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时事快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神圣的你》(12)

送交者: 哈哈嘻嘻哈哈[☆智慧喜悅豐盛☆] 于 2023-05-12 17:49 已读 504 次 1赞  

哈哈嘻嘻哈哈的个人频道

+关注
《神圣的你》第六卷 神圣的低语

倘若读到这里,不光没有质疑,可以认同,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安慰,甚至是一种安心。其实已经跟全部的生命,神圣的生命有一种认定。不光是认定,已经上路了。

神圣的全部生命,不可能再走回头路。接下来,生命再怎么不顺,再怎么孤独,都会有勇气继续走下去。对过去,不会再有任何后悔。对未来,没有任何期待。

活在每一个瞬间,这个瞬间也自然变成人生最大的目的。

接下来,走这一条路的过程中,会在每一个角落听到奇妙的低语,为我们加油,带来种种的祝福。让我们建立自信,充满着希望、充满着喜乐,也充满着爱,充满着平安。

这些低语,我们会发现已经不只是路标,它本身就跟成功分不开了。活在神圣的你,才可能听到这些低语。我们投入了,接下来。已经不需要任何路标来引路。我们,就是引路人。

在每一个角落,遇到的人、遇到的东西,自然让全部神圣生命的光,通过我们照出来。不但让自己和神圣的一切接轨,还会带给周遭一个通道,和神圣的一切相连。

1.神圣的奇迹

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

生命混乱无序的表面,只是反映一个更深的规律,是我们人观察不到的。

我们通过局限的脑,自然会认为这个世界和人间有一个独立的存在机制——一个因带来一个果,而这个果,再成立接下来的因果,环环相扣而无尽延伸。要有一个A,才有一个B;有一个B,才有一个C……才会有接下来的结果。

针对每一个东西、每一件事之间的联系,我们都认为可以“合理化”——可以归纳、分析、做一个妥当的解释。这自然让我们建立一个因果律(law ofcausality)认为样样都是人脑可以理解的。

通过科技的发达和科学的验证,人类往小可以更小,往大还可以更大,快可以更快。这些成就自然让我们认为这种道理是正确的,也同时认为——一切都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做解释。

其实,物理学的发展,尤其量子物理,早就知道没有“客观”,也没有“绝对”。爱因斯坦也早就证明,在时空的范围内,没有一样是绝对的。而未来的物理学一定会证明,没有常数(constant,常)这回事。就连光的速度,都不是绝对的。它本身在种种比较的平台,才可以成立。而它的任何绝对性,假如有,也只是在一个体系下(比如时空的架构)才可以立足。站在量子物理学的角度,观察者绝对可以改变观察的结果。

这些论述,仍然不离脑局限意识所造成的限制。

轻轻松松把意识移动到整体、无限大、人人都有的意识,种种争辩自然会消失。我们所称的 fabric of reality,也就是现实,其实只是整体的一小部分,甚至应该说是小之又小不成比例的一小部分。

我们最多是通过这个瞬间,取得有限的感官资料,怎么可能任由这些资料代表整体?我们所称的现实,也只是生命整体通过这个瞬间流露出来的片段,经过脑的错觉的处理而得到一个“动”,并衍生出时间的观念。如果没有“动”,怎么会有时间的观念?

通过时间的观念,我们自然会建立瞬间和瞬间之间的连贯性,才足以得到因果的观念。而且还可以有一个未来,供我们投射。

然而,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只要通过瞬间,跟生命的全部接轨,自然不再自己造出任何阻力。只要不跟瞬间作对,生命的全部也就自然带来种种的讯息,种种的现象,帮助我们完成这趟神圣的旅程。

一开始,我们局限的脑还会希望为这些不可思议的“巧合”做一个解释,希望用局限的逻辑,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有意思的是,一个巧合,再一个巧合,只要我们不断地停留在瞬间,“巧合”也自然变成普遍的状态,在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生起。

我们会发现——我们跟任何生命,不管是植物、动物都可以沟通。连不动的死物,比如,矿物,也有更深的意识,只是不同于我们分别、思考所用的局限意识。

于是。我们突然从局限看到无限,从无常看到永恒,从“有”看到“没有”。仿佛生命再也没有什么局限,可以把我们困住。每一个角落都突然带来“在”。而这个“在”,或是宁静,可以流入每一个所及之物。

