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藏经洞发现120年 中国已掌握敦煌学国际话语权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0-11-10 4:15 已读 385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新华社从11月7日至9日在敦煌莫高窟举行的“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已掌握敦煌学的国际话语权。




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出土了五六万件珍贵文物。由于国力衰微,约4万件文物流失海外。基于出土文物和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显学”。20世纪80年代,流传着“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郝春文说,经过敦煌学人的奋力直追,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敦煌学诸多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现在完全可以说,中国已经掌握了敦煌学的国际话语权。”


尽管文物流失四海,但全球敦煌文献图版及释文的整理编写工作基本都由中国人完成。“在胡语文献研究等方面,国外仍有优势。但不可否认,无论你是哪国人,做敦煌学研究都得读图版。这是基础、是标准,也是我们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郝春文说。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几代敦煌学人不畏艰苦,坚守开拓,才使得敦煌学出现繁荣局面。


根据规划,未来5年至15年,敦煌学顶尖专家将领衔完成“升级版”敦煌遗书全集编纂等8项重点工作,红外摄像等新技术将与古老文献结合,为人们呈现更多信息。同时,中国学者将继续力促世界范围内敦煌学的发展。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说,经过几代敦煌学人的研究,敦煌是什么基本搞清楚了,下一步就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丝绸之路,是敦煌背负的重大命题。


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说,敦煌的价值不仅在于出土文物卷帙浩繁,更在于“它不仅仅是敦煌”。


“敦煌保存了其他地方早已失传的中古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信息,又地处丝路咽喉锁钥。用敦煌的资料去研究丝绸之路,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比拟。”荣新江说。


一个多世纪前流失的文物本体已成“历史遗留问题”。如今,中国力促藏经洞文物以数字化形式重回故里,首个由中方主导的回归项目正在筹备之中。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