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怎样“逆转”痰湿体质?中医: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调节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1-03-11 7:19 已读 186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怎么“逆”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该如何全方位的调节自己呢?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调理体质自然不能手段单一,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调节。

第一:改变习惯的关键在于饮食。


素食,这一点很重要!


与历史对比,我们的饮食结构早就大不相同了。


历史性的“富贵病”,成了历史,普通百姓也就无意间和富人走上了同一条路:治病,治疗富贵病。


我们对饮食结构进行分析。


甜的,粘的食物,消化不了,就成了“痰”。


每个人都在想,哪种食物是自己最喜欢或最想吃饱的?


痰湿型体质的人,都喜欢甜、粘;


如:巧克力、蛋糕、年糕…

中医学认为,粘稠的食物可以补脾益气,但这并非绝对!


也要看看哪些食物!


比如山药,粘稠的,但它好消化,不滋腻。但是元宵、粽子、月饼、奶油、炸糕之类的食物,包了一大堆糖、油在里面,很甜很腻,很难消化,要生痰。


晚餐很重要,不要吃太多。


第二:适度出汗,是平衡人体阴阳关系的有效方法


除注意饮食外,还必须增加锻炼,坐久了就不行了。


“猎豹”的速度可达100公里/秒,最快可达120公里/秒,但这样的速度只能持续大约1分钟。快速奔跑,使肌肉产生大量热量,长时间后会超出心脏的调节能力,导致大脑死亡。甚至在跑了一分钟之后,它还得停下来,趴在地上,流汗,吐舌头,降低自己的体温。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刚不可久,柔不可守,的道理。


人的身体同样如此,阴阳平衡,百病不生;阴阳失调,百病缠身。


汗液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有效手段。

如今,人们都想一天减几斤,这是违反生理规律的,因为增重也是经过一个过程的,要想减重,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是一天。


短期的过度锻炼和节食,减肥后的体重不但容易反弹,还会加重对脏腑功能的损害。


例如锻炼肌肉。适度运动,使身体健康,同时也能锻炼脾气运化功能。


但一旦运动得过多,我们就会觉得特别饿,每天都要吃几顿。


年轻时可能感觉不到,一般人的话说还能“努一努”。


但是,过了一会儿,会慢慢发现自己的消化功能并不那么好。


即使仍然爱饿,也能吃,但会出现腹胀、便秘,肌肉酸痛……身体已经很强壮了,却感觉没有什么劲儿了。


本来睡一觉,这些症状就会减轻。可现在睡不着觉了,睡醒后疲倦的症状也没有缓解。这些症状表明你在“练习”过程中受伤了。


锻炼时要把握一个度,我们推荐微汗是最好的,即散步或打球或身上刚出一层薄薄的汗液即可。


如此可调和营卫,利于阴阳平衡。


决不要大汗淋漓,不但无法调和人体的阴阳,反而失调得更加严重。


肥胖者多汗,多气虚,若运动过多,甚至会引起大汗亡阳,手足逆冷,心悸眩晕,喘息不止,有些症状与休克相似。


锻炼之后还要注意休息。许多人习惯拿起一瓶水“咕咚”一口喝下去,最好还是冰镇的。


不管是痰湿体质还是痰饮体质,这样都会加重脾的负担。


适当喝水要少喝,多次,喝个半饱就好,给身体一个喘息的时间。


另外,最好用温水,如果冷的话至少要用白开的,不要用冰镇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


脾脏是气血生化之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脾脏负担重,每天都在不停的工作,而且需要长达七八十年的使用时间!没照顾好可以吗?


有些习惯是最容易刺激脾胃的,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些习惯,脾就会自然而然地和你耍小聪明。


一、饮食过多伤脾


吃得很饱。比如自助餐,每个人都喜欢,特别是年轻人。付一定的钱,解下裤腰带快快乐乐地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免勾起了人多吃有赚,少吃会亏的心理:


实际上,自助餐这个东西,不多吃一点会觉得亏,多吃一点会觉得亏!