这么一来,生命就变得真正有趣。我们也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好问,没有什么目标好追求。

活在未知,甚至不可知——虽然别人看来,是不确定,但从我个人的体验,却是欢喜。不光欢喜,还能从每一个角落,随时接受生命的奇迹。让生命种种的奇迹,带着我,面对生命。

我们也会突然发现,所谓生命的巧合,是一个大误解。“巧合”这种说法,本身不过是从反方向来表达——事件和事件之间应该要有一种连贯性。所谓的“巧”,就是在表达这是一种不寻常、不可解释的异常。倘若事件与事件之间,失去了连贯性,我们就没办法区隔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好像局限的客体意识,非得通过区隔、分别、比较和判断,对这个世界、这个生命得到一个我们认为理性的解释,才可以放过它。却同时也忽略了——这个全部的生命是整体,没有分过,也不可能区分。

然而,我们非要用头脑去抓一小部分来套。然后,在这一小部分,通过对立,再做一个细分。

所以,我们一切所“理解”、甚至可能“理解的,对整体而言才是不合理,才是虚的,才没有代表性。只是通过我们的逻辑,所创出的虚拟实境。

懂了这些,我们会突然爱惜任何生命,并且负起对生命的责任,绝对不可能伤害别人、伤害生命。充分知道,自己只是全部生命的一小部分。伤害别的生命,也只是在伤害自己。

跟生命接轨,达到同步,也自然不会为任何奇迹大惊小怪。奇迹本身,其实是生命的主要部分,反而是我们通过局限的脑,还想限制它。

接受神圣的生命,也就像一个小孩子,第一次看到这个人间。样样都新鲜,样样都奇迹、样样都可能、样样都可以变通。生命,全部的生命,其实在等着我们发展。等了不晓得多久,终于等到人类发展到这个地步——一个最完整、最不可思议的状态,也就是现代人的脑。人类的脑是不可思议的聪明,有着不可思议的创造力、整合力、延伸力。可惜的是,也有不可思议的破坏力。

全部的生命等了我们那么久,就是等着这个宝贵的大脑,经过上千万年发展出完整概念化的能力,对样样可以做出那么细的分别,这是人类伟大的成就。它等了那么久,不光是为了等待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等着人类进入下一个阶段——通过人类的醒觉,生命可以观察到自己;宇宙,可以观察到自己。

意识,等了那么久,就是希望意识到自己。通过我们、整个自然、每一个生命、整个地球、整个宇宙,突然可以观察到自己。这是一个不可思议大的革命,是人类整体、整个宇宙都期盼发生的。

接触了生命的奇迹,而随时活在奇迹中,一个人自然平安。他从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生命转达的讯息。

有意思的是,只要放过瞬间,不跟它对抗,也就好像这些讯息前来讯息我们,活着我们。也没有什么主体在听、在采用、在执行生命带来的讯息。一切,都已经合一。没有做的人,也没有被做到的东西。

就是这么奥妙。

进入这种状态,通过每一个形象,不管是自然、动物、人、石头,都跟我一起融入了神圣的生命。生命和生命是平等的。一切,很早就已经完整,早就已经完美。

一切,本来就是平安,从来没有离开过平安。

可惜的是,我们人把它扭到了一个虚拟的烦恼世界,而困住自己。

活在神圣的奇迹,一个人也自然放过一切,自然在每一个角落都看到真善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把他带走、可以有绝对的重要性,非得如何不可。

他自然已经连通生命,通到底。

2.什么叫作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其实也只是生命最自然的现象。

通常称任何事不可思议,是来表达人类逻辑没办法理解,也就是“不理性”。一般人或许会用奇迹或超自然来表达。然而,中文似乎没有一个现成的词足以形容人或经验的奥秘,这里借用英文的 mystic[1]词来表达一个修行人有很深的灵性体验或领悟,而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人间完全不同。

其实,这些现象是很容易解释的。

人通常用五官(眼耳鼻舌身)再加上念头去捕捉这个世界,而永远只能捕捉到很小一部分。这个很小的一部分,就构成瞬间的内容。

局限的脑不可能体会任何超过感官范围的现实,也没有语言可以表达。于是,这类经验就被归类为不合理,或不理性。

有趣的是,我们每一个细胞,其实有一个身体或细胞的聪明智慧(body or cellular intelligence),并不受神经的制约或限制,也不受到这个时空的限制。[2]

