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风云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俄能源合作,还有多大增长空间?

送交者: chentom60[☆★★声望品衔11★★☆] 于 2024-05-17 11:42 已读 1101 次  

chentom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5月16日,中俄在北京发布了《联合声明》,全称是《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对比一下去年3月中俄在莫斯科发布的《联合声明》,全称是《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可以看到,本次比上次多了“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这个定语,说明本次中俄《联合声明》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


本文说一下中俄能源合作的情况。


文章较长,感兴趣的读者可耐心读完。


2023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9101亿元人民币的产品。在这些产品中,能源类产品占比73.34%,对应的进口金额为6674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到,2023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超1亿吨,进口金额4277亿元,占比47%。如果加上燃料油、石脑油等,那么我国从俄进口的石油类产品超过半壁江山。


除石油外,2023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也超过了1亿吨,进口金额破千亿元,占比11%。进口天然气2400余吨,进口金额816亿元,占比近9%。


另,我国还从俄罗斯进口约3266吉瓦时的电力(32.66亿度电),对应金额10.05亿元,折约0.31元/度电。


因此,能源类产品是我国对俄进口贸易的主流。


我们先看下本次中俄《联合声明》对能源合作内容的描述,摘录如下:


-持续巩固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并实现高水平发展,保障两国经济和能源安全。努力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且可持续,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


-根据市场原则开展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合作,确保相关跨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营,确保能源运输畅通无阻。共同推进中俄两国企业落实大型能源项目,并在可再生能源、氢能和碳市场等前景领域深化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俄能源战略合作框架下,双方提出了“三个确保”:一个是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稳定持续,一个是确保跨境能源基础设施稳定运营,一个是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无阻。很显然,能源是中俄所有务实合作领域的压舱石,必须确保稳定、持续、畅通,实质就是两个字:安全。


我们再回顾一下2023年中俄发布的两份《联合声明》中关于能源合作的内容:


中俄两国元首《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巩固全方位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加强能源重点领域长期合作,推动实施战略合作项目,拓展合作形式,加强能源技术、设备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和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转型。


中俄两国政府《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双方将打造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双方企业推进油气、煤炭、电力、核能等能源合作项目,推动落实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倡议,包括使用低排放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双方将共同维护包括关键跨境基础设施在内的国际能源安全,维护能源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公平的能源转型和基于技术中立原则的低碳发展,共同为全球能源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问题来了,我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一、关于原油


目前,中俄陆上有一条原油管道,称为“中俄原油管道”,从俄罗斯的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进入黑龙江省漠河(兴安镇)后通往大庆。

中俄原油管道线路示意图

这条管道于2011年投入运营,合同期是20年。最初的设计输送能力为1500万吨/年,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扩能至3000万吨/年。自2022年俄乌军事冲突开始,中俄原油管道满负荷运行,2023年向我国输送了3000万吨原油。


需要说明的是,从俄罗斯角度来看,中俄原油管道在设计时只是其“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的一条支线。主线的大致路径是“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海参崴”,设计输送能力为8000万吨/年,其中的3000万吨分流至大庆,剩余的5000万吨运往海参崴。


按原计划,运往海参崴的这5000万吨原油主要是给日韩准备的,当然也包括朝鲜,也有一部分通过海路运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俄乌军事冲突发生后,日韩加入欧美对俄罗斯制裁的行列。作为回应,俄罗斯将日韩列入“不友好国家名单”。那么,剩余的这5000万吨产能,其大部就只能靠中国来消化了。


除了中俄原油管道,2023年俄罗斯还有约1000万吨原油经哈萨克斯坦(中哈原油管道)运往我国。


中哈原油管道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经肯基亚克、阿塔苏,到达我国新疆的阿拉山口。

中哈原油管道线路示意图

这条管道于2006年投入运营,是我国第一条陆上原油进口管道,设计输送能力为2000万吨/年


这样计算下来,2023年俄罗斯通过管道向我国输送约4000万吨原油,占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总量的37%。


二、关于天然气


与原油一样,中俄陆上也有一条天然气管道,称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进入黑龙江省黑河,然后经吉林省松原(长岭)、河北省廊坊(永清)终到上海(白鹤末站)。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目前,从黑河到江苏泰兴各段管道均已相继投产,现在正在建设长江盾构项目(长江北岸南通-长江南岸常熟),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全线贯通。


这条管道于2019年投入运营,合同期是30年。设计输送能力为380亿立方米/年。2022年俄乌军事冲突后,俄方开始提议增供方案,由380亿立方米/年提升至440-480亿立方米/年。


