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释迦牟尼是雅利安人,还是蒙古利亚人?

送交者: 峻声[♂☆★★声望品衔11★★☆♂] 于 2024-05-16 9:25 已读 4391 次 1赞  

峻声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文/万物君

尼泊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既有雅利安人,也有蒙古利亚人,这两大人种形成了六十多个民族,包括廓尔喀人、尼瓦尔人、古隆人、马嘉人、拉伊人、林布人、松瓦尔人、塔芒人和夏尔巴人等。

尼瓦尔人是尼泊尔第二大族群,下面又分为释迦部族、巴吉拉查娅部族和邬陀耶部族。其中,释迦部族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部落;邬陀耶部族是阿阇世的部落(阿阇世的儿子叫邬陀耶),阿阇世是第一位资助佛陀的国王,他吞并了周边很多国家,使摩揭陀国成为十六王国之一(佛陀时代印度四大国之一);巴吉拉查亚部族也是尼瓦尔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三个部落目前都是非佛教的,而是印度教群体,在语言上属于印欧语系,在种姓方面,释迦部族属于刹帝利,另外两个部族是婆罗门。

1

2016年发表的《加德满都峡谷的尼瓦尔人中的释迦部族、巴吉拉查娅部族、邬陀耶部族的起源和亲缘关系:利用线粒体DNA、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分析的新方法》一文,介绍了尼瓦尔人中的DNA信息。


检测结果如下:

释迦部族19个父系样本中,单倍群J2a-M410有7个,占比36.8%;单倍群R2-M124有5个;单倍群O2-M117有4个;单倍群F-M89有1个;单倍群P-M45有1个;单倍群R1a-M17有1个。

巴吉拉查娅部族20个父系样本中,O2-M117有10个,占比50%;D1-M15有2个,占比10%。

邬陀耶部族59个父系样本中,O2-M117有25个,占比42.4%;D1-M15有11个,占比18.6%。


O2-M117和D1-M15为汉藏语系人群。巴吉拉查娅部族汉藏语系人群占比60%,邬陀耶部族汉藏语系人群占比61%。很明显这两个部族汉藏语系人群占大多数。

相比之下,释迦部族汉藏语系人群占比才21.1%。而其中亚成分(J2a-M410)则高达36.8%。


另外,这三个部落的主要母系是M的南亚亚型,少数东亚成分如A、D和G,少数西欧亚型如T和U。



文章还比较了MYBPC3、LCT、EGLN、EPHX、SLC24A和EDAR的几个常染色体位点,其中SLC24A与肤色有关、LCT基因和乳酸耐受性有关,EDAR基因与直发和痉挛性切牙有关,EGLN基因与海拔适应有关。


从SLC24A基因来看,这三个部落的肤色中等(但明显比汉族人深),从EDAR基因来看,这三部落的直发和卷发基本上占一半,有狐臭的个体占一半,另一半没有狐臭,从EGLN基因来看,大多数人不具有高原适应性。

2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这三个部落中,南亚是母亲遗传成分的最高贡献者,东亚是父系遗传成分的主要贡献者。中亚和西欧亚的遗传成分显著存在。

那么,释迦牟尼到底是哪里人?

在释迦部族中,人群的主要父系成分依次是中亚(J2a-M410)、南亚(R2-M124)和东亚(O2-M117),应该说,这三个单倍群都有可能是释迦牟尼的。

所以,分子遗传学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事实,但未必能够回答上述问题。

3

先来了解下释迦族的历史。

根据佛典记录和现代考证,公元前7世纪,释迦族人来到今尼泊尔与印度交界的平原地带定居。


他们居住在印度迦毗罗卫城(Kapilanagara)、提婆陀诃、车头、舍弥、库马突沙、石主、弥娄离、散楁拉等10个城镇,疆土略约二千六百六十六平方公里。

迦毗罗卫城与末罗(Malla)、迦尸(Kasi)、拘萨罗(Kosala)、摩揭陀(Magadha)、般阇罗(Panchala)和跋耆(Vajii)为邻。王城周围十公里。由于国内血统纯正,具尚武精神,颇受邻国尊敬,迦毗罗卫国周围强国林立,随时有被人吞并的危险,故奉憍萨罗为宗主国。

摩诃男(释迦牟尼的堂兄弟)执政迦毗罗卫国时,憍萨罗国君的儿子毗琉璃王(其它译名:增长王、恶生王等)篡位,他不听佛祖苦劝,屠灭迦毗罗卫国,后在河中嬉游时淹死。其后,憍萨罗国被摩竭陀国的阿阇世王轻易兼并。