通过螺旋或资讯场的共振,它自然可以捕捉全部生命带来的讯息或宁静。然而,即使懂了这些讯息,这些身体的部位也没有办法通过语言(局限的逻辑),跟脑部做一个所谓“合理”或“理性”的沟通。

它本身不是通过任何制约所组合,我们才会称这种聪明智慧为 gut feeling(肠道感觉),也就是直觉或灵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感觉,却也正是 mystics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

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人会压抑这种感觉。人刚生出来的时候特别敏感,可以通过这种超过脑的方式,来接触、捕捉这个世界——每一个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其实,每一个动物、每一个生命,也只是这样子。但是通过大人的压抑和制约,小孩子的这些直觉自然会失去。

我谈了这么多,也只是在表达——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思议的。把人间所认为的不可思议,当作生命普遍的现象,不要再用脑去追求、去解释。只要接受它、感激它、肯定它,一个人自然进入神圣的生命。

一个 mystic,也只是让生命的内在跟外在连通,不见得是彻底或持续的连通,只要一个小小的瞥见就够。

有些人可以接受内在的讯息,不通过人间的感知管道。在宗教、艺术、音乐甚至科学领域,我们都见过这种人。这些人也留下了“不可思议”、“不理性”、“不合理”的大突破。

谈到 synchronicity、共时性的奇迹,或是“不可思议”,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见过。                        

生命的内在,其实是每一个人、每个东西都共有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汲取。这张图,中间是醒觉的人,外在世界和内在生命是接轨的,他随时活在不可思议中。右边的女士,和内在生命的接轨相对有限一些。最右边的小孩,和内在生命是通的,也在醒觉的过程。最左边是大自然的生命。一棵树、一只鸟、一朵花,随时都和生命内在结合,活在一体意识。大自然跟人的不同之处,也只是没有机会——对自己做一个反观,醒觉过来。

奇迹与我

只要把“我”挪开,停留在每一个瞬间,自然会发生数不完的奇迹。

光是写这两本书,我个人就遇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连书上的每一句话、全部的内容都是通过奇迹所化现。其实,没有一个“我”或谁在创造这本书。就是那么神奇,那么奥妙,那么不可思议。

虽然我这么说,还是有两件事,跟决定写这个系列有一点关系。

在这里分享,没有其他的用意,只是希望带来信心与鼓励。

写这本书的因缘其实很早已经成熟,但是我过去总觉得自己要扮演科学和医学专业的身份,宁愿以科学和医学的语言来解说。尽管这些科学和先进的语言离不开局限客体的意识,必然受到人间的制约和限制,不过一般人应该比较可以接受。

或者这么说,我还不认为这个系列的作品是我的使命。就算是我,也是未来的工作,而不是现在忙碌当中该进行的。再加上我自己中文表达的限制,要从英文译成中文,还有文化的隔离,而没办法和读者完全结合。所以,就这么搁着,直到现在。

有一天,我刚好拜访朋友,到佛罗里达州西南方的海边。太阳很亮,完全没有一点风,眼前的海完全没有波浪。我很惊叹,怎么这么的美,人间不可能再有这种风景。

我特别安排了一段空当,可以自己一个人在海边散散步。

几个小时,我光着脚,光着上身,在海边晒太阳,走路。走了几个小时,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念头,一点念头都没有。接下来,我很诚恳地问这个宇宙:“这些书、这些工作该不该做?”这时候,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不知道人生的下一步,到底怎么安排。

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有一个生命在跟着我。但它不在我左边的陆地上,而是在我右边的海里。

我转头看,看到一只海豚跟着我在游。我笑了,在心里跟他做了一个顶礼。几十年来,海豚一直跟我很亲近。我在许多海边,会遇到他们来接触我。

我想跟这个海豚开开玩笑,就往回走。竟然发现,他也跟着转了个弯,往回游。我再试一次,再次往反方向继续走。他又跟着回过头来,顺着我的方向游。

这时,我心里充满感恩,停下来,就往水里走。走了几步,又停。海水很浅,大约到脚。我站在那里,瞪着他。它也转过未,面对着我。

这时海边好多人转过头来看。我盯着它,它也盯着我。突然,它往前游,对着我游过来。这时候小孩子开始尖叫,大喊“Shark!(鲨鱼来了!)”

