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欧在电动汽车上的博弈!

送交者: 峻声[♂☆★★声望品衔11★★☆♂] 于 2024-06-19 14:51 已读 2103 次 2赞  

峻声的个人频道

+关注

原创:天涯补刀
来源微信公众号:君莫愁


5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叠加美国针对电动汽车征收的2.5%基础关税,最终税率将达到102.5%。


就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久后,欧盟又对中国出手了。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在经过近10个月的“调查”后,从今年7月起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在目前10%的关税基础上,拟征收17.4%-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其实,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早就在我的预料之中了。事实上,我认为,不仅仅欧盟,接下来,日本和韩国也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多则两年,少则一年,日本和韩国就会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到两年内,日韩的汽车必将会被驱逐出中国市场。道理非常的简单:美国、欧洲和日韩都是汽车强国,而汽车是仅次于房产的一个大产业一旦那些国家的汽车产业完蛋了,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具备在短时间内打垮传统汽车的能力。所以,那些国家必然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

一套房子价值50万,至少能住4-50年吧。一辆车子就按10万计算,平均使用期10年,50年就需要5辆汽车。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和房地产行业一样重要的产业。


2023年中国汽车总产值达到11万亿人民币(与2022年相比增加2万亿人民币),占全国全年GDP总量接近10%,已经超过房地产的比重。


欧洲的汽车产业非常强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瑞典等都是汽车强国:德国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法国有雷诺、雪铁龙、标致;英国有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宾利、路虎、捷豹等;意大利有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帕加尼等;西班牙有西雅特、毕加索等……


大家知道欧洲汽车在制造业里面的比例有多高吗?


2022年的央视财经频道就进行了一个报道: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德国狭义上的汽车业贡献德国5%的GDP,如果算上前期的研发、后期的销售、零部件的运维、服务等,会占到德国GDP的20%。



德国的GDP大概在4万亿美元左右,GDP的5%就是2000亿美元。


众所周知,GDP主要是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


德国的工业GDP为7700亿美元,但是德国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就达到了2000亿美元,占工业GDP的25.9%。


德国一年创造100欧元的工业产品,其中汽车就占25.9欧元。这个比例就相当高了。



其它国家的数据我们查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倒算。


2022年德国共生产350万辆汽车,总产值2000亿美元,平均每辆汽车的产值约为6万美元。



我们就按照每辆汽车的产值在6万美元计算,2022年法国生产了150万辆汽车,总产值就是900亿美元。



虽然这个数是反推的,但还是非常靠谱的,和一些论文中的数据能对扣上。



法国的工业GDP为2700亿,其中汽车就占900亿,汽车产业占工业GDP的33%。


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计算了英国和意大利:2022年英国生产了102万辆汽车,产值612亿美元,占工业GDP的21.8%;意大利生产了88万辆,产值528亿美元,占工业GDP的16.5%。


英、法、德、意等国的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占工业的比例分别为:21.8%、33%、25.9%和16.5%。


所以,汽车对欧洲来说,绝对不容有失!


现在的欧洲有什么?


高科技企业?


几乎没有!


互联网企业?


几乎没有!


……


现在的欧洲连一个稍微有名的手机制造商都没有(中国有华为,美国有苹果等),稍微有名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中国有百度、腾讯和阿里,美国有谷歌、亚马逊、Meta等)……现在的欧洲,除了汽车、珠宝和皮革、香水等奢侈品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在中美欧的经济博弈中,欧洲全面处于下风了。


一旦欧洲的汽车行业完蛋了,那么欧洲也就完蛋了。


现在,欧洲的汽车行业也受到了中国严重的挑战!


中国的电动汽车到底有多牛?短短的四年时间,中国电动汽车在国内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近50%——到2024年底,每卖出100辆汽车,其中就有50辆是新能源汽车。


说实话,看到这个曲线,我立刻就想到一句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每当我提起电动汽车的时候,总有人和我抬杠:电动车充电桩少、里程低、维护费用高、续航能力差……
当初,那些人也是这么说两轮电动车的:与燃油摩托车相比,两轮电动车也存在电池贵、续航能力差、充电时间长等一系列的弱点。但是,现在你在街头还能看到什么摩托车吗?几乎全部都是电动车了。以前见到“诋毁”电动汽车的人、不看好电动汽车的人,有时我还和他们争论下。但是,现在再看到这类人,我压根一句话都不愿和他们说,只在心里默默地说声:傻逼。趋势发展如此明显,还看不到,不是傻逼是什么?现在还买燃油车,10万的车,两年后恐怕连1万都卖不出去。最关键是:到时,你的燃油车坏了,恐怕连维修的地方都找不到了——就像现在的摩托车一样,你到哪里修?维修店都倒闭了!下面的一个截图是一个粉丝发给我的留言,我认为他是有发言权的:


虽然我不懂电动汽车,但是我能看懂趋势。现在的电动汽车就像当初的电商一样!当初,电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横扫整个消费市场,让实体店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大规模地倒闭。现在的电动汽车也会如此,根本不会给燃油车什么“苟延残喘”的机会!现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势头非常强劲。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我国对欧盟出口乘用车68.4万辆,纯电动乘用车达到47.8万辆。今年1-4月份,中国出口到欧盟地区的乘用车总数为23.4万辆,其中16.5万辆是新能源车。我就问你:如果你是欧盟的领导人,你害怕不害怕?汽车是欧洲的支柱产业,汽车完了,欧洲也就完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能理解的。事实上,对于这件事,中国也能理解欧盟的处境。但是,中欧之间并非不可合作!我们再来看看新闻中的细节,你就能明白很多东西。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在经过近10个月的“调查”后,从今年7月起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在目前10%的关税基础上,拟征收17.4%-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欧盟委员会称,如果欧盟无法与中方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征收临时关税的举措将从7月4日起生效。大家看到没有,这件事还有解决的办法。谈什么呢?我认为欧洲的目标是:让中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去欧洲建厂,这样一来,至少能把就业留在欧盟,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的损失。当然了,欧盟肯定还会要求成立合资企业或“市场换技术”——就像当初欧洲车企来中国建厂一样。为了在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当然也要打出”筹码“。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中国的反击:中国商务部6月17日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自2024年6月17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25年6月17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大家看出问题没有?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是”临时“的,双方有”谈判“解决的空间;中国也给欧盟时间了,反倾销调查至少1年时间。
那么,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在欧洲建厂?这个问题,应该好解决,中国在匈牙利投资已经开始了!成立合资公司?中国应该也能接受,而且中国的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和欧洲的一些车企谈了——这也是欧洲一些车企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技术转让问题。从欧盟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希望中国能把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转让给他们的。但是,中国肯定是不愿意的,毕竟中国花费那么大的代价,怎么可能随便就转让了?所以,这点欧盟是不可能如愿的。
上面都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分析,那么从政治的角度呢?大家也知道,现在发达国家逆全球化的势力非常强大,而我们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所以我们也有必要和欧盟合作。
有钱一起赚,有肉一起吃,大家才能做朋友!现在的国际形势下,我们需要欧盟,欧盟也需要我们,只有双方彼此合作才能把美帝从霸主的位置拉下来,才能将世界导入多极化。我相信,肯定有人会担心:如果欧盟铁了心的作死,非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甚至加入美国的行列共同压制中国怎么办?放心吧,就算欧盟和美国走到一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市场也非常大。这个世界上能生产汽车的国家很少,中国的电动汽车很便宜,而且技术非常先进,很多国家必然会选择中国的电动汽车的。
前几天,澳大利亚联邦汽车工业协会的首席执行官托尼·韦伯说:澳大利亚不生产电动汽车,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到澳大利亚并不会对澳大利亚造成伤害。相反,中国的电动汽车非常便宜,购买中国电动汽车对澳大利亚有利,所以澳大利亚没有必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本身就是没有制造汽车的能力的,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先进、价格便宜,必然是它们最佳选择。如果你在农村,你就会知道,不会有人买燃油摩托车的,但是”小电驴“却是每家必备的——价格便宜,而且不需要去购买汽油,在家里充电就行了。
对于一些穷国来说,汽油价格昂贵,加油站也比较少,但是电力就非常容易获得了。所以,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电动汽车拥有巨大的市场可开发。一旦中国的电动汽车完全替代了燃油车会发生什么?目前,中国70%的石油需要进口,而燃油车烧掉的石油恰恰占70%。如果我们的电动汽车完全替代了燃油车,那么我们就不需要进口石油了。我们的国家安全就会得到极大的保障。同样的道理,欧洲地区也缺少石油。中欧合作,利用电动汽车彻底把日韩的汽车从世界市场挤下去,不仅对我们有利,对欧盟也有利。相反,如果欧盟铁了心和我们作对,那么倒霉的只会是它自己!-----全文到此为止。
喜欢峻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