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时事快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喜悦无处不在》(2)

送交者: 哈哈嘻嘻哈哈[☆智慧喜悅豐盛☆] 于 2023-04-25 12:50 已读 505 次 1赞  

哈哈嘻嘻哈哈的个人频道

+关注

5「道」不偏袒,因为善恶都出自于它

心害怕进入的那个玄、虚空或空间,其实是所有生命的起源,是化育出万物的子宫。爱上它吧!当你爱上它,你就会看见它随即消失在光明的诞生中。道不偏袒。它接受光明,也接受黑暗。它们是平等的。


圣人无法偏袒,因为她爱上了现实,而现实含括了一切:所有事物的两面。她对这一切展开双臂,欣然接纳。她在自己身上发现了这一切:所有的罪恶和所有的神圣。她不会把罪人看成是罪人,也不会把圣人看成是圣人。在她眼中,他们只是正在受苦或不受苦的人只是相信或不相信自己想法的人。她看不出这两者的意识状态有什么差别。所谓的至乐之心与所谓的平庸之心都是平等的,并没有哪一个意识状态比较优越。没什么东西要努力争取,也没什么东西得弃诸在后。只有一'存在,甚至连那个'一'也没有。不论你多么努力想切断链接、分离出去,那都是不可能的事。事实上,相信焦虑的想法就是一种想切断连结的企图。这就是为什么,它会那样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原因。


痛苦都是精神上的,它与人的身体或环境无关。你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痛苦地承受剧烈的疼痛。怎么知道疼痛是应该的呢?因为它就是现状。如果你能爱上现状,过着没有焦虑故事的生活,那么即使身体疼痛,你也是在天堂;相反地,如果你的身体疼痛,你却认为自己不应该疼痛,你就是在地狱。疼痛其实是我们的朋友我的疼痛如果无法消除,我也不会赶走它。它是个可爱的客人,它想待多久都可以(但这并不表示我不服用止痛药)。


即使是疼痛,它也是我们投射出来的:它一直都在消失中。一旦你失去意识,你的身体还会疼吗?就算你的身体在疼痛,但电话突然响了,而那是你一直在等待的电话,你的精神完全集中在电话上,那时疼痛就不见了。换句话说,你的想法改变时,疼痛也会跟着改变。


我有一位以色列朋友,颈部以下完全瘫痪了。过去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并且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这一点,这种事,头脑最在行了。他很确定,人生是不公平的,但做了一阵子觉醒功课后,他终于了解到,现实只是它原本该有的样子。他现在完全没问题了,他现在是一个身体瘫痪的快乐男人;事实上,他并没有改变他的心。他只是质疑自已的想法,然后心就变了。

同样的解脱也可以发生在失去配偶或孩子的人身上,因为未经质疑的头脑,才是痛苦的一所在。我有一次在圣昆丁州立监狱为一些重刑犯做觉醒功课,他们都是因谋杀、强奸其他暴力罪行而获判无期徒刑的人。我请他们先写出自己的愤怒或怨恨的想法:一我很我句话。其中一名男子气到全身不由自主地发抖,甚至无法念完整个句子。他的第一句写道:「我很气我太太,因为她家里纵火,把我的宝贝女儿活活烧死了!」


这些年来,他一直活在愤怒、失落和绝望的地狱中,但他是个独特的人,真心渴望知道具相。后来,当他念完另一个句子:「我需要我女儿活着。」我问他觉醒功课的第二个提问:「你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他深入内在去寻找答案,结果令他相当意外。他说:「不,我不能确定。我问:「你在呼吸吗?」他回答:「在。」接着,他露出似有所悟的表情。最后他发现,他根本不需要女儿活着;在这一切愤怒和绝望之下,他仍然活得好好的;他甚至无法确定什么才是对他女儿最好的。他狂奔的泪水和笑声是世上最动人的。和这位了不起的人坐在一起,我真是备感荣幸,而他所做的,只是去质疑自己的信念。



