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L15高教机依旧用进口航发,单次引进400台,国产中推需加强

送交者: 浩瀚宇宙[★★★✦★★★] 于 2021-01-19 10:04 已读 333 次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国产航发近几年发展迅速,出现了WS-10B、WS-18/20,以及部分涡轴发动机,尤其是在大涵道比发动机和高推力航发方面,进展惊人。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国产战机开始使用国产航发,但是在中推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资源分配等问题,目前依旧需要加强,这也导致部分中推依然依赖进口。

根据乌克兰媒体的报道,目前马达西奇(Motor-Sich)已经完成了本年度的最新合同,将向中方提供额外的400台AL-322发动机,整个合同价值高达8亿美元。而该发动机一直是作为L15高级教练机的主要动力来源,预计这400台发动机也将主要用于L-15的生产,甚至不排除为L-15弹射型提供动力,已满足日益增强的舰载机飞行员的需求。

那么很多军迷也很关心,目前国内的中推到底处于什么水平,以至于还要大规模引进国外航发,尤其是AL-322这种不算特别先进的航发。其实作为中推动力来说,在上世纪的研发过程中走了很大的弯路,中推型号一大把,经费倒是燃烧了不少,但是真正成功的却只有WS-13,但是水平也就仅仅勉强堪用。

目前来看,国产WS-13的功率水平是可以满足L-15的装机需求的,但是在重量和油耗水平,以及大修保养时间上还比不上AL-322。而L-15作为目前三代机的主要教练机,一般在其上飞行十几个小时就可以飞歼10/歼11和歼16这样三代机,因此训练使用非常频繁。这就让油耗更低,大修间隔更长的马达西奇航发更有经济优势。

甚至可以说AL-322F加力型目前基本上是为L-15B教练机定制的发动机,目前提供给雅克-130的AL-223-25则是非加力型的。由此可见猎鹰L-15的装机数量直接决定AL-233的生死,完全是这款战机在养活这款航发。而这8亿美元对于目前的马达西奇,甚至是乌克兰来说都是一笔救命的巨款,这热乎乎的美元外汇真的比什么都香。

不过,很多军迷担心的在关键时刻卡脖子的事情倒是不要紧。因为WS-13虽然在性能上稍显不足,但是在战时是完全可以使用的,同时达到了完全国产化。而目前之所以还大量引进AL-322,一方面是目前资金充足,直接采购可以更加快速地获得大量航发,满足装机需求,这样比等待WS-13更有效率,这笔账算起来还是划算的。第二方面就是两条腿走路,借由AL-322的成熟技术同时也可以继续完善WS-13,让国产航发稳步提升产能、性能和稳定性,这都需要时间。

不过总体来说,国产中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和之前大量的资源投入到高推力航发,加上从WP时代就是走弯路有关。而因为没有给力的中推,不仅是像L-15教练机需要国外替代品,像是FC-31这样的中型战机在试飞时也不得已使用俄制RD-93航发。这可能或许也是FC-31研发中的一大障碍,要知道因为没有合适航发下马的战机也不在少数。当然目前可能或有WS-13改进型WS-13E,但是这绝对不是国内中推满意的动力。

目前以F35为代表的F-135系列中推航发,基本推力都可以达到22吨以上,这样才能发挥出国产中推双发战机的优势。而在大家非常关心的推力水平外,重量、油耗以及大修间隔和稳定性可能更为重要,并不是只有推力够搬砖就能飞上天,能不能飞得好飞得稳,经济耐用,这才是现代航发最核心的问题,毕竟以现在空军的出勤战备水平来看,耐用甚至比好用更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国产中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期待之后进一步加强。


喜欢浩瀚宇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