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风云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美国又下手,电动汽车税收减免限制中企!有用吗?

送交者: chentom60[☆★★声望品衔11★★☆] 于 2023-12-04 15:22 已读 335 次  

chentom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据法新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12月1日报道,美国政府当天发布关于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的拟议新规则,对何种电动汽车有资格享受税收减免待遇进行说明,并对电动汽车生产商从中国或其他竞争对手国家采购电池材料作出限制。

打牌的时候,最烦这种玩不起的。自去年开始,美国陆续出台《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法案,其中都包含了歧视性的电动汽车补贴条款,目的就是刺激美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发展,并遏制中国车企。那么,这次新规则的用意何在?能否力挽狂澜拯救美国电动汽车业?


一、新规:若电池组件+关键矿产来自“美国不喜欢的国家”,无法享受减税

我看了下这个新规,减免额是7500美元,共分为两个部分:电池组件+关键矿产,每个部分满足新规要求,就可以获得3750美元的税收减免。

简单地说,就是电池组件+关键矿产如果来自“美国不喜欢的国家”,那么这款车的消费者就无法享受税收减免。这个“美国不喜欢的国家”就叫做FEOC(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受关注的外国实体)。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美国利用自身市场设立的贸易保护主义。目的就是,要逼迫电池企业去美国设立工厂,来提升美国生产电池的市场份额,为美国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24年和2025年,电池价值的60%以上的必须在北美生产组装,才符合减免新规要求;此后每年提高10%,直到2029年,达到100%,完全由北美生产组装。


2024年,对于电池中关键矿物价值的50%以上,必须由美国或美国的小伙伴(与美国签订自贸协议的国家/地区)提取或加工或回收,此后每年提高10%,知道2027年达到80%。

从美国的这个做法,其实我们可以明白一个基本道理,“自由贸易”这个名词,是强者面对弱者倾销商品的外衣。美国在双边贸易中一旦失去竞争优势,就会立刻把“自由贸易”扔到臭水沟里。没有船坚炮利,哪有自由贸易?

国内的车企,也不要把美帝想象得太好了,认为在国内卷天际之后,出海之路就会一帆风顺,靠产品性能赚走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钞票。


对于走出国门,去外面赚钱的中国人与中国企业来说来说,世界上没有Easy Money,没有军事实力在背后做保障,没有二十条航母遍布于世界各个海域,中国企业出海到欧美地区,也会是待宰的羔羊。二、分析:美国车企补课不算晚,但新能源时代留给美国车企没多少时间了

我觉得大家想法也不用过于悲观,理由很简单:美国车企比日本车企还落后,压根没想过进入新能源时代。

上个月是LA车展,结果大跌眼镜,美系车企还都是老一套。凯迪拉克干脆没进入到正展厅,只在外面搞了些新款车,还都是油车。再到官网一看,好家伙,凯迪拉克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概念款,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估计是停在纸面上,ppt也不一定。


还有,别克、GMC也都是一样,都2023年了,还没拿出来一款能摆到展会上的样板车,哪怕概念款也都行。反观福特和雪佛兰倒是有新能源汽车,但是他们的价格和性能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面前有任何价格优势?而且雪佛兰的新能源卡车还是概念款,至于什么时候会有量产版,还要等上一年半载的。

可以说,这个新规则中俄罗斯和伊朗的存在,完全就是美国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反倒是真正的目标是中国新能源车企。汽车产业是美国工业上的重要部分,正是福特等车企在二战中疯狂造车造坦克,压垮了德日意轴心国。然而在进入新千年之后,福特为首美国车企风光不在,到了今天进入新能源时代,就完全成了看客。

美国汽车工业为美国贡献高达1.5万亿的产值,所以美国工业的明珠不能丢。我们不否认美国车企仍然具备强大研发能力,但是美国车企尚未做好新能源汽车准备。丰田等日企的问题是在氢能和锂电中挣扎,美国企业的问题是完全不相信新能源汽车。


美国地广人稀,尤其是乡间建设充电桩和电力设施远远没有准备好。某些偏远地区的充电桩和电力设施还远远落后于计划,电力设施老化严重。现在美国车企补课也不算晚,新能源时代从之前领头羊转变成追赶着,留给美国车企还有多少时间呢?

