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福建的历史到底有多长?看看福建“五江三溪”的名字就知道了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0-12-09 13:24 已读 244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福建,地势是自西向东逐渐趋缓的,这种地理格局既造成了福建的封闭性,也使得福建形成了许多自西向东流的独立河流。


福建河流的命名很有特点,大多与当地历史的渊源有关,基本的命名原则是:唐代以前注重情怀,开疆辟土的同时还要寄托家国之思;唐代以后讲究务实,体现地理方位特点还要有鲜明特色。


福建主要的河流有12条,从北到南主要为交溪、霍童溪、敖江、闽江、龙江、萩芦溪、木兰溪、晋江、九龙江、漳江、东溪、汀江等。


按规模和地位,福建水系一般有“五江三溪”之称分别为: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敖江等五江,木兰溪、交溪等二溪,后来霍童溪也加入称为三溪。




福建土楼,汀江、九龙江的文化代表


也正是这些江和溪把“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分割成若干不同的地域分区,从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福建多民系文化。


福建俗称八闽,与这“五江三溪”多有联系,但主要还是源自明代时福建管辖的八个府,时至今日,即使多了宁德和厦门两市,少了邵武府,但习惯上仍称八闽。


这九个地方,特别是沿海的五城,存在的历史长或短,其实看看它们所在的“五江三溪”的名字,我们就会清楚了。




福建“五江二溪”分布图


闽江:古老到无从考证的远古时代,福建最老历史非它莫属

闽江流域是古代闽越人世居之地,因闽越人的名号“闽”得名。


福建古称“七闽”,“闽,南蛮的一种”。在远古时代的中国,主要有五方势力,居中者为华夏,四方分别为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其中华夏与戎住的最近,后来一路向东,吞并了东夷,并逐渐与南蛮接触和融合,而戎狄则交往密切,成了之后几千年华夏的祸害。


从现代的考古发现,中国远古时代古城遗址中规模最大的是华夏的石峁遗址,第二个就是属于南蛮的良渚遗址,而福建境内的闽越是否与之相关,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闽江境内,两个闽越曾经的都城必然是福建最古老的历史所在了,一个在武夷山,一个在福州,也就是南平和福州堪称福建历史最古老的城市。




闽江,福建第一江


晋江和九龙江:晋代衣冠士族落脚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大本营

从汉代开始,中原人陆续进入福建避乱,第一个高峰便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这批南迁的衣冠士族,在江浙重新建立了东晋,而进入福建,则带入了全新的晋代文化。


晋江,便是因晋代移民规模迁入聚居而得名,其所在地便是今日的泉州。


九龙江,也称柳营江,因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故名,晋代乃至南朝宋齐梁陈,北方官军进入福建最南止达九龙江,因看到九条江鳄在溪中戏水,于是以讹传讹成“九龙戏水”的吉兆,因而被命名为“九龙江”,并因此将该流域建县为“龙溪县”,其所在就是今日的漳州。


以衣冠南渡为节点,泉州和漳州两个闽南兄弟最早可追溯至晋代,当然漳州稍微晚一些,是南朝时的梁代。




九龙江,福建第二大江


汀江和木兰溪:多年开发地,最终在唐代迸发

福建在唐代,算是迎来了得到彻底开发的大好时期,中原人再也不满足于九龙江的南界,于是开疆辟土直至与潮州相连,这就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故事。


随着闽粤赣交界蛮獠的清除,唐朝人势力扩展到了福建各方地界,于是,新一轮的开疆建置开始了。


汀江,位于闽西,中原人在阅遍福建各水系后,突然看到这条奇怪的江水竟然是向南流的,“按天下水皆东,惟汀独南。南,丁位也,因名”,于是就这样莫名的成了汀江,而汀州也就相应成立了,这就是全球客家祖地汀州的源头。


木兰溪,所在的莆田、仙游其实开化极早,算是泉州的组成部分。在唐中期进士郑露偕同同祖弟郑庄、郑淑来到了莆田,在南湖山创建了福建第一所书院“湖山书院”,开创了莆田文教先河,换来“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人文荟萃局面。后来郑露奉召入仕,莆田百姓在溪边为他送行,并采来了他平生喜爱的木兰花,纷纷扬扬地洒在船头和水路上。大家感念郑氏三兄弟对莆田开化、开发的贡献,于是就把这条溪称之为“木兰溪”




莆田木兰溪


与此类似且同时代的还有两条江,分别是漳州的“漳江”和泉州的“洛阳江”


漳江,因唐代归德将军领军到达云霄,看到眼前大江气势与山西的漳水极像,于是便将之命名为“漳江”,而漳州最早是在云霄成立的,所以名为“漳州”,只是后来搬迁到了九龙江边上才成就了今天的漳州形貌。


而洛阳江,则更离奇,传说唐宣宗在当皇帝之前,曾剃度为僧,在经过洛阳江时,曾感叹“此地大类吾洛阳”,于是将之命名为“洛阳江”。


唐代,算是福建大开发的时代,莆田、龙岩(继承了汀州的大部分)以及漳泉的少部分地区算是这个时代的新生者。




洛阳江上洛阳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交溪:简单明了已经失去了人文气息

唐代以后,福建已经完成了人口质变,不再是人口输入的接收地,反而是文化昌盛的人口输出地


从这时期起,福建的河流也开始不再带有北方中原的印记,更多的是以福建自己的地理和人文特色命名。


如交溪,因东、西两溪在福安交流,故直接名为“交溪”,简单明了。




宁德白水洋,交溪流域


除此以外,福建各地大大小小的溪流也开始得以命名,而这里最常出现的名字却是“东溪”、“西溪”、“北溪”等。


如东溪,比较大的就有闽江上游、厦门、诏安等三条。


西溪,有九龙江支流、厦门、闽江主流等三条。


北溪,有九龙江支流、长乐、福清等三条。


福建以独立的地理格局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江和溪,每一条江孕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讲述的是一个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故事,但归根到底都是八闽文化的组成部分,不管是秦汉之前的闽江,还是两晋的晋江九龙江,抑或是盛唐的漳江洛阳江,都是满满的中原韵味,而这些文化最终在福建这山水之间演变成独立而鲜明的八闽文化,这或许是这众多的江水汇聚而成的一股东流吧。


你家乡的江和溪,是否也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故事呢?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