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时事快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奇迹》- 38 -- 43

送交者: 哈哈嘻嘻哈哈[☆智慧喜悅豐盛☆] 于 2023-03-18 9:34 已读 598 次 2赞  

哈哈嘻嘻哈哈的个人频道

+关注
38 大自然,大爱

我不光是常去市集,也自然喜欢跟大自然接触,停留在大自然,带来宁静。而通过宁静,我也可以停留很多时间,让身心净化。



也是通过这些停留的时间,我才可以让自由坠落和内爆,不断重复它自己。



然而,我相信从别人的眼中看来,也不过是一个人坐在石头或草地,在发呆。



奇妙的是,很多动物自然会想来接触。最平常的,就是鸟、兔子、松鼠和鹿。在我不知不觉中,它们都来到身边。



这让我体会到,一个人没有念头,反而自然产生一个宁静的场。这样的场,对这些野兽和动物没有威胁,它们可以安心停留。我也猜想,这个场,大概对动物或生命还带着一种吸引力,不然不会每一次都重复出现这种现象。



有趣的是,动物一进入这个场,原本行为也会改变。比如说,鹿一般很害羞,只要接近五十公尺内,就会跑掉。不光躲人,对其他动物也是如此。然而就连鹿也自然靠近,不怕其它动物也在旁边。



美国的狐狸和浣熊,常常让别的动物害怕。但在这段时间,好像它的威胁也就暂停,让别的动物也敢靠近。有几次,老鹰也是如此。



这些经验重复了许多次。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不要说动物和动物之间,甚至动物和人之间表面的隔离,说到底也只是脑的运作。



我的脑不去做隔离,也就没有念头,自然全部都是一体,都是一个。





我突然从心中,懂了什么是爱。不是过去在人间和父母、兄弟姊妹和其他人的爱。这种爱,没有对象。也没有谁在爱谁。我最多只能说,是爱自己。但是这个自己,其实是全部,是一体。是一体爱着一体,再加上一体。



除了全部,除了一体,其他的,都是我头脑的产物。任何隔离都不存在,非但没有谁可以爱谁,也没有「我」可以去爱「你」或是别人。



我也同时体会到,我过去在人间体验到爱,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爱。因为它本身很明显有个对象,而且是通过一个隔离的角度在看这个对象——最多只是想要某个人,想要某个东西,想要得到什么,想通过「爱」,把这个隔离的距离减少,甚至取消。



这些,我过去把它当成爱,发现完全是错的观念。



这种爱,本身还只是一个头脑的作业。



39 石头说话

通过多少次大脑的净化,多跟大自然接触,我自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就是我的脑似乎在重新整顿。过去好像只用到一小部分的大脑,而现在可以灵活地运用左脑和右脑。甚至,有很多过去不知道会运作的部位,现在也开始动起来。



有时候,会突然闻到很香的气味,有时从舌头上方不断滴下甘露,而肠道的功能完全改变,甚至连身体分泌和排泄的味道都完全不同。



就连视力也发生了变化,



我发现,虽然过去的一些境界消失了,但好像随时可以体会的物质和物质之间的连结。即使不知道连结彼此的是什么,也许是能量、是光谱还是别的。然而,也就好像眼前的一切,样样都是连起来的。就连太阳、月亮、星星、天空、世界,整个都是连起来的。



我自然想起梵谷的作品。他画中的笔触,也是想表达这种「有」和「没有」之间的连贯性,而我也可以体会到这样的连贯性。



不过我还是把这些当作幻觉,不去理它。心想,一段时间后自然会消失的。奇妙的是,不光没有消失,反而更强烈。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连贯性,接下来几个礼拜、几个月,越来越强,让我体会到一种生命的相应与共振。



比如看到一只狗右后腿受伤,我不光可以体会到它那个部位在痛,而这个痛,非常详细,非常具体。我身边的人的烦恼或痛心,好像我也自然知道,也就好像自己亲自在体验。



如果不去理它,这种连结的感受反而更扩大,扩大到整个地球和宇宙。



有一次,我在森林里,自己一个人坐着。突然意识到,连下面一块很大的石头都有生命,都在呼吸。只是它的呼吸或波动,比我个人慢得多,才会让我过去没有注意到。



原来,每样东西,包括土壤、石头、植物,全部都是有生命的。而这生命都离不开我自己。



我突然明白,让这些东西共同连起来的,原来是意识。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意识本身跟物质是分不开的。我过去所看的,好像是有粒子的实验,其实本身都还是意识。