06虽是空的,却用之不竭 它诞生出无穷尽的世界



心生出无穷的世界;这个和那个,失落和悲伤,善和恶。它本来就是圆满的,却不断制造出不圆满的假象。你相信自己的想法,因此深陷在无穷尽的自我戏码中。



除非你的内在是平安的,否则这世界将永无宁日。因为你就是这世界;你就是这地球。地球及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只存在于地球的故事里。当你进入无梦的睡眠,有世界存在吗?唯有你醒来说出「我」的时候,世界才开始出现。当「我」生起时,你就开始观看那你自以为是的电影了。然而,只要去质疑它,你就不会有所执着;它就仅是一部精彩的电影而已。准备好爆米花,电影要开始了!

我活在圆满中。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尽管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我什么都不知道,也不需要去明白什么。我放弃了四十三年毫无用处的思考,现在都用无所知心生活,因此我的生命只有平静和喜悦。我眼前出现的一切都是我。看着它们,我感到绝对的满足。


-07-它从未出生,顾永远不死



死亡是什么?你怎么会死呢?谁说你曾经出生过?其实活着的,只有你那未经质疑的想法。如果有什么东西存在的话,只有你的心。「我要死了」这念头消失之后,它跑去哪里了?唯一能证明它是真实的,不就是另外一个念头吗?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呢?世界就是这样开始的:「我」「我是」「我是女人我是一个起床刷牙、准备上班的女人」。剧情就是这样不断地展开,直到你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紧凑。「我是」质疑它,世界就会在那里终止,除非有漏网之概念、你只要质疑自己的想法够深,你会发现,真正的你是超越生死的。

质疑过的心可以自由地前往任何地方,因为它已不再追寻。它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死,因为它从未出生过。它是无限的,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欲求。它完全开放、不讲条件、永不止息无所畏惧、不会疲倦、毫无保留。它不得不给予,那是它的本性。事实上,一切存在都是它自己的亲密倒影,因此它永远都在接收,把自己交还给自己。


唯一会死的,是那僵固不化的心,它将受尽折磨而死。那未经质疑的心只相信自己的想法,因而活在挫折和绝望的死胡同里。它永远在寻找出路,但最后都是死路一条。每次解决完一个问题,就会有另一个问题冒出来。这是未经质疑的心必然的命运,因为它卡在最古老的故事里,像远古的恐龙咀嚼着同样古老的草。


我在一九八六年觉醒于真相后,开始注意内心生起的那些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故事。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化解每一个曾经被说过的焦虑故事。我就是这世界的心。每当其中一个故事的真相被揭穿,而在我心中化解时,它也在整个世界中化解了。因为思考者只有圣人总是以学习者自居,待在背后观察、注意、体验、理解,沉浸在当下的现实里。她就是这样超前于任何问题。没有什么会被浪费,没有什么不被吸收。她不会遗漏任何东西。



她不执着一切事物。当它们来时,那是她要的;当它们离去时,那也是她要的。她怎样都好。不论来或去,她都爱它们,因为她跟它们是一体的。她看见树枝在微风中摇曳,她知道那不是真的。在无分别的状态下,她成为那在微风中摇曳的树枝。她听见垃圾车的声音。她成为那声音,并为此心怀感恩。有什么自我好放下的呢?当下这一刻,世界从她那里开始,又在她那里结束了。


08至善就像水一样,无意地滋养着万物,处在人们鄙视的地方也心满意足。



至善-清明的心,就像水一样。它透明而闪闪发光,毫无阻碍地流向四面八方。它美丽又深邃,无心地滋养着万物的内在。

清明的心本质上是谦逊的,它喜欢居于下位。它比较喜欢待在听众席,而不是在讲台上(尽管众人把它摆在光灯下,它也欢迎)。它能谦卑地对待其他万物,因为它就是其他万物。它怀着自己成为这美丽万物的感恩之心,拜倒在圣人(我们所谓的石头、灌木、乞丐、蚂蚁、青草)的脚下。它发现自己就是那空中飞翔的鸟,虽然不知道怎麽飞,但它觉察到自己在飞。