2023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我国输送了22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约为2022年154亿立方米的1.5倍。此前,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到2025年达到380亿立方米的满负荷输送能力。


与中俄原油管道类似,从俄罗斯角度来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设计时只是其“西伯利亚力量管道(POS)”的一条支线。主线的大致路径是“科维克金-恰扬金-海兰泡-伯力-海参崴”, 设计输送能力为500亿立方米/年,起先也是给日韩准备的。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与俄远东库页岛管道并线,运往海参崴。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这部分原计划供应日韩市场的天然气产能(估计300亿立方米/年),其大部也要靠中国来消化了。


这就说到了“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该管道的气源一部分来自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一部分来自俄远东地区的沿海气田(主要是库页岛北部),管道进入我国的路径是从海参崴进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或吉林省延边州。俄乌军事冲突后,俄方曾对外表示这条管道计划在2024年动工,初期设计输送能力为100亿立方米/年。


除了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中俄在议的天然气管道还有两条,一条是中蒙俄线,另一条是中哈俄线。


三、关于中蒙/哈俄天然气管道


中蒙俄天然气管道也就是俄方所称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从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亚马尔半岛穿过西西伯利亚经蒙古进入我国华北地区。

中蒙俄天然气管道(红线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路线,蓝线为1号)

俄罗斯亚马尔半岛探明天然气储量10.4万亿立方米,单独在全球可排名第5位,如果范围扩大到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则有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是俄罗斯供给欧洲最重要的气源地。在亚马尔半岛的萨别塔,有我国在海外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接下来,笔者专门写一期该专题文章。


据悉,中蒙俄天然气管道设计输送能力为500亿立方米/年,略低于550亿立方米/年的“北溪-2”管道。此前,俄副总理诺瓦克表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8年完工,届时将取代“北溪-2”管线。

俄方表示西伯利亚2号线路将取代“北溪-2”管线

俄方消息,中俄已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达成原则性协议,正在审议商业条款,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石油正在讨论价格。


在中蒙俄天然气管道正式提出以前,我国曾向俄方提议建设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也就是阿尔泰管道。这条管道途经我国新疆布尔津(历史上新疆与俄罗斯重要的内河码头),沿鄂毕河可直接通往亚马尔半岛。阿尔泰管道从2006年就开始谈判,后因多种原因搁置。

阿尔泰管道线路闫鄂毕河到达亚马尔半岛气田

而近期,俄罗斯塔斯社引述哈萨克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阿巴耶夫称,俄罗斯计划建设一条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哈方透露,这条中哈俄天然气管道设计输送能力为350亿立方米/年。我国官方对此暂没有回应。


关于中哈俄天然气管道的走线,目前并不清楚,笔者估计有可能遵循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路径。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到新疆霍尔果斯。

中亚天然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这条管道采用A/B/C三线并行的输入方式,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第一条陆上天然气进口管道,设计输送能力为600亿立方米/年,于2009年投入运行。D线正在建设,设计输送能力为300亿立方米/年。


如果中哈俄天然气管道借助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路线,那么其大致路径应该是从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经巴佐伊到奇姆肯特,在奇姆肯特沿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到达霍尔果斯。

中亚与中国、俄罗斯管道网(图源网络,侵删)

该条线路的优点是,沿途管道设施基本是现成的,只需要在原有管道旁边增设管道并做好转换节点即可,施工进度快、成本低。


这就有意思了,到底是中蒙俄管道胜出呢?还是中哈俄管道胜出呢?抑或是两者都要建?不过笔者还是乐见阿尔泰管道,毕竟不经过第三方,线路又短,还可以重启鄂毕河航运。


综上,中俄现在已有“两条半”能源管道:


一条是中俄原油管道,现在是满负荷运行,年输油量3000万吨。另半条是俄罗斯“借”的中哈原油管道,年输油量1000万吨。合计年输油量4000万吨。


一条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现在没有满负荷运行(约60%),年输气量227亿立方米,到2025年将实现满负荷运行,年输气量380亿立方米。此后,还可进一步增供至440-480亿立方米/年。


此外,中俄在议的有三条天然气管道:


一条是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计划设计输送能力为100亿立方米/年。


一条是中蒙俄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计划设计输送能力为500亿立方米/年。


一条是中哈俄天然气管道,计划设计输送能力为350亿立方米/年。


如果以上中俄油气管道(1.5条原油管道+4条天然气管道)全部按期建成投产并实现满负荷输送,那么到2030年前后,俄罗斯每年将有4000万吨原油、1430亿立方米天然气(折约1.03亿吨)通过管道输送给我国。


这是什么概念呢?


