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侃古聊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送交者: MMPPKK[♂★★宇宙超级导师★★♂] 于 2024-06-14 19:08 已读 74 次  

MMPPKK的个人频道

+关注

唐朝不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更是文人诗人井喷的时代。然而,就因为那些明星诗人光芒太盛,让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被掩盖,比如说中唐诗人李益。

不过,李益却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他的寿命很长,活到了八十多岁,在唐朝诗人中是极为少见的;二是他的边塞诗受到了相当的好评,在沧桑豪迈之中,又透露出一丝伤感。这和盛唐边塞诗中洋溢着的乐观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其实很早就考中了进士,但因为没有背景,迟迟未能得到吏部铨选官职的机会,虚度了很多时光。入仕之后,也颇不得意,便弃官远游,在燕、赵一带活动,还加入过幽州节度使幕府。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获得了足够的灵感,才能吟诵出千古流传的边塞诗,足以和盛唐的岑参、王昌龄等人分庭抗礼。

这首诗是诗人在边关的受降城内听笛后的所观所感。受降城在哪里,历来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名将张仁愿为了抵御突厥,在今天内蒙古境内修建的三座城池,另一说则是唐太宗在灵州亲自接受突厥一个部落的投降,因此灵州就是受降城。

前两句的语言极为平缓,“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交待了时间、地点以及气候环境,更是构建了一个悠远怀古的场景。诗人将沙比做雪,将月光比作浓霜,渲染了此地的凄冷寒意,铺垫出孤独冷清的气氛,为后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首七绝的前两句,是作者的所见,第三句则是作者的所闻。他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在孤绝的受降城,凄冷的月夜之中,突然听到了芦管笛声。这种声音,虽然不会很响亮,但它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让受降城仿佛被惊醒。

第四句明着是写边关将士,实际上写的却是情。被惊醒的又何止是受降城,还有那些背井离乡,保卫祖国的征人。他们听到这笛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思乡之情,一个个竞相向南眺望自己的家乡。

这首诗在当时就非常出名,《唐诗纪事》就提到了它被度曲入画,谱入弦管,供天下传唱。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多么神奇的想像,仅仅使用了白描的手法,便将边地的艰苦,将士的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中流露出的感情,让人感慨万千,国家的安定,边塞的稳固,就是靠这些士兵们的牺牲换来的。诗人读懂了他们的苦衷,并传播给百姓,铭记这些无名英雄。

这首诗表达的意思,与盛唐边塞诗是大相径庭的。盛唐,包括初唐时,边塞诗人往往充满着乐观精神,要么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要么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即便是送人远征,也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当时看来,远征就是建功立业,所以才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慨。

但是到了中唐时期,饱经战乱之苦的诗人们开始理解战争的伤痛。兵者再也不是取富贵的利器,而同样伴随着巨大的牺牲。所以,同样是边塞诗,它们思考的角度不一样。 


贴主:MMPPKK于2024_06_14 19:11:46编辑
喜欢MMPPK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