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风云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绿色氢能:中国能否复制EV、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成功?

送交者: chentom60[☆★★声望品衔11★★☆] 于 2024-06-17 16:34 已读 1296 次 2赞  

chentom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从氢能看中国在主导能源行业中面临的机遇、威胁和挑战。


《南华早报》2024年6月15日上午10:00薛玉洁

上周,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一系列比例模型展示了中国对未来能源--氢能的规划。


在一个布满微型飞机、公共汽车、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以及铁塔的展区里,来自中国最大的电力生产商华能集团的一名讲解员热情地向一群来自上海青浦区的政府官员介绍了该公司的氢能计划。


在2万平方米展厅的另一处,是一辆由陕西汽车集团和美国能源科技公司Accelera共同开发的氢动力卡车,车身涂成蓝色,十分醒目。


整个会场展示了地方政府在绿色未来竞赛中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至少有十几件展品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描绘了氢燃料的未来。


上海首席执行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污水和废气净化设备制造商,今年3月在上海启动了氢气生产试点项目。"今年不一样,他们带来了真实世界的产品和详细的解决方案”。


参加博览会的氢能公司从去年的不到10家增加到了数十家。其中20多家来自上海临港地区,该地区因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巨型工厂而闻名。


此次活动展示了中国氢能产业的雄心壮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已经开始研究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所带来的机遇。中国希望成为氢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一条途径,减少对能源进口的依赖。中国还将氢能视为经济增长的支柱。

瑞士军刀

氢在燃烧时不会排放二氧化碳,被称为"瑞士军刀",可用于发电、供热以及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脱碳。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为了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到2050年,全球每年至少需要4.3亿吨氢气,而2022年仅为9500万吨。在这样一个以氢为燃料的未来,这种能源将转化为许多巨大的商机,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今年三月,氢能首次出现在中国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中,并被列为将加快部署的"前沿"产业。此前,中国政府于2022年至2035年发布了首个国家氢能战略。该倡议要求到2025年至少部署5万辆氢动力汽车,每年生产10万至20万吨绿色氢气。


总部位于巴黎的全球氢能产业投资公司Hy24亚洲区总经理韩仁浩说:"中国可能是最积极推广氢能和发展氢能经济的国家之一”。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今年4月于北京举行的一次论坛上表示,中国在率先制造绿色氢能相关产品和设备(如电解槽、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氨和甲醇(氢的两种载体)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他称氢气是中国经济的"第四大支柱",是继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成功之后的又一重要支柱,这些领域去年的出口额达1万亿元人民币(1,380亿美元),推动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2%的增长。


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色氢气,也有助于缓解中国太阳能和风能产能过剩的问题。去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创纪录的301千兆瓦(GW),占全球总量的近60%。然而,中国的电力基础设施却无法消耗大部分发电量。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驻北京的全球政策分析师姚哲说:"绿色氢能项目可以帮助消纳中国西北部地区生产的部分可再生能源电力,因为那里的大型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居多,电力需求较低”。

主导行业的全球竞赛

中国主导该行业的雄心与美国、中东和欧盟等至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雄心如出一辙。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称,本十年将引发一场氢能技术领先地位的竞争,这有可能改变能源关系的地缘政治。


Hy24的韩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在新兴但复杂的氢生态系统中分得一杯羹。他补充说,氢需求地区与氢供应地区之间的不匹配也增加了复杂性,这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可能主导整个产业链。"中国的情况很有趣,因为它既有生产能力,也有需求”。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晶认为,虽然不能保证中国一定会成功,但中国有潜力主导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的生产。"这与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行业不同,从研发到制造,氢能相关设备的开发并不存在太多技术瓶颈"。


虽然中国企业在高端设备的研发上落后于国外同行,但他们在价格上胜出,在质量上也在快速追赶。

德国莱茵TUV中国业务部氢能工作组组长Rory Meng表示,中国成熟高效的制造业使得快速建立供应链变得更加容易,这将有助于加快产业规模的扩大并降低初始成本。


"中国有许多生产汽车、电池和压力容器的企业,他们可以将现有的供应链转换为制造氢能汽车、燃料电池和储氢罐的供应链”。


中国氢能行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政府的支持,其中国有企业发挥着巨大作用。


Natixis亚太区能源和自然资源行业集团联席主管亚伦-弗莱明说:"如果中国有一个非常明确和强有力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有更多的政府参与,以引导积极的结果"。


为促进氢气供应链的发展,中国政府已下令不同城市组建"氢气产业集群",并提供高达17亿元的奖金。


国家支持的行业组织"中国氢能联盟"于2021年宣布了"可再生氢能100计划",计划到2030年电解槽装机容量达到100千兆瓦,每年可生产约770万吨绿色氢气。


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成为中国最大的绿色氢气生产商,到2025年底,每年可生产120,000吨绿色氢气。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去年中国的绿色氢气装机容量接近7GW,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沙特阿拉伯(2GW),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总部位于上海的研究公司Integral创始人中仁吾说,根据目前的产能,中国可以成为绿色氢气的主要出口国,因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生产绿色氢气的成本最低。


当然,中国可能会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阻力,因为美国已经公布了一系列限制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组件和电动汽车出口的措施,欧盟也在效仿。


Hy24的韩说:"我认为,过去二三十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的发展主要归功于需求,以及中国在出口方面与全球市场合作的能力”。


"目前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我认为,与以前不同的是,许多国家在与中国合作时遇到了很多阻力”。

挖掘海外机遇

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海外开设工厂,并将目光转向友好市场,以此来应对出口限制,而中国的氢能设备制造商也可能采取同样的策略。


总部位于上海的燃料电池制造商Refire和氢能汽车制造商Wisdom Motor等公司一直在瞄准中东国家销售其产品。上海储氢公司Hydrexia等其他公司也一直在马来西亚和越南寻找建设加气站的机会。


弗莱明说:"多年来,中国公司一直能够降低成本,高效运营,并在其他国家复制业务。中国公司没有理由不去印度、澳大利亚或中东部署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中国实现氢梦想的一个关键问题可能是需求。尽管从长远来看,对氢燃料的需求将是巨大的,但由于目前成本高昂、应用场景匮乏以及缺乏向终端用户交付产品的基础设施,短期前景并不明朗。这可能会影响中国由补贴驱动的氢经济计划。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亚洲能源金融战略顾问格兰特-豪伯说:"我认为,他们会提供产品并降低成本,但这并不能解决向终端用户运输的问题。"补贴不会是无止境的。之后还会有需求吗?


中国花了13年时间和近2,500亿元人民币的补贴来建立电动汽车供应链,使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产业。此外,由于政府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紧缩银根,对氢能企业的补贴要低得多。


花旗银行去年的一份报告警告说,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雄心勃勃的生产计划超过了基础设施和需求的缓慢增长,中国的氢能行业充满了产能过剩问题。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影响政府和企业的乐观情绪,它们都希望在未来燃料领域抓住机遇。


在上海世博会上,闪烁着耀眼光芒的LED标语告诫与会者和投资者要"规划未来产业,发展新的生产力"。


Natixis的弗莱明说:"在我看来,积累才刚刚开始。第四支柱的种子正在播撒"。


喜欢chentom6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