四、关于天然气的预期量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进口天然气1.1997亿吨(7132万吨液化天然气+4865万吨气态天然气)。其中,从俄罗斯进口2434.66万吨(804万吨液化天然气+1630万吨气态天然气),占比20.29%。俄罗斯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气进口来源国(第一是土库曼斯坦,第三是澳大利亚)。

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由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编制),“2025年,国内天然气消费规模达到4300-45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5500-6000亿立方米,其后天然气消费稳步可持续增长,2040年前后进入发展平台期。”


202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945.3亿立方米,国内产量2353亿立方米(含页岩气、煤层气与煤制气),进口量为1656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42.3%。


按照国内天然气增产速度,到203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或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届时,我国天然气进口量或将达到2500-3000亿立方米(折约1.79-2.15亿吨)。


如果按那时我国从俄罗斯进口1430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同时按自然增长进口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折约139.39亿立方米),那么到2030年,俄罗斯天然气将占我国天然气进口量的52%-63%。


从能源安全和多元化来源角度看,52%-63%的比例有些偏高,但如果从中美非常时期考虑,则还有些偏低。所以是否要全盘接纳俄罗斯天然气,还需要高层智慧。


五、关于原油的预期量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进口原油5.6399亿吨。其中,从俄罗斯进口1.0702亿吨,占比18.98%。俄罗斯是我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第二是沙特、第三是伊拉克)。

根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对未来国内石油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报告》,我国石油消费到2026年前后进入“达峰期”,年石油消费量约8亿吨,2027-2030年为“平台期”,2031-2040年为缓慢下降期(年均降幅2%),2041-2060年为快速下降期(年均降幅4-5%),到2060年降至2.8亿吨左右的年需求量。


2023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7.72亿吨,国内产量2.08亿吨,进口量为5.64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73.1%。


按照国内原油增产速度,到2030年,国内原油产量预计为2.2亿吨。届时,我国原油进口量将在5.8亿吨,此后进口量将逐年降低


如果按那时我国从俄罗斯进口4000万吨管道原油,同时按10%增长进口1.3亿吨非管道原油,那么到2030年,俄罗斯原油将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29%。


还是从能源安全和多元化来源角度看,29%的比例可以接受,但如果从中美非常时期考虑,则偏低。所以是否要大规模进口俄罗斯原油,依然要看高层智慧。


六、关于煤炭的预期量


相对于“贫油少气”,我国不缺煤。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进口煤炭4.7505亿吨。其中,从俄罗斯进口1.0219亿吨,占比27.10%。俄罗斯是我国第二大煤炭进口来源国(第一是印尼、第三是蒙古)。

根据中国石化《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我国煤炭消费量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年原油消费量约58亿吨,此后开始逐年下行,到2060年降至3.8亿吨的年消费量。


2023年,我国原煤表观消费量51.85亿吨,国内产量47.1亿吨,进口量为4.75亿吨,原煤对外依存度9.16%。


按照国内原煤产量预测,到2030年,国内原煤产量预计为50亿吨。届时,我国原煤进口量将在6亿吨左右。


如果按那时我国从俄罗斯进口2亿吨煤炭的话(假设年均增长10%),那么到2030年,俄罗斯原煤将占我国原煤进口量的33%。


2022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6824万吨。当时,俄罗斯能源部对外表示,俄方计划在3-5年内向中国供应煤炭扩大至1亿吨。这不,只用了一年,俄罗斯对我国的煤炭出口量就净增了3400万吨。


七、俄罗斯能源的战略转向


本次普京访华,其日程安排之一,就是到哈尔滨参加第八届中俄博览会。


去年9月12日,普京在海参崴举办的东方经济论坛上明确宣布,“远东是俄罗斯在整个21世纪的战略优先事项!