海豚对着我,继续游,越游越快,一直往我站的地方冲。

我站的地方水很浅,只盖住了我的脚。大概到它离我三到五公尺的距离,我看到它好像已经碰到沙,但它还在继续游。虽然好像踩了一个刹车,想转弯,同时还往我身边,带着整个身体横着滑过来。

横着滑了大概两到三公尺,到我脚边。接下来,用尾巴拍了我一下,才转了一个大弯,又回到水里。

回到水里,大概十五公尺到二十公尺的距离,它还舍不得,直起身站出水面,对着我,用海豚快乐的高音唱歌给我听,慢慢地退后,大约两三公尺,才转身向上一跃而起,回到水中,转个弯走掉了。就好像电影《飞宝》( Flipper)的一幕。

海边看到的人,都惊讶得不得了。小孩子都在兴奋地高喊“Look !Look !”(快看!快看!)大人都愣住了,甚至有人说,他一辈子没遇过这个现象,海豚怎么可能游到沙子上,好像想跟人沟通一样,甚至差点要搁浅在岸上。

我一句话都没有答,只是跪在沙滩上,眼泪一滴滴流出来。知道这是宇宙、全部的生命来为我加油。用它的方法,对我内心的问题和一切,做了一个回答,一个最深的鼓励。

接下来,回到台北。头一个周末,我到象山去爬山。除了要不要写书,脑海里还有一点顾虑,同时也有些为难的事要处理。所以,在爬山时,想利用周末的时间,进一步跟某人做一点沟通。

下山的时候,我一边走,一边发现自己又没有思考、没有念头。该讲的话都讲过了,只能全心投入在每一步。

在那个时点,人生未来的规划和这本书该不该写,这些问题又浮出来了。就在那时候,我一抬头,看到一只很大的深蓝色蝴蝶,正在我头上转。我自然在心里和他做一个顶礼和祝福,赞叹它的美。

我走了几步,以为它走掉了。没想到它从后面带来很多蝴蝶,大的,小的,甚至有手掌那么大的,黑的、黄的、金的、橘的,带着斑点的,各式各种的蝴蝶,约莫三十只,在我头顶上绕,至少我走了五十步。看着蝴蝶和人一起下山。从我旁边经过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甚至有人说,在象山从来没看过这么多蝴蝶。

我看着这些蝴蝶,心里充满了感激。我看着天,看着蝴蝶,默默地赞叹它们每一个的美。也知道,从生命最深的内在,通过这些蝴蝶,带来生命的共振,既是安慰,也是鼓励,希望我往前走。

有趣的是,早上跟我一起上山的人,他连一个影子都没看到。我也懒得提醒他看。就好像在人间,这种奇迹来,只是对我们个人的一点鼓励,一点加持。你真的想看到它时,就会看到它。

这一来,我知道非写这个系列的作品不可,才勇敢地用我不标准的语言,往前进行下去。

人生也只是如此,真善美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随时找到的。它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最有趣的是,它不需要通过任何外在的旅程来得到。只要我们往内心看,它就在等着我们。

除了这些共时性的奇迹,我希望将来有机会(或说勇气)跟大家分享其他更不可思议的现象,包括舍利子等神圣的信物对我的启发。

路上神圣的路,就像一个人孤独地走在人间的荒漠。虽然发现自己的理解和价值观念完全和人间是颠倒的,但还是要勇敢地走下去。我们最多只能掌握自己的“心”或意识状态,通过每一步,活出生命最高的境界。

[1]Mystic中文一般译作神秘家,也有人译作密契家。

[2]神经、肌肉或任何细胞都有同样的功能,而每一个细胞也都有记忆,我过去称为细胞记忆(cellular memory)。这些现象不是通过神经来转达,也不是人类受制约的意识用对立的语言可以描述出来的。这些资讯不受时空的限制,与整体相连而不可分,自然不可能分出先后顺序,也就是同时存在。