当心清明了,生活就变得非常简单。我起了个念头,想起身去洗碗。我发现,当我的身体随着这念头而起身时,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它走向厨房洗碗槽时多么像个孩子呀!我打开水龙头,感受水在我手上流动的感觉。我倒了一些洗碗精在海绵上。真是神奇。我甚至不觉得这是在洗碗,直到我拿起一个碗盘,看见它从结块、黏糊糊的状态,变成湿湿的、充满泡沫,然后又变得洁净、干爽。现在,它又可以使用了。一切都在变化,我永远不知道什么东西会变成什么。我不相信关于未来的任何想法,因为我根本无法知道什麽是我,什麽是盘子、洗碗精、水,或那充满泡沫、闪闪发亮的世界。


喜欢它自己从椅子走向洗碗槽的声音。那颗清明的心发现到,即使那些念头留下的东西美得令人陶醉,也都不是真的。它只是段音乐或声轨,永远没有任何意义,如同生命只是看似发生而已。有谁会跟一段音轨开战呢?跟这么单纯的东西作对是多么疯狂啊!最后的审判:起身走向洗碗槽,洗碗精,水,碗盘亮晶晶。这是个美丽的故事。它就是生命的全部,也是唯一的生活。


我很高兴成为这六十三岁的女人。我喜欢我的体重是七十二公斤;我喜欢我没有比现在的我更聪明;我喜欢我的皮肤变得又皱又松;我喜欢有些早上我会近乎失明,眼前的世界变成雾蒙蒙的一片,几乎看不见自己在往哪儿走。我喜欢我的手被摆放的位置;我喜欢我被呼吸、放置和弯曲的方式我喜欢我现在从窗外望去的那幅立体面:树木、天空、草地、砖砌的烟、九重葛、「吉屋出售」的广告牌、树篱、河道、鸭子,我无法将它们个别分开。我喜欢我上楼时脚步不快不慢,也不会迈得太大步;我喜欢我的脚有它自己的智慧,知道完美的落脚点和正确的节奏,它们的动作多么神奇呀!我的手伸向楼梯的栏杆寻找支撑,没有任何想法或理由。再一次地,我的脚在步,手在移动。我抬头一望,看见墙上的那道彩虹。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棒的了。


既然我们都能走上楼梯、以自己的方式站立或移动,我为什么要成为你或别人呢?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去做自己、爱自己,并对自己感到满足,我为什么要去比较或竞争呢?比较不过是相信了那个把过去虚构成未来的故事。做真正的自己简单多了(彷佛我还能成为什么的什么似的)。


09 做你的工作,然后放下。这是通往宁静的唯一途径。


事物里有一种自然的平衡。过于偏向某个极端,生命就会仁慈地将你带回中心点。有起必有落,有落必有起;起和落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面向。

内和外的情形也是一样。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世界是在他们的外面。他们活得本末倒置,努力追求安全感和认同,仿佛只要赚到足够的钱或掌声,就能永远幸福快乐。但外面根本无法给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做我的工作,而且我根本不需要放下它,因为它本来就不属于我。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一切事物都是来来去去。宁静是一扇敞开的大门。

11我们处理的是「有」,但我们用的是「无」。

当心认识了自己,它就不再认同自己的想法,并留下许多开放的空间。成熟的心可以接纳任何观念,从来不会受到反对或冲突的威胁,因为它知道自己是一切无碍的。它没有什么立场要坚持,也没有什么身分要保护,所以去哪里都没问题。它永远不会失去什么,因为本来就无一物。体悟到自己的本性时,它涌现的只有欢笑与感恩的泪水。