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发言(图源央视新闻,侵删)

战略优先事项的重中之重,就是俄罗斯将加大对远东地区的能源供给,全面构建面向远东的超级能源输送工程。


当时普京是这样说的:


“我们正在远东实施的项目规模,对远东能源系统提出了进行大规模升级的要求。”


“我要求政府与我们的大型能源公司和商界合作,制定远东能源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是长期的,直至2050年,能最大程度地扩展我们远东地区的经济潜力。”


普京还着重指出了两条超级能源管道工程:


一是打通“西伯利亚力量”和“萨哈林-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天然气管道,将俄罗斯西部和东部的天然气输送网络整合成一个整体。


二是将北极地区的能源向远东地区输送,到2030年,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液化天然气产量增加3倍,达到每年6400万吨。同时计划在摩尔曼斯克州建设一个超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中心,并将建设“沃尔霍夫-摩尔曼斯克-贝洛卡缅卡天然气管道”。

俄远东地区(图源网络,侵删)

这意味着俄罗斯原有供给欧洲的能源将系统性转移至远东地区。转移至远东地区后谁来消化呢?日韩已经被俄罗斯纳入“不友好国家名单”,不言自明。


回到文首的问题。


八、我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有多大增长空间?


先看天然气。


按上述分析,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在2035年前后达到峰值,在2040年前后进入平台期,未来主要用于发电和调峰。因此,我国对天然气的进口还有相当长的未来发展预期。


按积极增长预期来看,到203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1.13亿吨,占我国天然气总进口量的52.56%,进口金额3786亿元(按2023年价格作为基准,下同)。那么,2024-2030年我国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增量空间,数量为0.89亿吨、金额为2970亿元。


如果按中美激烈博弈,调控俄罗斯能源在我国进口能源所占比例60%来计算的话,到203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1.29亿吨,进口金额4322亿元。那么,2024-2030年我国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增量空间,数量为1.05亿吨、金额为3506亿元。


再看原油。


按上述分析,我国原油消费量在2026年前后达到峰值,至2030年为平台期,未来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因此,我国对原油的进口量在十年后逐步走低。


按积极增长预期来看,到203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71亿吨,占我国原油总进口量的29.38%,进口金额6834亿元。那么,2024-2030年我国对俄罗斯原油进口的增量空间,数量为0.64亿吨、金额为2557亿元。


如果按中美激烈博弈,调控俄罗斯能源在我国进口能源所占比例60%来计算的话,到203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3.49亿吨,进口金额13956亿元。那么,2024-2030年我国对俄罗斯原油进口的增量空间,数量为2.42亿吨、金额为9679亿元。


然后是煤炭。


按上述分析,我国煤炭消费量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至2030年为平台期,未来主要用于调峰和工业原料。因此,我国对煤炭的进口量在七八年后逐步走低。


按积极增长预期来看,到203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2.05亿吨,占我国煤炭总进口量的33.39%,进口金额2032亿元。那么,2024-2030年我国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的增量空间,数量为1.03亿吨、金额为1019亿元。


如果按中美激烈博弈,调控俄罗斯能源在我国进口能源所占比例60%来计算的话,到203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3.68亿吨,进口金额3652亿元。那么,2024-2030年我国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的增量空间,数量为2.66亿吨、金额为2639亿元。


综上,按积极增长预期,到2030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原油和煤炭的数量为4.89亿吨、金额为12652亿元,2024-2030年的增量空间数量为2.55亿吨、金额为6546亿元。

2023年,中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69万亿元(合2401亿美元)。由此可以大致得出,到2030年,仅天然气、原油和煤炭这三大能源产品,可为中俄双边贸易总额加载至2.35万亿元(合3330亿美元)的贸易规模。


如果按能源类产品占中俄双边贸易总额的比例73%计算,那么到2030年,中俄贸易规模将达到3.21万亿元(合4561亿美元)


当然,这是按积极预期测得。


俄罗斯天然气、石油和煤炭资源丰富。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第70版):


俄罗斯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7.4万亿立方米,全球占比19.9%,居世界第1位。


俄罗斯的石油探明储量为1078亿桶,全球占比6.2%,居世界第6位。


俄罗斯的煤炭探明储量为1621.66亿吨,占全球15.1%,居世界第2位。(俄方数据,煤炭探明储量为2754亿吨,居世界第1位)

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分布示意图

俄罗斯煤炭分布示意图

实际上,俄罗斯国土及沿海面积广大,还有很多未勘探的区域,尤其是在西伯利亚、远东和北极地区。因此,俄罗斯实际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储量,要远高于上述数据。


俄乌军事冲突以前,“缺油少气贫煤”的欧洲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心,俄乌军事冲突以后,在欧美对俄极限施压和愈演愈烈的制裁下,俄罗斯开始战略性“向东看”。


那么,这些巨量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资源,就需要一个胃口好的大户来消化。这对东方大国来说,既是一项机遇,也是一项挑战。

喜欢chentom6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中国得到了一个大号充电宝 (无内容) - 山村听雨 (0 bytes) 05/17/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