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乌合之众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也说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

送交者: 辣面条儿[布衣] 于 2019-08-06 8:12 已读 681 次  

辣面条儿的个人频道

+关注

看了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总是想说点儿什么,这就是此文的初衷。此书描述的对象和思考的重点,无疑聚焦在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上,可是看后,反倒更无法说明什么是知识分子,在我看来,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述的。他在书中不厌其烦的描述各式各样的知识分子,似乎只是为了告诉我们,他们是一群有思想和爱思考的人,如是而已,就像有的人跳得高,有的人跑得快,而他们的天赋就是热爱思考,从群体而言,只是多样性的一个体现,而从个体而言,也只是展示了个人的多个侧面,这就是这个群体,并没有那么特殊和高不可攀。可是从中国的历史传统来看,“读书人”显然是“带着光环”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对读书人,不但有刻板的印象,还有着道德上的更高要求,觉得他们就应该高尚,其实不然。


以前经常在小品里看到知识分子的形象:戴着眼镜,操着一口南方普通话,说话爱拽文,为人小气,诸如此类,而这一切的来源无非是所谓的刻板印象,甚至也可以说是刻板成见,刻板偏见,“刻板印象”已经算是很中性的词语了。


我们的头脑中到底有多少刻板印象?比比皆是。比如,老人=慈祥,农民=淳朴,梁山=好汉,不一而足,而事实上,老人也有为老不尊,农民也有奸懒馋滑,梁山确是流氓恶霸,这些刻板印象是值得商榷的。当然,这些都是一些浅层的表现,也许我们只要把这些“全称性“命题变成”或称性“命题就好了,加一些“可能”“有的”“部分”“之类的前缀就可以了;而另外一些逻辑性命题就比较麻烦了,例如”好的=贵的“,或者说”价值=价格“,这些是有关系但无因果的问题,再如”科学=正确“,这就显得更加离谱了,这就是方法和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别。中国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公共话题: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是,不一定正确;不是,不一定错误。并非正确的都是科学,也不是科学的就一定正确,这是两个不同波段的问题。再比如”革命=对的“,”保守=错的“,我们中国人对革命这个词是很喜欢的,觉得是很正面的一个词,其实革命只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破化性比较大的一种,不是唯一,不是最佳,甚至不是首选,而我们却曾经对”革命“推崇备至。以上所说的种种,都来自我们对事务的刻板印象,可以想象,在我们的头脑中又多少这样的”印象“,阻碍了我们从一个更广阔更客观更与时俱进的角度去了解问题。


刻板印象的形成很容易,因为它把问题简单化了,而“简单化“对大众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刻板印象的消弭却异常困难。正视这一问题的存在是消除它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下一步,是”去神圣化“。


在我们印象中的知识分子和我们实际中接触到的看到的了解到的知识分子是否一样呢?你看到的可能是片面的,听到的可能是别人刻意灌输的,而想到的可能是在想象中神化的。人类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是一个去神化的过程,从“泛“神,到”多“神,再到”一“神。今时今日,我们可以质疑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即使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彻底否定了神的存在,那又怎样呢?


我们曾生活在一个宣称“无神论“的国家,可我们又是一个”神“的制造大国,论技术无出其右,论数量娱乐最多,这才有男神女身满天飞的景象,一个宅男配七个女神,让他们都过上韦小宝的幸福生活。若论危害,政治人物的造神运动为祸最重。过不了几年,总会有太阳核心之类的大神出现,它无疑深刻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去神圣化的过程,不是用一个神取代另一个神,不是用上帝代替佛祖,而是要认可,凡是存在的真实的理性的,皆不是神。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没有什么职业是天生神圣的,医生,教师,也只是受人尊敬而已。同理,知识分子也不是高人一等。不要相信寄情琴棋书画就可以陶冶情操。知识分子不别别人高尚,也不比别人卑鄙。他们的思想也许有深度,有广度,有前瞻性,但这都不足以证明它的正确。


在我们最熟悉的知识分子中,被神化的最厉害的,大约要数鲁迅了。鲁迅无疑是那个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分子,但是无论是在文学上,思想上,还是在社会活动上,他远没有他被描述的那么重要。人为的神化害了他,也让我们无法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神化的过程成了一种造神的典范:同样是每天记账,你是鸡贼,他是认真;同样是把女学生的肚子搞大,你是诱奸,他是爱情;同样是停妻再娶,你是陈世美,他是反封建婚姻。凡此种种,皆为神化。


去神化是我们远远没有完成的事情。在《知识分子》这本书中,消弭刻板印象和去神化的例子倒是很多,不知道这是否也是作者的初衷之一。书中提到的知识分子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他们的重要是来源于他们的影响力,而不是因为重要(或者正确)才具有影响力。思想是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他们总寄希望以此改变世界。有些人能够思考,却无法扩大自己思想的影响力,而有的人就很成功的将自己的思想推广开来,比如马克思,但影响巨大的思想未必对世界是有益的,也不能保证这种改变会推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有的时候,也许一种思想的流行反而会贻害无穷。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接收者,有时针对很难判断,唯有理性与常识可以依靠。
喜欢辣面条儿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辣面条儿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