万物看似都进入我里头。我看着,并见证那些由我而出的东西,我是一切万物的中心。我听到各种看法和概念。由于没有可以认同的「我」,我把它们都当做「有」来接受。这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都已经被「无」包围过、删除过,接着又被释放出来。它进来,它合成,它被删除,然后出来的是那看似「有」的「无」。一旦明白你谁都不是,你跟任何人在一起都会感到自在,不论他们看起来有多凶恶或堕落。没有什么苦难是我不能进入的,因为我知道,一切苦难早已解决;不论遇见什么,我遇见的永远是我自己。


当我们质疑自己相信的东西时,就会发现,我们其实不是以前自己认为的那个自己。这转变来自于心无限的那一端,平常我们很难体验到心的这部分。因为那「有所知心』(I-knowmind)一直在牢牢地掌控着。然而,一旦我们开始探究,世界就改变了,因为我们是直接处理「投影机(心),而不是投射的影像。就这样,我们失去了整个世界-我们以前所理解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每探究一次,现实就会变得更加亲切友善。

提出问题的,是我们心的中性部分(中心),它能将心从某一端带到另一端。这个中性部分给了困惑、僵化、有知的那一端机会,让它能对另一端开放;而另一端握有「有所知心》所能理解的理智、清明又充满爱的答案。这个中性部分没有任何动机或欲望,也没有应该或不应该;它是从某一端到另一端的桥。一旦「有所知心」得到正确的引导,它就会融入智慧的那一端,只留下纯粹的清醒、完整和自由。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比喻,毕竟心只有一个。说到底,当头脑封闭,心就封闭了,当头脑开放,心就开放了;所以,如果你想打开你的心,就先质疑你的想法吧。


探究永远会使你的故事变得又少又短。没有你的故事,你会是谁?除非你去探究,否则永远不会知道答案。没有一个故事是你或通向你;相反地,每一个故事都使你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事实上,你是存在于所有故事之前的那个东西,也是故事被理解之后所剩下的那个东西。

那个位于探究另一边的生活,是如此简单明了,因此无法事先想象。一切事物都被看成是完美的,不必改变它们原来的样子。这世界不再需要希望或信心,因为它已变成我曾经渴望的天堂。此时此地永远是那麽丰盛,有桌子、地板、小地毯、窗户和天空。哇,天空!我可以继续赞美我生活的世界。但要描当这一刻这个除了我的故事之外根本不存在的现在,可能得花上我一辈子的时间。这不是很好吗?了悟你的本来面目最棒的事情是:你永远处在恩典的状态,对这表象世界的丰盛充满感恩。我满溢着它的辉煌与慷慨,而我除了觉察它之外,什么都没做。

验证自我觉醒的标准是,你是否始终处于感恩的状态。这种感恩状态并不是你能发现或寻得的。它来自另一个方向,它会完全占据你。它是如此浩瀚,因此你不可能减弱它或遮蔽它。简而言之,它就是「心爱上它自己」。它在那如融合般的中心点同时完全接受及消耗它反映回来的自己。一旦你活在那样的感恩中,你就回家了。