公元前546年,迦毗罗卫国被屠灭时,释迦族很多男子被杀,剩余者四处逃散。一部分释迦族到加德满都谷地避难。公元前185年,印度巽伽王朝暴力镇压佛教,释迦族人又一次大批移居加德满都谷地。现尚无婆罗门教在古代已在谷地传播的历史材料。随着佛教的传播和释迦族人的移民,佛教在谷地开始生根,并占据主导地位;笃信佛教的释迦族也融入当地社会。

4

印度著名历史学家高善必(D.D.Kosambi)在其《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一书中写道,“……释迦族小部落。这一部落内部没有婆罗门和种姓,也从未有关释迦族人奉行重要吠陀意识的传闻。”“释迦族人所在弹丸之地原始蒙昧且无开发……”“但是人人从事耕作。”“释迦族的邻国拘利人……整体往往被算作统称为那加人的土著之列。”“……关于他(释迦牟尼)的相貌,我们所知的传闻无一可靠。”

由以上所论可见,释迦小国极可能是非雅利安土著部落。

赵朴初在《佛教常识答问》中认为,“他的(释迦)王族不是雅利安种的可能性较大,而且佛经上不止一次说释迦牟尼的身体是紫金色,这可以为释迦族不属于白色的雅利安种的一个论据。”传释迦牟尼41岁时,其弟子富楼那尊者亲手所绘一正面头像,现藏于大英博物馆,面目呈现东方蒙古利亚人种特征。(不少人认为,传言是假的。)


不少人认为,这不是富楼那尊者手绘的释迦牟尼像


有人认为,这才是释迦牟尼像

另外,释迦牟尼是刹帝利,这说明他和雅利安人的主体婆罗门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佛教故事中也多次记载婆罗门多次妄图加害释迦牟尼。

5

南传小部《经集》第三《大品·出家经》第22偈说释迦牟尼自述:

雪山山腹是故居,憍萨罗国往昔住。

具备财宝勇进者,端方正直一民族。

这是说释迦族的故地在雪山腹地,后来迁徙到雪山南缘的憍萨罗国境内定居。释迦族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后来成为憍萨罗国势力范围的迦毗罗卫城、天示城开始。

学者吕建福认为,公元前6、5世纪的佛教兴起时代,喜马拉雅山南麓边缘地带与恒河平原地区,是藏缅语族民族与达罗毗荼民族、雅利安民族交汇杂居的地方,其中藏缅语族民族在恒河流域偏北,雅利安人偏西,达罗毗荼人偏南,当时的十六大国中跋耆、末罗、支提、跋蹉、跋罗、苏摩、鸠溜等七国都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

佛教之所以在雪山南缘和恒河平原一带发展起来,正是因为这一带有着诸多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同类民族,他们的种族、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大致相同,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提供了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使其有了基本的信众和僧尼的活水源头。

6

《长阿含经》第二分初《小缘经》记载说:佛陀曾在舍卫国清信园林鹿母讲堂时,有二个婆罗门婆悉咤和婆罗堕前来钣依,出家为僧。佛陀在静室外见到后,问他们:你们二人出身婆罗门种,今在我法中出家为道,诸婆罗门难道不嫌弃和责备吗?二人回答说,诚如所言,为彼诸婆罗门所见嫌责,他们说:

我婆罗门种最为第一,余者卑劣;我种清白,余者黑冥;我婆罗门种出自梵天,从梵口生,于现法中得清净解,后亦清净。汝等何故舍清净种,入彼瞿昙异法中耶?

瞿昙即释迦牟尼的姓。从婆罗门的话中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不是白人。

关于释迦牟尼的肤色,《佛本行集经》说,释种摩尼楼陀兄弟“可喜端正,观者无厌,身体黄白,犹如金色。”黄白的身体就是黄种人的肤色特征,黄白肤色的最高审美标准就是黄金色。按黄种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金色不仅表现最高的黄金价值,也表现肤色最好的审美观念。

当佛陀父亲净饭王看见佛陀弟子们身体黑瘦,而佛陀紫磨金色,便下诏释迦族中那些颜貌端正的人出家为弟子,围绕左右,才与佛陀的伟大庄严相匹配,就像金翅鸟在须弥山一样,也同摩尼珠放置到水晶盒中,主从相配,师徒协调。

与释迦族同属的离车族也崇尚黄色,《善见律》记载其传说,离车王初生时身如黄金色。

7

做个小结:

一、根据分子人类学,释迦牟尼既可能是雅利安人,也可能是说藏缅语的蒙古利亚人。考虑到尼瓦尔人的另外两个部族60%都是藏缅语人群,可知释迦牟尼生活在藏缅语环境中。

二、根据文献典籍,释迦族最初居住在雪山,后来南迁,而且其肤色为黄色,因此最有可能是蒙古利亚人。



贴主:峻声于2024_05_16 9:42:50编辑
喜欢峻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