3.神圣的丰盛

找到生命的丰盛,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生命的丰盛,每一个人本来就有。

丰盛、丰富或是富足,也许是每一个人最关切的。它导入对生命的一个正面的观念,同时也带来希望,是你我都期待的。

一般所称的富足,还是集中在财富、名誉或权力,也就是人间物质形象层面的积累。我们活在这个人间,当然至少要满足基本物质的需要。没有足够的物质,就没有安全感。

我们无形之中,认为物质是越多越好。社会普遍的评价,也通过每一个角落强化这个印象——物质多,甚至多到剩余,是人人羡慕而想追求的。于是,我们也自然把补足物质的缺口,当作人生主要的目的。看到社会种种成功的实例,总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这个福气,可以一样富足。

人,很难跳出这些物质或形象的吸引力。

《全部的你》和本书以许多篇幅来表达——物质的需要和我们从中得到的成就感,本身就不断地建立、强化“我”的观念。即使懂了这个道理,要去看清、解开“我”,依然相当难,甚至在一般状况下不可能。我们活在这个社会,要积累更多物质,这本身就带来太大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下意识的驱动力,而且是人类集体代代相传的制约。

这两本书的一个主要论述是:物质的追求,只是念相,也是人生痛苦的主要来源。然而,前一章刚谈完共时性的奇迹与不可思议,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切入点来谈:

全部神圣的生命所带来的丰盛与富足,和人间物质的富足有什么不同?

一个人只要完全“在”,完全投入每一个瞬间,会自然发现——无论是“有”或“没有”,“多”或是“少”,物质所带来的安全感或被剥夺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种种问题、矛盾,甚至问题的根源自然就消失了。投入每一个瞬间,自然跟生命的内在接轨,跟全部的生命达到同步。很自然地,命也跟着改变。

这里所谈的“命”,主要还是一个人的心或意识状态,因为守住自己的心,才是根本。意识状态一变、心一改,其他一切也跟着改。所以,真正要谈的是:通过每一个瞬间,一个人找回喜乐、爱、平安,所同步反映到命运的改变。我们跳出了人间所带来的任何制约,包括任何限制。这,其实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通过这种改变,好像生命自然会配合我们的需要,带来妥当的安排。而这种命运的改变,并不费力,也不是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的。

投入每一个瞬间,活在当下,并不是被动,并不是“不做”,更不是呆呆看着生命流过我们。当然也不是跟人间失去互动,或是失去追求、不再努力,更不是抛开人间的需要或目的。

活在当下,也只是让生命的重点重新安排优先顺序。

当下,把握自己的“心”,把握当下的意识状态,自然变成主要的目的。其他的目的和各自相对的重要性,也会随着自动排列出来。

活在当下,本身是不费力的。只要费力,其实已经离开这个当下。

不费力,一个人可以把“在”或“觉”自然带到每一个动作,而自然通过每一个动作弥漫到身边,流入这个世界。就好像让每一个动作,自己完成它本身存在的目的。

不费力地做,再一个不费力地做,这样下去,我们自然会得到一个比一般人能想到的更大、而不可思议大的结果。甚至,是别人认为不可能达到的。

这才是丰盛的起步。

从醒觉的角度来看,其实从来没有什么目的好追求。最多也只是把握每一个瞬间,在我们的领域,让每一个瞬间完成它自己的完美。

也就好像没有一个人在做,也没有一件事被做。

这样子一来,生命活起来了。我们自然会发现——古人所讲的丰盛或富足,就在眼前。也就好像丰盛来找我们,而不是我们去求丰盛。[1]

醒觉的人自然是慷慨的,随时放手交出去,甚至自己没有的,也可以交出去。给出的,不只是物质,也可以是能量、专注、生命场。我们随时可以通过它们来肯定神圣的生命,把祝福带给周遭。

 《圣经》记载了许多这种奇迹,像是耳熟能详的五饼二鱼的故事[2]。许多人听说耶稣能行疗愈的奇迹,纷纷到荒野来。到了傍晚,耶稣拿着仅剩的五块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把饼掰开,让门徒递给大家。结果不仅所有人都吃饱了,剩余的零碎还装满了十二个篮子。佛教和其他宗教,也有许多类似的故事。