13 爱世界如己,你便能照顾一切万物


当你是现状的爱人时,你会清楚地知道,这世界就是你镜中的面容。然而,你要如何成为现状的爱人呢?这个如何一直是个谜。但是,现在答案已经很清楚,你只要探究自已那些焦虑的想法就行了。觉醒功课的四个提问转让你要入就可以有多深入。
人们总觉得,只有「开悟」才能解脱,可是没人知道开悟是什么。没错,经典说过开悟的事;这个上师或那个喇嘛也宣称自己已经开悟,但那只是概念;那是过去的故事。事实上,根本没有开悟这回事。没有人是永远开悟,因为那会变成未来的故事。开悟只在当下。你相信你焦虑的想法?那你就困惑了。你知道那想法不是真的?那你就开悟了。事情就这麽简单。接着,下一个想法又出现了。这次你或许会开悟,或许不会。
我发现,焦虑的想法都是重复的,它们永远玩不出新把戏。人们总想放下他们的想法,但那就如同是在遗弃自己的孩子。我以前常到沙漠里远离世界,但我的脑袋把整个世界-所有曾经有过的概念,全都带了去。因为我要化解那些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头脑里的想法。那些想法并没有比电视节目来得独特。我发现,全世界不论哪种语言或文化,人们都是因为相信同样的焦虑想法而感到痛苦:「我妈不爱我」、「我不够好」、「我太肥了」、「我的钱不够」、「我老公应该要了解我」、「我老婆不该离开我」、「我们必须拯救这世界」。当然,我从来不会要求人们别去相信他们的想法,那样做不但不仁慈,要人们别相信他们所信之物也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开始质疑那些想法,否则我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相信它们。事实就是如此。
以前人们经常问我,我是不是开悟了?我总是回答:「我不知道开悟是什么。我只知道,什么会带来痛苦,什么不会。」我是只要现状的人。我的解脱之道就是:像对待朋友一样,迎接心中生起的每一个概念。

14 绵延不绝,无以名之,它回到「无」的领域。



从究竟上来说,那真实的东西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思、不可得的。你看见的,只是你眼之所见,你听到的,只是你耳之所闻;换句话说,你只是在对自己想象的世界起反应。它一开始就是你自心的创造。你创造它、为它命名,并赋予它一层又一层意义。你把自己认为的东西添加在现实之上,然后再赋予它理由。这一切都是你。原本的东西被新的东西抹去而变成旧的,因为想法会删除任何不是它自己的东西。


心的力量非常强大,它甚至可以用想象的拳头去打一面墙,并相信那个拳头是你自己的。因为处于无明状态的心会迅速维持它想象的世界,创造出空间、时间及一切万物。心的创力其实非常美好,只要它别像恐怖分子那样,总是创造不友善的可怕世界。如果它已创出那样的世界,我会建议去质疑那个噩梦。心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质疑它自己。「这是一棵树-这是真的吗?」或「我存在-这是真的吗?」心轻易创造出来的世界,同样也能轻易地瓦解,反正它只是回归它的本源;而你对它的执着,才是唯一的痛苦所在。


头脑无法理解「无」,即那绝对、身为万物本源的原始「非世界」(non-wotla).称它为「无」,会让人觉得它是不真实的。事实上,它并不是「什麽都没有」,它只是存在于一切言语之前。对那反映想法的世界来说,「无」不仅可怕,而且是不可理解的。当心想到自己就是自己的来处时,就会感到十分害怕,因为那是不可知又无法控制的。心如果不认同身体,就只有等死了,但死亡永远不会到来,因为从未活过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最后,心会发现自己是自由的;它永远不受控制,并且其乐无穷。终究,它会爱上那未知,并在里头休息。由于它不再相信自己的想法,所以不论在哪里或不在哪里,它永远都是平静的。其余什么都没有。


人们可以把探究带回家,把它当成每一天的早餐。这排除了我的影响,却使我成为更有力量的存在:一个平等的人,一个与学生坐在一起的学生,彼此同样具备宁静的可能性。这是最健康的场景,一个没有老师的场景。老师在被成熟的心看穿之前,是不是看起来都很厉害?


我喜欢我的职责被删除掉!我为什么要被看成是有智慧或神圣的人呢?那样除了得到一个故事外,我还能得到什么?不论我有什么领悟,那都是我自己的,我无法给你。就算可以给你,但那样做无异是在说:「你做不到,我来帮你做。」如此一来,我就是在教导依赖,我就是在告诉你答案在你自身之外。事实上,除了那些提问,我什么也给不了你。

15

你有耐心等待浊水澄清吗?

你能安静地等候正确的行动自行出现吗?


