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我国原子弹首次试爆成功,周总理看到照片后,下令将地面部分裁掉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1-04-03 13:45 已读 784 次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04-02 10:00

1966年10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4张非常重要的图片,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原子弹首次试爆成功。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人民日报决定将4幅照片刊登到报纸之前,周总理还进行了审核。周总理看到照片后,下令将地面部分裁掉。那么,总理当时为什么会下达这样一个命令呢?



国际形势严峻,中国研究原子弹自保


1945年,美国成功爆炸了1颗原子弹,这也是世界上的第1颗核弹。后来,美国向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二战的提前结束。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并没有因此进入真正的和平,各国之间的斗争仍然持续不断,还有不少国家对中国觊觎已久。


1949年,苏联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是英国和法国分别在1952年和1960年爆炸成功。而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形势相对紧张,也急需原子弹来保证国家安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中国成为了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


中国虽然不是第1个成功研发出原子弹的国家,但是我们的研发进程却非常的迅速。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我国的研究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滞下来,到了1967年又成功地爆炸了第1颗氢弹,这个速度要比美苏等国都快。


另外,我国不仅是在研发核武器的时候速度迅速,而且实验事故和其他国家相比也要少很多。这也是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在中国搞原子弹的时候,综合实力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虽然在我国核力量发展的初期,苏联对我们进行了援助,但是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到了1960年的时候苏联就单方面撕毁了所有合同,更是撤走了所有专家。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成功完成了计划。



所有参与人员严格保密


虽然1966年所刊登的蘑菇云照片已经是我国第3次进行核试验,但是核武器的研发仍然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即便是连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同志,都是在第1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参与了原子弹研制项目。从这一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国家的保密工作做的究竟有多严格。


而当时唯一一个参与三次核试验拍摄的军事记者孟昭瑞,虽然知道比普通人更多的信息,但是在相关信息被公开之前,他也从来没有对外透露过。后来他再回忆起当年的工作室,更是感慨表示,中国之所以能够用举世罕见的速度完成两弹一星的研制,就是因为从上到下工作都非常的认真细致。



周总理为何要下令裁掉地面部分?


原子弹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如果让西方国家知道,肯定会百般阻拦。所以从最开始研发到后续试爆,一直都处于高度保密阶段,甚至在爆炸成功之后,我国也没有向外泄露太多原子弹的信息。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1964年我国原子弹第一次试爆成功,周总理才会对原子弹爆炸照片进行审核,为了不泄露蘑菇云升空的高度,他要求报社人员将地面部分截去,只保留蘑菇云部分。



那么,即便是泄露了蘑菇云的升空高度又会怎样呢?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讲,即便是知道了蘑菇云的高度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和专家来讲,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个高度,来计算中国原子弹的当量是多少,威力有多大。从而判断出我国的研究进度。


在收到这一命令后,记者不得不感慨总理工作上的认真细致。也正是因为这种细致的精神,才让我国在保证速度的同时,还几乎没有失误地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




?蒙特利尔大区刷卡机服务优惠促销!?请点击下面链接了解详细内容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077&tid=1486055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