比亚迪都在洛杉矶开设展厅,加州州长纽森在试驾比亚迪仰望U8之后,表示要带两辆仰望U8回去。作为民主党希望之星的纽森都如此表态,美国车企真的要抓紧了。中国新能源可不止比亚迪,红旗已经打入中美洲和中东了。


三、本质:汽车霸权,这是在作贱美国硕果仅存的汽车制造行业

毋庸置疑,美国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漂亮了,现在不再是开门做生意、全球交朋友,而是把自己关起来,躲在小黑屋里面骂骂咧咧、发毒誓、写符咒。

《通胀削减法案》已成为压垮大漂亮霸权的稻草之一,在蓝星霸权衰落的过程中,美国总是气急败坏。大漂亮幻想着被动的全面防守,把战线拉得老长老长,从军事、航天、科技、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可以像拖垮苏联那样,整垮中国。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作茧自缚,自慰般得理不饶人,拿“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麻醉。这次美国发布关于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的拟议新规则,合计着从2024年开始排斥中国等国电池原材料,看来是不准备要稀土了,准备学东方女娲用印第安泥土造物了。

此时,我想说有本事你禁啊,别说的那么含蓄,直接禁止稀土进口不就得了,又何必在《通胀削减法案》中扭扭捏捏地说:


1、符合减免条件的电动车辆不得包含任何由“受关注的外国实体(FEOC)”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


2、符合减免条件的电动车辆不得包含任何由 FEOC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关键矿物;


3、何谓FEOC?其实就是兔子、大毛或波斯等国企业在大漂亮国内注册时,股份要低于25%。


你禁就禁吧,彻彻底底,搞得像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还拿个占股25%做控制,凭借中国的聪明才智,收买一个大漂亮的影子股东也是分分钟的事。咱也不知道是美国那边没人才了,还是坐在的白房子里的人老糊涂了?死记硬背《公司法》,忽略了东方式的股权管理,人家名字叫两个字的谁谁,一股就可以在董事局里面抵万股,股权≠控制权。

今天美国已经“黔驴技穷”,全方位围堵、打压和制裁中国,还妄图减少电动汽车零部件对中国的依赖,还想自成体系搞供应链,还是洗洗睡吧。汽车行业全球分工非常明确,全球供应链已经基本形成,西方负责创艺和概念设计,东方负责零部件和整车交付,一个做梦,一个实现梦想,友好地合作下去,难道不好吗?


这登子政府的“木桶理论”一定没有学好,非要把自己的烂桶当成了一个完美的桶,还疯狂地往里面注水,你说,这水能存得住吗?这次出台歧视性的电动汽车补贴条款,注水本土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仅很难遏制中国车企发展,反而很容易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厂纷纷到北美捡漏。

最后,25%的股权设置,本身就是一个损招,今天美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人财物,很难支持他们的汽车霸权,这不是让美国制造业回归,这是在作贱美国硕果仅存的汽车制造行业。


最后的话:面对美国的这个阳谋,咱也不是没有破解的招数!

综上,美国真想扶持自己的产业链,单靠免税这一条路,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我们该去美国投资建厂,还是得去,毕竟美帝现在在新能源赛道上是“技术换市场”。根据2023年7月数据,美国新能源车辆渗透率仅仅是9.23%,而我国6月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36.6%,再按照销售数量来看,中国会是美国市场的接近7倍,也是连续8年的全球第一。


也就是说,未来最大的市场还是在我们这边,而且我们处于欧亚大陆,因此从产销两方面,相对美国都会更有优势,我们要抓紧建设一带一路,同时尽量分化欧洲各国,奠定中国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主导地位,届时就难以易主。最后,我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谁离开谁都能活,关键要看代价,不是吗?

喜欢chentom6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