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侃古聊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20张老照片,带您细数北京城公交的变迁

送交者: MMPPKK[♂☆★★宇宙超级导师★★☆♂] 于 2024-07-06 10:05 已读 189 次  

MMPPKK的个人频道

+关注
 几十年来,电车、公交、地铁,从地上到地下,由慢到快,辚辚的车轮缩短了人们的行程,也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大多数人的一天,可能都是从这些交通工具开始,再由这里结束。如果没有它们,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回顾那些年京城公交走过的发展之路,还有不少画面历历在目。



电车


要说北京的公交发展,不得不从电车讲起。


从1924年底,前门至西直门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通车,到1964年大庆油田会战成功——公共汽车所用汽油可以自给之前,电车就是京城公交的主力。


根据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仿制的观光车


那时候的电车分有轨和无轨两种。1949年初期,北京市仅有5条有轨电车线路。1956年之后,无轨电车出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59年西单北大街通了无轨电车,马路上依旧能看到废旧的轨道痕迹


就好像今天我们说“挤地铁”一样,那时候的人们,也时常将“挤电车”挂在嘴边。别看当时的人没现在多,可毕竟交通工具有限,坐个电车也不容易,高峰时段永远是拥挤的。


五六十年代,电车票还算便宜,起价3分,最高5分,但乘车的经历并不愉快。电车的顶较低,不少男士在里面都得缩着头,站都站不直。



1957年,新建的北海大桥上行驶着无轨电车


随着乘客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1959年,北京出现了能容纳更多乘客的铰接式无轨电车。



更多的人得以享受出行的便利。与此同时,公共汽车也逐渐发展起来。


公共汽车


建国之前,公共汽车主要被用作旅游观光或是作为有轨电车运力不足时的补充。建国初期,北京市共有49辆公共汽车,其中能运营的仅有5辆。



当时的街道上主要行驶着电车


而且因为缺乏石油,当时的公共汽车都是烧木柴、木炭、煤气,因此衍生出的发明有挂在车后的“五一式煤气炉”、“温控式煤气炉”,以及需要置顶的煤气包。


六十年代生活在北京的朋友们一定记得,公共汽车顶子上驮着一个大煤气包,行走起来气包总是晃晃悠悠、哆里哆嗦的。


车顶气包是由黑色橡胶袋制作而成的,远远望去一个黑糊糊的庞然大物,里面的煤气为汽车前行提供动力,充满后,车的高度不亚于当今双层客车的高度。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煤气逐渐减少,气包也由大变小。


可想而知,车子走一路得弄个“灰头土脸”,有时候就连司机也免不了成为“大花猫”。


直到后来我国石油实现了自给,这些“特有发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到了七十年代,公交车已成为是公共交通的“大哥大”,全市共有247条线路。



1980年,从丰台开往农场北天堂村的313路公共汽车司机王传山,在车内准备了热水、报纸、茶叶等贴心 “小物件”,这样的“特色服务”广受赞誉。北晚新视觉供图


1980年,从丰台开往农场北天堂村的313路公共汽车司机王传山,在车内准备了热水、报纸、茶叶等贴心 “小物件”,这样的“特色服务”广受赞誉。北晚新视觉供图


和电车类似,公共汽车也有铰接式的,不少人都记得这种大公交行驶起来摇摇摆摆的样子。



80年代路过天安门的大1路公交车


不过虽然早些年的公交车没现在舒适,却也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月票、售票员


那时候的大街比现在清净很多,孩子们每到寒暑假就去买个2块钱的学生月票,满北京玩儿,到最后基本没有没坐过的线路。



这是一张1955年9月的月票。上面印有黑色繁体字:“北京市电汽车公司联合月票甲种1955”,与今不同的是月票上还填写“机关”和“姓名”。


这是一张1955年9月的月票。上面印有黑色繁体字:“北京市电汽车公司联合月票甲种1955”,与今不同的是月票上还填写“机关”和“姓名”。



这是由爱好收藏的普通市民苏立根历时38年精心收藏的月票,其中包括从1954年北京发行的第一张甲种硬纸公交车月票到2006年4月最后一批纸制月票。


这是由爱好收藏的普通市民苏立根历时38年精心收藏的月票,其中包括从1954年北京发行的第一张甲种硬纸公交车月票到2006年4月最后一批纸制月票。


公交车售票员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职业了。别看卖的只是张小小的车票,指路、协调的活儿也都得做到位。当时涌现出了李素丽等一批劳动模范。



李素丽


不少公交车上,售票员还为乘客专门准备了指路卡。甭管您问哪儿,他们都能详细地告诉您该怎么走。



那时候,多少孩子玩过家家喜欢捧着个小匣子、再夹些小纸片,扮演公交车售票员的角色,学得都有模有样:“上车的乘客请买票啦!”



90年代北京的公交车售票员 北晚新视觉供图


公交车还没有空调的日子,一到冬天,扶手上也“穿了棉衣”。



这些当初看似平淡的细节,如今回忆起来充满了趣味,不禁让人怀念那些年挤过的公交。



北晚新视觉供图


九十年代之后,大街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公交车,它们成为人们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1992年的东单路口 北晚新视觉供图


无人售票、一卡通


伴随着公交线路的密集化,新的购票方式也出现了。


1994年,北京公交车上有了无人售票。站牌、车厢内均贴上了“自备零钱、不设找赎”的说明。



1999年6月,北京市首条IC卡公交线路开始试运行。刷卡机取代了售票台,一切变得更为简单、便捷。



北晚新视觉供图



北晚新视觉供图



21世纪初永定门公交站 北晚新视觉供图


2006年,北京一卡通IC卡系统正式开通。




如今,北京的公交系统早不复当年的简陋,新式的公交车穿梭于首都街头。



还出现了纯电动公交“巨无霸”——长达18米的车身,能载客143人。实现零排放的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更为安静的乘车环境。



尽管有了更多的出行方式,但公交车仍旧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对于城市来说,几代公交成为北京交通变迁的见证;对于个人来说,多少年过去,那些往返的路线、看过的风景、身边陪伴的朋友和亲人,也是心头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喜欢MMPPK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