脾脏的功能就这么大,为了消化一堆食物而连续挣扎了数小时。

如此一来,不但不能保证这些食物全部转化为谷子,而且还会出现相当程度的“豆腐渣工程”,使饮食变成痰湿;更要命的是,脾气受了重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出现疲劳、困乏、不思饮食的情况,用一般人的话说就是“吃伤了”。


前人经历过饥荒的年代,十有八九都是营养不良。之后粮食问题解决了,鸡鸭鱼肉吃得津津有味,于是就放手吃了,结果吃得一塌糊涂。


二:脾喜甜味


多数痰湿体质的人喜欢吃美味的食物,甜食、点心占了很大比例。


脾脏非常喜欢甘甜这一味,但是,喜欢的东西吃多了往往会失去它的味道。


即使脾脏再喜欢吃甜的食物,吃多了,还是会有损伤,这就是所谓的腻脾,除肥胖外,还会出现腹胀,体重,脱发,口舌粘腻的症状。


如今暴食症和厌食症并存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不少爱美的年轻女孩把食物当作撒气或逃避的手段,减肥减得狠起来什么也不吃,一失控就暴食到撑坏,完事后又开始生自己的气,后悔失控,就自虐般地开始节食。然后循环循环,不停地重复。


三、肝脏疾病首先出现


中医学说肝主怒,生气时肝气旺盛。


肝脏有一个特点,叫“喜条达,恶抑郁”,意思是这个火你要发出来,不要憋在心里。如果心中的气没有说出来,没有说痛快,就感觉全身憋屈,手胀,眼胀,胸胀。此时,肝气不能正常疏泄,无法排出,因而造成肝气郁结。


肝脏疾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导致脾胃病。


由于肝脏是五行属于木的,而脾胃是土的。五行土中,木能克土。


气愤时,肝火旺,肝气郁结,气郁结之火,则引起胃火。


药方中有这样一句话:肝火犯胃,吐吞酸。


胃火的明显表现是吐酸,西方医学称之为胃酸分泌过多,烧心,胃痛。


胃里的液体分泌增加,你想吃东西。但是此时是不敢吃的,吃的东西就会把鼓鼓的气压下去,更糟!

这一“饥饿感”并非真正的“饥饿感”,而是由脏腑机能失调引起的“假信号”。


假如我们因为这个“假信号”而吃得太多,进食后就会加重脾脏的负担,使脾脏得增加额外的消化。


再者,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会吃一些有营养的零食,大多是又甜又腻又油腻的食物,糕点、巧克力、坚果……一不小心就会消化不良,痰湿大量产生。


不但如此,肝气郁结还影响了脾气散精,胃气降浊的工作,使运化的水谷精微上无法输送到全身,产生痰湿下无法排出体外,最终停滞不前,形成肥胖。


我在临床上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女孩,有的人郁闷了两个礼拜,还吃了两个礼拜的点心,结果体重增长得很快。因此,当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慢慢来,找点别的事消遣一下,慢慢地,放松后才能吃饭去。


四:脾主思,思过亦伤脾


中医认为脾主思,


心理和思维活动靠脾气的锻炼。后天的饮食中消化吸收充足的能量,使气血充足,满足心理思维活动的需要。


相反,过多的思想活动会加重脾气的负担,就像一个全新的机器,老让它满载甚至超负荷运转,那么磨损就会很严重。


因此说,“思虑伤脾”。


尤其在吃饭的时候,脾气在不停的运化,气血充盈在胃肠,工作量很大,如果在这个时候看电视,谈判,聊天,玩游戏,消耗了太多的能量,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食物无法充分运化,变成痰湿,积聚在体内。

总之,人的消耗量是有限的,如果吃得太多,就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排出,只能给自己带来绝对过量或相对过量的“痰”和“湿气”,漫溢在脏腑、肌理甚至肌表,最后得不偿失。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