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谁才是兵马俑真正的主人,芈月还是秦始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送交者: 浩瀚宇宙[★★★✦★★★] 于 2020-11-02 10:49 已读 2453 次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74年3月,陕西省西杨村农民在打井时,让沉寂于地下2000多年的兵马俑,再次回到了世人眼前。这些真人真马般大小的陶俑和陶马,在给人以惊喜之余,也或多或少带来了些问题,如为何要制作这么多数量的兵马俑呢?

都知道,秦始皇只用了17年时间便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让后人叹服于这位帝王的才略。至于,他统治中的各种弊端,当然脱离不了时代的一个局限性。此外,他还有一个让人诟病之处,就是痴迷于追求长生,这也是所有中国帝王的梦想。


于是,后人有过感慨,若不是这么坚持某些灵丹妙药,这么伟大的帝王不会早早离世,而秦朝也不会只存活三世。秦始皇一继位,就开始修筑他的陵园。所以,后来发现如此规模的兵马俑,大家也不觉得奇怪,38年的时间,足以完成这一创举。


用俑做陪葬,在春秋时已有开始。不过,数量如此之巨,目前仅此一处,不单单是兵俑,还有马和车,俨然就是一支地面部队的拷贝。现在,出土的陶俑、陶马已达8000件,还有百乘战车以及实物兵器上万件。

一号坑“右军”,不但尺寸仿真,各个兵俑都是姿态、表情各异,其中陶俑及陶马的数量大约6000件左右;二号坑“左军”,其中战车有89辆,陶俑及陶马数量要少些,大概为1300多件;而三号坑,只有一辆战车,4匹陶马以及68个兵俑。


单从数量和俑、马及车的分布安排来看,和地面作战时统帅指挥他的大军,几乎无二样。于是,大家都倾向于秦始皇要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他的力量统治。他是多么期待可以长长久久,统治着这天下,只是那些方士们并没有给秦始皇带来奇迹。既然如此,那就将军队带进地下世界。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年陵墓负责人李斯,建议摒弃殉葬制度,用陶俑来替代。不过,要修建如此宏伟的陪葬墓坑,一样耗时耗力。根据史料,秦始皇陵的修建一共动用70多万人次劳役,所用的土,是来自距离陵园2公里外的三刘村采石场,而大部分石料来自渭河北面的仲山和峻峨山。

大家皆知,秦始皇在外巡时病逝于河北邢台,随行的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有学者就指出,当时正值夏季,尽管用海鲜可掩盖尸体所散发的味道。但是,从邢台赶往骊山,并非如今几天内就可到达。所以,秦始皇极有可能葬于河北境内,而骊山的陵墓只不过是个衣冠冢。


陈景元是南京建筑学家,早于1961年参加秦始皇陵保护规划时,他就持质疑观点。1984年二度发文,认为兵马俑也许另有其主。2006年他继续肯定自己的观点,在《中国科学探险》发文《兵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他是第一位质疑秦始皇是否葬于骊山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说了,秦始皇葬于骊山。不过,在这位学者看来,这种说法很经不起推敲。当年,从邢台回西安,只有两条道,一是如官方所介绍,井陉娘子关太原包头西安;还有一条捷径,过黄河先到洛阳,再到西安。不论走哪条道,都不能短时间内回到西安,要掩盖秦始皇已经病逝的消息,非常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就地埋葬。

陈景元还有一个证据,1960年陕西省文管会曾在现场做过调查,那座位于秦始皇陵北面的夯土堆地基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本该作为陵墓最主要的一处建筑,却是没有动工的任何痕迹。秦始皇离世突然,所有的工程都应是他死后再开始。


在历史上,骊山经常有山洪,平均每三年就会遭遇一次大暴雨,修于此处的地宫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不会在38年前就刨个大坑,这不等着积水。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兵马俑的主人又是谁?


陈景元认为,应是秦宣太后,秦始皇的高祖母。这位宣太后很是厉害,虽是楚国王族,却是一心为秦,执掌秦国政权长达41之久,灭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国。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封土东侧2公里左右,当年秦始皇有过命令,将他的墓再向外扩展“三百丈”,换算成现在的距离,不过690米。按照这位学者的观点,兵马俑就不在这个划分的范围内。

史籍关于秦宣太后的墓葬方位说得很详细,“在雍州新丰县南14里”,也就是在如今的西杨村和下河村一带,当年正是这里的农民首先发现兵马俑。秦始皇时期的衣服尚黑,而这些兵马俑衣着颜色却是鲜艳,再细看一些陶俑的发髻,是偏于一侧,这是苗裔楚人的一种特有发式。还有一些陶俑身上,带有“芈”,这可是秦宣太后的姓。


若是这个观点成立,那是定要有相当规模的宣太后墓,才会有如此规模的陪葬墓,不过至今还没有这种发现。考古界讲究考据的严谨性,不能以一个孤例来证明事实的存在。所以,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的观点,也许还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来支撑它。


参考资料: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

喜欢浩瀚宇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