻武器设计上总是有着一些创意,而且效用也不错,但今天狗子和大家了一把人机功效极差,而且命运充满了的悲剧色彩的手枪-Cz38。
先聊聊它的悲剧,这把枪研发于1937年,1938年6月1日被捷克军方定为下一代制式手枪,并下了41000支的订单,预计于来年10月交付。但捷克军方一支这玩意都没收到,因为捷克被英法卖了之后也不想抵抗了,干脆从了德国,所以这批枪还在厂里的时候就被德军接收了。
德军将这批枪改了名叫Pistole 39(t),但德国把玩了一下这货,觉得捷克人的脑子似乎不擅长造手枪。于是就把他丢给了空军、警卫以及国家劳役团这种不怎么需要打枪,但又得看起来有枪的部队。还有一些则半卖半送的丢给了芬兰、保加利亚等仆从国~ 然后问题来了,这批手枪到底有多糟?
首先,它是一把发射.380ACP弹,采用9发单排弹匣,自由枪机原理的套筒式手枪。这.380ACP(9x17mm)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军用手枪弹,它的膛口动能只有280焦耳左右,反观别国的9x19、7.62x25、.45ACP都有450-500焦级别的动能。当年.380ACP更多的是用于小型自卫手枪,然而Cz38一点也不小,也不自卫。估摸捷克是用惯了.380,而且这种小威力弹可以让手枪采用自由枪机这种简单的原理,因此Cz38的制造成本很低。
再从它的外形上也很能发现问题,首先这个握把是不是太宽了点?比FN Five-Seven还宽了,但它塞的只是很短的.380ACP弹啊,为啥这种短弹要配那么宽的握把???几乎所有测评过Cz38的up主都吐槽这货的握把很反人类。本来以为它这握把后半部分塞着多复杂的弹簧机构,结果拆开来一看也就只是简单的簧片而已...相比握把的宽,套筒又太细了,拉套筒的时候接触摩擦面不大,手上有点汗就容易打滑。
当然,一眼看到这货的时候会觉得它枪身很光滑,没有多余的保险杆之类的,这似乎是一个优点。没错,它压根就是没保险。那问题来了,走火怎么办?
放心,捷克人有他们自己的脑回路。看他这货光滑的击锤没?为啥击锤上没有防滑纹?这样不是不方便手动拉开么?
不,捷克人不怎么想,因为它就是个纯双动击发的手枪,没有开击锤这个玩法~ 卧槽,难怪我没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手枪,否则拉开击锤吓人这种情节都没法用Cz38来展示。
捷克人认为双动扳机扣发力很大,所以不会走火,因此也不需要设计保险。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扣发力越大,手枪就越不准啊,你说这是把自卫手枪用纯双动还能忍,军用手枪你用这劳什子结构?
这还没完,如果上边的问题都还能忍的话,接下来一个设计就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了。
它打完9发弹匣之后,套筒如同其他手枪一样处于空仓挂机状态,这个没毛病。这样毕竟可以让手枪在换个新弹匣之后按套筒复位钮就能直接完成上膛,但是...
Cz38卸下空弹匣之后套筒就直接复位了...
它压根没想着什么套筒复位钮之类的,之所以套筒挂起是因为弹匣底托卡住了套筒。然后上一个新弹匣之后还是得重新拉这个破套筒上膛...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