这个发现,让我太惊讶了。过去以为意识是抽象的,甚至连波动都称不上。然而,现在对我是那么具体而坚实。跟物质分不开。



这个发现,对我个人是不可思议的大。



我记得我坐在那石头上,也就让一天过去了。



原来,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只动物、每一株植物、每一块石头、每一样东西,也不过是意识说创出来的粒子。我们才可以连起来,也才有一种一体的感受。它本身就是我们本质。



这一切,我过去怎么也想不到。



我也突然体会到,爱、快乐、宁静,是这么来的。本来就是我们的本质。



我也突然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叫做修行或开悟。因为一切 ——悟或开悟、甚至脚下的地球 ——本来就是我们本质,最多也只是意识,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有的意识。



我坐在石头上,更进一步体会,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叫爱,快乐和宁静。这些,最多有知识头脑造出来的幻觉。



最多是因为它们本来是我主要的部分,而头脑自然会投射这些特质,让我通过神经的感受,自然希望接触或感应到这些性质,过去才会不断地想追求。



现在我才懂 ——我想追求的,我本来就有,本来就是。



甚至连修行都是颠倒的。修行想追求的开悟也是颠倒的。悟是我本来都有的,而我反而好像是通过修行,想把本来就有的找回来。



我当时体会到这个,大笑一场。



笑,是我发现这一辈子所理解的,都是颠倒的。不光如此,连人类历史全部留下来的知识,都是颠倒的。我们的文明,是越走越远。表面上是发展,但其实是不断离开我们的「心」,不断造出虚的世界,带来虚的真实。



这本身,我认为是最大的「奇迹」。真没想到,人会无明到这个地步,而且是越来越无明,不是越来越聪明。



我坐在那石头上,自然发现这个地球和我从来没有分开过。两者都是从头脑投射出来的。爱它,也是爱自己。爱自己,也是爱它。





有趣的是,我第一次体会,两个都不存在。所以,谈爱,本身也是多余的。



40 海底也说话

从样样之间的连结,我自然体会到生命的力量。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不光是人、动物、植物有生命,连物质都是活的,每一个都是相连的。



我记得自己刚懂事的时候,对全像图 hologram)的观念特别感兴趣 ——通过一个点,可以看到全像,包括其他的每一个点,甚至整体、全部。



但是,我现在所体会到的,和全像图不同的是:每一个点、每一个角落,都跟其他点、其他的角落是连起来的。动到一个点,其实也牵动其他的每一个点,等于动到全部。



我过去没想过是这样子,而我现在可以在生活中直接验证这个理解。



比如眼前和一个人在对话,虽然是一对一在说话,我自然发现它有连锁的作用,跟周边其他的人、未来的事情,全部连起来了。也像是一件事或一个发生,可以影响到许多其他的事情或发生。全部都是连起来的。



全部都是连锁起来的。



这个连结,不光是跟人,跟动物、植物、矿物、地球、宇宙,全部都是连起来的。



而我突然体会到,我过去认为的巧合,其实没有巧合。也没有什么东西叫奇迹。一切都离不开整体。是这个整体,通过好像无数看不到的连线,在组合,在发生一件事。



光是这一点,就打破我这一生所带来全部的观念。



我自然发现,我头脑所体会到一切,不管是其他的人或整个世界,都是连起来的,才会让我们大家体会到表面上的同一个真实。



任何头脑的境界,跟其他的境界都是连起来的。也就好像我们大家共同创出一个意识的网格,而这个网格是相互辅助,加持它的真实性。在这个网格的作用下,全部都是连起来的。



假如没有亲自体会,我绝对不可能相信这一点。



因为跟我平常用感官所体验的,刚好颠倒。一般感官的体验,反而让我对样样自然有个隔离。然而,这种隔离在这种领悟中,突然消失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到各地都希望验证这个连贯性、共同性。就连潜水,我在水底下,看着眼前的鱼、珊瑚、种种生命,美到这种程度,眼泪就掉下来了。知道眼前所看的,包括水,都是活的,而且都是连结的。



我过去全部被自己的感官给骗了。我最多也是这个整体的一小部分。假如眼前所见的是创造的奇迹,我,其实也是奇迹。



41 多重宇宙

前面谈到生命的连贯性,提到眼前的石头和众生之间的横向连结。我记得,在我很年轻的时候,这就已经不是理论,而是真正可以体会的。



接下来,我发现还有一种纵向连结,更是错综复杂。



我意识到,全部的动物,包括人类的知觉,都集中在感官。



人类有五个感官,动物的感官范围虽然和我们不完全一样,也许听、看、闻的感应范围比我们更广或更窄,但大致都离不开五个感官。所以,人和动物体会到的世界,几乎是重叠,或甚至可以说是一样的。



