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风云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立刚科技观察:孙博士这件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送交者: chentom60[☆★★声望品衔11★★☆] 于 2024-01-07 12:06 已读 929 次  

chentom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我看孙博士已有安排,人也精神多了,挺为他高兴,也点赞美国的好心人。
这件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后美国人闹着要回中国的会越来越多,这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学生大规模留学美国,始于80年代,这些人多出生于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各种年龄的人,50年代出生的,主要是公派,人不多,管的也严,大都回来了。60年代的,不回的渐渐多起来,我自己同级也有不少去美国成了美国人。
88年左右,我和一个去美国的同学吃饭,他是大学毕业就去了美国,问他收入,印象当时约600美元,而我当时工资是100元人民币,这个巨大差距,也对我产生了巨大冲击。去美国不回来,没有人怀疑这个选择的正确性。
可以说那时,最优秀的一批人选择了离开中国。
我又感叹中华文明的强大,留下不是最优秀的,但努力、坚韧,没有选择躺平,而在不断努力前行。
几十年过去,我们发现留在国内,我们的日子也不错,我们有家、守着父母,享受着很多他们享受不到的美食、温情和乐趣。
再往后发现我们的收入也不比他们低了,不仅是相对收入,绝对收入也基本一样了。
到了50岁以后,在国外的同学事业基本上是都完了,在大公司的被挤出来,在小公司的勉强维持了。而国内却不同了,50岁以后,国内很多同学却大展宏图了,就说我中专一个班同学,46个人,副部级一个,正厅级两人,处级有5、6个,从市委书记到人大主任,至于挣钱,我们班最有钱同学,多少钱不知道,反正学校校庆110周年,捐了500万,120周年学校都不好意思了,说少捐点吧,那捐一半吧,250万不好听,260万吧。
我研究生同学比中专略差,但也少说是个教授、董事长。
北京中学同学吃饭,一桌有一个院士,一个学部委员。
再往后大家都要退休了,这差别就更明显,国内也有混得不好的,总有亲人、朋友、同学,哪会和孙卫东一样,16年流浪无人管?
往后会有更多的悲惨故事,会有更多人想回中国养老。
晚上炒了个黄松菜,这要是以往,雪下挖出来,都是甜的,竹荪鸡汤,鸡是农场送的走地鸡,燉了三小时,配上冬笋和竹荪,相信这是人间至味了。

喜欢chentom6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