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侃古聊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7月6日小暑:神清夏日长

送交者: MMPPKK[♂☆★★宇宙超级导师★★☆♂] 于 2024-07-05 23:29 已读 222 次 1赞  

MMPPKK的个人频道

+关注


北京时间7月6日22时20分将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是炎炎夏日的开始,我国多地气温升高,雷暴频繁,潮湿多雨。元稹《小暑六月节》诗中云:“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小暑时节,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暑,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里说:“暑,热也,从日者声。”小篆中暑字以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者来示意。日表示太阳当头,炙烤大地;者是煮的初文,以烧煮表示热。下面用火煮,头上还有日头晒着,正如东汉刘熙《释名·释天》的阐释——“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浑身冒汗,犹如水煮,正是即将进入的三伏天的真实写照。


南宋《槐荫消夏图》 故宫博物院藏


“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酷暑正浓的时候,夏日更要穿得清凉。古人的夏服所用的面料很是讲究,要做到透气、透汗,因此蚕丝织成的纱和罗成为上选。


在唐宋时期,这种利用纱、罗裁成的夏季服装有个专称——“生衣”,其他三季所穿为“熟衣”。生衣与熟衣的加工程序有所不同,熟衣采用绫、绮等厚实织物,要刷上粉浆,再用石杵反复捣打。经过这种处理,织物更会变得经纬紧密、厚而不透风、质地结实、不易脱丝,做成衣服也就更为保暖,并更耐磨耗。相反,生衣免去了捣练的环节,经纬较为稀疏,形成透气的孔眼,因此散热的性能良好。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直裾素纱单衣重约49克,去除领缘、袖缘后仅重约25克,每平方米织物仅重12—13克,将整衣折叠后可放入普通大小的火柴盒中。



经考证,此纱以汉代时普通的平纹素机织造,组织结构精细,孔眼均匀,密度稀疏。专家尝试复制这件国宝时,一度无论怎样也做不到同等轻薄。后经研究,发现问题出在纺纱的蚕丝上。当时的蚕不如现今的蚕“壮硕”,吐出的丝更细、更轻。于是,科学家为此培育出能吐细丝的“特种”蚕,南京云锦研究所耗时近两年织造,历时13年,终于制成了一件重49.5克的仿真素纱单衣,但仍“超重”了0.5克。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一共两件,除了直裾素纱单衣外,还有曲裾素纱单衣,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48克,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



6月15日,湖南博物院展出了仅重48克的曲裾素纱单衣,这是该文物自1972年出土于马王堆汉墓之后,首次公开展览。 


素纱单衣代表了西汉初期缫丝纺绩和织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喜欢MMPPK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