圣人不会求世人所谓的满足,因为她原本就已圆满,无需再多加分毫。 当你拥有你想要的-你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时,就不会有追求外在事物的冲动。外在的追求只会使你远离生命本自圆满的觉知。 即使你有剧烈的疼痛,那也不是什么过错或缺失,因为现实永远是仁慈的;所有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它不可能是别的。只要你加以探究,就会非常清楚了解这一点。


我一位朋友的妻子爱上别的男人,他做觉醒功课已经一段时间了,所以并没有陷入悲伤和恐慌,而是开始质疑自己的想法:'她应该跟我在一起-这是真的吗?我无法确定这一点。当我相信这个想法时,我有什麽反应?非常难受。如果没有这个想法,我会是什么样子?我会爱她,并给她最大的祝福。」我这位朋友真的想知道真相。在质疑自己的想法后,他发现非常珍贵的东西。


「最后,」他说,「我能把它看成是一件应该发生的事,因为它已经发生了。当我的妻子告诉我这件事时,她不必为了怕我受伤而隐瞒任何事。能置身事外地聆听她的感受,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 有史以来,我第一次有这么大的解脱感。」后来,他的妻子搬去眼那名男子同居。 他并不反对这件事,如果妻子不想待在他身边的话,他也不希望她留下来。几月后,她与新欢发生感情危机,亟需找人倾诉,于是她找到她最要好的朋友:她的丈夫。他们一起平静地讨论她该怎么做才好。最后,她决定先找个地方独居,再来解决她与新欢问题。 几番波折后,她最终还是回到丈夫的身边。整个过程中,每当我的朋友发现内心现实交战而感到痛苦或恐惧时,就会探究自当时所相信的想法,并重新回归到平静的心境。他自己领悟到,原来他唯一的问题就是那未经质疑的想法。他的妻子其实是他解脱的逆增上缘。


我经常说,如果我有什么祷告词,那一定是:「主啊,请免去我对爱、认同或赞赏的渴望吧! 阿门。 」当然,我没有什么祷告词,因为除了我真正拥有的东西,我什麽也不想要。我了解生命的仁慈,何必再祈求什麽不一样的东西呢? 再怎么比,它们也比不上生命带给的东西。上帝是实相的另一个名字,它圆满又完美,使我充满最大的喜乐。我从来没出现过希望现状能有所不同的想法。但如果我仍相信自己的想法,我首先会祈求的是:请免去我对爱的渴望。因为这种渴望只会带来困惑和痛苦,会使你觉察不到你实际上已经拥有的东西。寻找那永远无法在身外找到的东西是很痛苦的。我说:「你永远找不到。」因为你显然不了解自己在找什麽。如果你明白的话,这个追寻就结束了。你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爱,它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但这反而使你看不见爱,就好比盲人在寻找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一样。在这永无休止地追求幸福结局的过程中,你卑躬屈膝地苦苦哀求他人,使尽各种情绪勒索的手段;然而,唯有往内寻找真相,你才能找到那永远不会失去的爱。一旦你找到它,你的自然反应会是充满了感恩。


这是我唯一的祈祷,因为它的回答将终止一切时空,带来那纯然无限之心的能量,使你在它所有的力量和仁慈中获得解脱。一旦停止爱的追寻,你就没什么事要做的了。你会感觉有某种超越你的东西在做,而你只是「被做」。从此,你的人生将毫不费力。而它完成的,将远远大过于你认为自己所能完成的。


当我不再向外寻求认同,我就保持在认同的状态。透过探究,我终于明白,我想要你认同你所认同的,因为我爱你。不论你认同什么,都是我想要的。这就是爱。爱不改变任何东西,因为爱已拥有它想要的一切。它已经是它想要的一切,那就是它想要的样子。



贴主:哈哈嘻嘻哈哈于2023_04_25 12:53:39编辑

贴主:哈哈嘻嘻哈哈于2023_04_25 12:57:20编辑
喜欢哈哈嘻嘻哈哈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