这个丰盛或富足,倒不是大家想的财富、名气和权力。这种外在富足的重要性早晚会消失。而这里所谈的内在丰盛和富足,则是一辈子取用不尽。

就好像全部的生命从每一个角落来祝福,希望我们活一个丰盛的生命。不期待、不追求、不要求,它自然找到我们,让我们不缺,而样样都变成意识转变的工具。不光是带给个人自信,协助我们彻底的转变,而且生命好像希望通过我们,把自信的光明和丰盛,带来给这个世界。

假如我们真正诚恳,随时都跟全部生命接轨。我们所需要的,全部生命也很早已经有所安排。

有趣的是,一个人真正诚恳,真正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缺,他在人间所缺的东西也自然会找上他。这样的流动也符合本书前面所提到的对称法则,然而我们在这一章可以称它为丰盛的法则、富足的法则( law of abundance)。

这一法则也只是承认——这个世界是由心或意识所组合,心到哪里,一切就到哪里,包括物质。即使物质还没跟上来,也不用担心。物质到时只能跟意识合一,也自然会到达。

以前的圣人也再三强调这个道理。只要我们心的状态是完美的,物质的世界也会跟着来完美。在这种完美中,任何物质都可以放手送出去,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它会补足回来。而《圣经》的讲法是“必得滋润”、“必得丰裕”、“却更增添”。[3]

这倒不是一个取得物质的秘方,而是强调生命的整体、内在和外在一定是对称的。一个人满足,内心安稳而富足,外在世界也只能做个相称的对应。

再强调一次——一个人还是要不断地诚恳。要做到真正的诚恳,也只有活在当下才可以做到。他样样都很简化,把生命单纯化,不会在任何瞬间再加上一个不需要的念头。他欢迎每一个瞬间所带来的好消息、坏消息或没有消息。他在每一个瞬间所做的,都不费劲。不费劲,自然就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什么压力好承担,也不可能离开生命全部的安排。

这种全面的诚恳,我们也可以称神圣的诚恳,本身就会吸引全部生命所带来的最大祝福。它也是最深的信仰。

一个人真正诚恳,对全部的生命完全开放,也只是内心全部打开,面对、欢迎生命。这才是信仰。

而真正的信仰,连一座山都可以移动。

不费力,一个人轻轻松松完成每一个瞬间所带来的任务,不会多花时间去追求、去想人生种种的规划或设定目标,只是完成眼前的事情——活在“心”,点点滴滴把握自己的意识状态。

最有趣的是,该做什么,人间自然会找上门来。不是用念头去想,而是一个完整的蓝图突然降临,不是通过脑去理解或规划,最多只能说是与生命全面共振出来的。

有了这种领悟,多遇上几次,给自己信心,把这领悟随时留在心中,人自然会跟着走下去,让生命完成自己。

人间最大的突破,都是通过这种领悟所达成的。从醒觉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完成生命带来的任务,倒没有什么成就好谈。没有一个“我”可以成就,也没有一个东西好去庆祝的。它只是生命自然衍生的现象,理所当然的成果,离不开生命的奥秘。

假如有一点成就的感觉,要注意,它本身还是在“我”的范围内,已经扭曲了正确的理解。这是每一个人走这条路,都要注意的。

但愿我能用最诚恳的方法来表达——每一个人都是宇宙最神圣的一个体。这一生来,是通过种种的祝福而成形的。人类的脑在地球上比任何众生都更发达。全部的生命,期待每一个人、期待你我,可以突然看到自己的完整,自己的完美——我们的神圣。

全部神圣的生命不可能不照顾我们,也不可能不爱护我们,只怕我们不完全相信,还宁愿延续人生的痛苦。

[1]其实丰盛离不开对称法则。内心丰盛,外在自然丰盛。

[2]《圣经》里好几位门徒所传下来的福音都记载了相同的故事,包括《马太福音》14:13-21、《马可福音》634-44《路加福音》9:10-17以及《约翰福音》61-14。这个故事传达出的丰盛与平安。

[3]《箴言》11:24-25“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情过度的,反致穷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洞。”这些话还是离不开对称法则,也就是生命能量的流出与流入,两者会对称。一个人愈给人能量,他也会得到能量。


贴主:哈哈嘻嘻哈哈于2023_05_12 17:50:21编辑
喜欢哈哈嘻嘻哈哈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