也可以说,人和动物都在同一个层面共生存。



我通过静坐,很容易意识扩大到无所不在,而可以在各种宇宙中穿梭。不光是空间,就连时间的观念都可以打破。



我也体会到,时空跟头脑分不开,即使到了其他的宇宙,也好像还是通过五官的体会和头脑的理解。把其他的境界,带进我们人间的维度。这样子,这些所见所闻究竟有什么代表性,我也不知道。但是,每次都一样。无论到哪个时空,都还是可以看到、体会到植物、石头和矿物的存在。



然而,我发现,矿物、石头和植物的知觉是在完全不同的轨道,可以随时穿过不同的意识层面,连结不同的众生,而同时跟每个意识层面的不同众生互动。



比如说,我在眼前看到一株植物,和另一个层面的众生所体会到的,可能完全不同。但还是有一个东西叫做植物,知识在各自的层面扮着不同角色,或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石头如此,矿物也是如此。



这么一来,我突然可以解释小时候常意识到仙女、地精和许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众生是怎么回事。它们出现,不是在虚无缥缈的虚空之中,而还是出现在我们可以认得的空间,例如树或石头的旁边。



这对我而言,是一个认知的共同点,才会让我觉得不是完全陌生的背景。



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经验。所有民族的神话故事,也都有类似的元素。除了这些可爱的众生,还有龙、阿修罗6,无论东方或西方,都是一样的。在各文化的传说中,这些众生的长相都差不了多少。我在静坐体会到的,也是一样的。



这些经验,都让我体会到,这些众生其实都存在。只是存在在另外一个层面,是我们人类的二元对立不可能看到的。但有时候,通过种种的感应,也会有重叠。



当时,这个发现,对我也是一个相当大刺激。



我发现这个宇宙延伸出不完的世界和生命,而人类最多只是参与一个很窄的层面。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其实一点代表性也没有。但是,眼前看到的世界,过去对我竟然好像是唯一的事实,而让我完全意识不到其他的可能、其他的世界。



我从这个发现自然得到一个连结,让我可以用很科学的方法,把意识和物质做一个连线。而这一点,后来也影响到我怎么表达自己的体验。



我们过去一般都认为物质是主题,是由物质才延伸出来意识。也就好像把物质当作构造,而意识是从它延伸出来的功能。认为先有构造,才有功能。



然而,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事实是刚刚好颠倒。意识才是主体。意识不光延伸出所有的物质,还同时延伸出不完的物质外的特质,是我们人通过头脑难以想象的。但是,这些现象,包括物质,最多还只是在一个相对层面。站在意识的整体,这个层面根本就不成比例。最多只能说是不完的可能中的一个可能。而每一个可能都可以重叠,彼此没有矛盾。



大概十年前,我再次受到《科学人 Scientific American)》的邀请,把我们推翻奈米细菌传说的经过,写成一篇专文。当时,我记得跟总编辑来来回回讨论要不要用我们的奈米颗粒照片当作封面。毕竟过去两次受邀写的文章,都被选为封面照片。我当时的学生马 Jan Martel)当然也会期待。



后来,因为编辑的种种考量,把奈米细菌的文章当作封面的重点报导,但是选择了另一篇文章的照片来当封面。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 —— Life in the Multiverse ?(多重宇宙也有生命?)



马奕安当然会失望。但是,这个经过也就让我注意到编辑所选的封面,也才注意到 Multiverse这个标题。当然,我没有细看文章的内容。只是这个词让我愣住,忍不住笑了出来。



Multiverse 这个标题,是一种文字游戏。用 multi- (多重)  uni- (单一)做对比,和大家都不知道的「宇宙」 universe 做一个对称和区隔。



虽然这是一种比喻,但是,Multiverse 「多重宇宙」这个词,相当贴切地表达了我个人的体会:就在同一个空间,有不同的宇宙或生命在重叠。甚至,光是在地球,就活着不清的「世界」。



我也体会到,连我们所称的时空(space-time 都是头脑人为的产物。



然而,就连我提到「同一个时空活着不同的生命」这样的表达都不正确。因为时空就是我们闯出来的架构。我最多只能说,并不是在这个时空真有一个空间去容纳这些生命,而是这些生命重叠在我们时空的架构上。但是,无论表面上看来有多少生命重叠在我们时空的架构之上,站在一体的角度来看,这些生命根本就不成比例。甚至,连这些生命,都可以当作幻觉来看。



我也突然理解,是自己过去完全被五官绑住,才会把眼前的世界看得那么真实。



其实,身为一个科学家,假如没有这样的亲身的体验,一听到这里的所讲的,我的第一个反应也可能是:“告诉我,证明在哪里?有什么根据?”所以,多年来,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分享过这些。



