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法政锐评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德國人看台灣立法院爭議:只在乎個人與黨派私利的零和心態

送交者: jefferson23[☆★声望品衔8★☆] 于 2024-06-10 22:23 已读 118 次 1赞  

jefferson23的个人频道

+关注
德國人看台灣立法院爭議:只在乎個人與黨派私利的零和心態,正將台灣民主帶上一條糟糕的路

作者 舒耕德 (Gunter Schubert)




2024-05-24


最近關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25條修正案的爭議,可能只是未來4年立法院內情況的預演。圖為立法院審查國會改革五法議場。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邱劍英攝

終於,5月20日,賴清德就任中華民國第5位民選總統。新政府已經上台。

在正常情況下,即使是像現在這樣的少數政府,也應該期待一些「正常」的政策制定。這是台灣確實需要的,特別是在內政上:能源安全問題亟需解決,因為目前不清楚台灣的能源組合可否持續;經過戰後幾十年成長,台灣面臨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扭曲的房價和住房危機,年輕人買房希望渺茫;國家財政狀況有風險,需要新的財政政策來滿足人口高齡化的需求;同時台灣還需要更多移民,不論藍領或白領,來保持經濟活力。最後是華盛頓一貫的防衛承諾,不僅需要購買軍事設備,還包括後備訓練和民防計劃。

為了實現這一切,台灣在未來幾年內需要一個運作正常的立法機構,但自從上一次立法委員選舉以來,我們所看到的情況遠不樂觀。

最近關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25條修正案的爭議,可能只是未來4年立法院內情況的預演。當選的立法委員互相推擠、喊叫,激烈保衛席位,搶奪文件並逃離議場,指責政治對手破壞台灣民主,在攝影機前進行情緒化的表態,以博取公眾對其「正義事業」的同情。當然,這並不新鮮,我們以前都見過。但這正是問題所在:台灣所謂政治菁英的行為顯然仍被認為是立法院內的合法行動,而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應該在此進行他們通常在國際關係領域所要求的事情:和平談判。

四種「懸峙國會」的解方中,台灣走上最糟糕的一種

懸峙國會在台灣很少見,但在成熟的民主國家卻相當普遍。處理這種情況的常見機制是什麼呢?在德國,雖然絕對多數的經驗不多,但有長期的聯合政府傳統。這些聯合政府不完美,但仍能運作。它們奠基於在新政府選舉前談判達成的聯合協議,儘管不具法律約束力,卻是穩定政黨聯盟有用且必要的手段。它們體現了即使在聯盟各方最敏感的黨派問題上也願意妥協的精神,使合作夥伴能夠公平分配部長和委員會職位。聯合政府可能是個糟糕的妥協,但終究是協議,而這是制訂任何有意義政策的前提。

如果聯合政府無法成立,還有第二個選擇:容忍少數政府。這種安排比聯合政府更困難,通常只是用來填補到下次大選之間的空檔,最終各黨派可能都認為大選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也有許多容忍少數政府長時間運作的例子,甚至能持續整個選舉周期。容忍基本上意味著少數政府在議會中得到另一個政黨的支持,這樣可以在政策議程中充分考慮容忍黨的主要政策,從而幫助少數政府實現多數支持。容忍不像聯合協議那樣具有約束力,但它保證了議會的最低效能,因為容忍黨會履行承諾,優先與少數政府合作,而不是與其他政黨進行機會主義交易。

除了這兩個選擇之外,還有可能改變多數派。少數政府需要通過以議題為導向的談判來確保支持。同時,議會中的所有政黨都願意確保議會正常運作,無論情況如何,至少能夠決定重要政策。

除了這三種大體上符合議會民主的做法外,當然也有僵局,即議會多數派系統性地阻止少數政府實施任何重要政策,或者通過與其他反對黨的跨黨派協議,推動自己的政策議程。這對於民主制度而言是最糟糕的。因為政府和反對派竭盡所能地互相對抗,忽視了整體利益。不幸的是,台灣的立法院正走在這條路上:國民黨和民眾黨似乎聯手要給民進黨領導的少數政府一個教訓,沒有任何妥協的跡象。



群眾在立法院外抗議立委審查國會改革五法。圖片來源:天下資料,邱劍英攝

「你贏得夠久了,現在該你輸了!」

然而,一個讓大家只在乎贏得選舉、讓消滅政治對手比追求理性政策更重要的制度,存在嚴重缺陷。

從本質上說,台灣政治中的零和心態不允許制度化的妥協。妥協只可能以政治領袖在幕後交易的形式出現。這些是不透明的安排,強調狹隘的黨派利益,優先於民主合法穩定的核心要素。這種零和心態很容易追溯到台灣的威權歷史(生死搏鬥)和個人主義政治文化,只關注個別政治人物的恩惠,而不是隨時間變化的政策績效。台灣立法院中的對抗正體現了這樣的思維:「你贏了就表示我輸了,所以我不會讓你贏」。或者「你贏得夠久了,現在該你輸了──不管要付出什麼代價!」

因此,賴總統和他的新政府在未來4年內可能會面臨非常艱難的局面。由於沒有妥協的傳統,也沒有認真妥協的意願,台灣分裂的立法院有可能像陳水扁執政期間那樣癱瘓,甚至更糟糕──因為現在有3個政黨可以參與權力遊戲,其中一個政黨沒有實際經驗,卻充滿了個人虛榮。

我不想被誤會:台灣的立法院並不比其他運作良好的民主國家議會更糟糕,但它不應該讓議會政治成為一場自私的戰爭。台灣應該培養願意妥協的文化,由重視透明度和基本公平規則的從政者進行協商,在沒有絕對多數時遵守這些規則。台灣選民也應該更清楚認識到:無論對從政者或選民來說,政治競爭的本質絕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贏得選舉,而是要將有能力調和個人野心和對共同利益負責的領導者帶上高位。


(作者為圖賓根大學大中華研究講座教授暨該校當代台灣歐洲研究中心(ERCCT)主任。本文英文版刊登於「天下英文網站」。)

德國人看台灣立法院爭議:只在乎個人與黨派私利的零和心態,正將台灣民主帶上一條糟糕的路 | 舒耕德 (Gunter Schubert) / 世界看天下 | 獨立評論 (cw.com.tw)

天下英文網站

世界看天下

天下英文網站創立於2007年,是台灣唯一同時經營雙語網站的財經新聞媒體,致力於用世界的語言,說台灣的故事,每週精選天下雜誌文章翻譯為英文。2020年起,向外界廣為徵稿,從外國人的角度看台灣,同時也精選文章翻譯為中文,分享給獨立評論讀者。

贴主:jefferson23于2024_06_10 22:26:32编辑
喜欢jefferson23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