有意思的是,我们所要的证明或根据,无论是实证的根据或理论的证明,最多也只是在强化头脑的自身的逻辑架构。



我很早就知道这些作品所谈的,不可能用理性或左脑可以验证。因为验证本身就是自己所带出来的限制,而自然排除掉这些可能。



这也让我发现,有许多状态,是「心」可能可以体会,而对「头脑」则是完全陌生,没办法接受。



假如我的大脑可以接受这本书所讲的,它也就自己消失。大脑,也就自然回到心。



我体会到这个关键,带给我相当大的信心。让我充满把握,无论这个生命带我往哪里走,头脑绝对是跟不上的。既然跟不上,我也最多把它摆到旁边,不让它来干扰我。





我发现,光是这一点,本身就带给我无法描述的大欢喜和平静。


42 我是谁

我懂了这一些,很长一段时间内心非常宁静。一有机会,就到大自然、热闹的市集或某个角落待着,不想说话,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念头。


停留在这种状态,我自然失掉时间的观念。有时候,几个小时、一整夜惑几天过去了,我都没有注意到。偶尔发现自己知道或是注意到某个画面——这时候,才体会到脑在运作。


体会到了,我自然可以踩一个刹车,眼前的念头也就没有了。


当时洛克斐洛大学 ——康乃尔医学院的附设医院(纽约医院)就在曼哈顿的东河边,我住的宿舍也在旁边。下班之后,我喜欢在东河畔跑步。


有一天,在跑步时,突然体会到:有一个人在跑步。但是,在那个瞬间,却不晓得是谁在跑步。


这个经过相当奥妙,也好像明明是我自己在跑步,但不晓得是谁在跑。我停下来,自然产生一个问题:谁在跑?


过了几秒钟,发现脑自然给我一个答案:是我啊。


我很认真地再问:那,我是谁?


我一个人站在那里不晓得多久,怎么也找不出答案。


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得不到答案。


也许每个人听到,都认为不可能。但是,我很认真的在找,就是找不到,找不到一个东西,是我可以认为是我的。


找不到的瞬间,自然发现,什么事都没有,也没有念头。


我继续跑。


不晓得跑了多久,自然又发现:有人在跑步。但跑步的,不知道是谁。


自然重复前面的询问。


也自然地,又找不到。


我不知道这个经验重复了多少次,我当时通常跑一小时,从曼哈顿六十街,跑到一百四十街,再折返。但是,那一天的跑步,停下来好几次。我自己的从五点半开始跑,回到家已经七点半多,将近八点了。


中间的时间,也不晓得到哪里去了。经过这一次,我发现,这本身变成一个很好的方法,让我可以随时回到一个最宁静的、最放松的状态。


接下来,也发现我在哪里,都可以使用。同时还可以做事、讲话、跑步、吃饭。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可以,自然把我带到一个没有梦的深睡状态,意识却十分清醒。


我回头想,当时看到拉玛那·马哈希的脸孔,好像得到一个传承。传承的,最多也只是这个。


我也突然意识到,其实自己重新发掘了一个很古老就有的修行方法,而这个修行方法就是最有效的。


特别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是过去没有听任何人提起过的 ——一切是颠倒的。


「颠倒」的是 ——这个方法,最多只是让我从宁静,再回到宁静;倒不是从不宁静,走到宁静。


我最多只是从一体把自己找回来,或是「钓」回来。


但是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也没有「谁」在「动」 或在「做」。


就好像是一体想把一体找回来,最多只是提醒一体,而回到自己。


这个发现,突然让理解,过去所谈、所听到的修行方法全是颠倒。通过任何人为的领域,想回到本来就有的一体,我现在才知道是不可能的。全部这些修行的领域,最多只是减少念头,为头脑带来一种净化或休息,最多只是把头脑推到一体的门口。


但是,要跳回到一体,我发现不是通过这些方法。而是反过来,是在没有头脑干扰的状态下,一体自己浮出来,把头脑一口吞掉。


我会在多年后又鼓起勇气提出来,是因为我同时体会到:一体本身包含这个世界,而我们人生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找到它。但是,一体,跟我们一般的意识又不是站在同一个层面,或说是不落在同一个轨道。


任何人生的角落,都是头脑的产物,本身是虚的,不存在。要从一个不存在的点,到议题,是不可能的。我这里才会用「颠倒」来形容,比较准确的说法反而是——从一体,把自己找回来。


这个发现,对我又像一个大海啸或地震一样大,让我接下来更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分享。




我心里明白,这个发现本身,会推翻我接触过的各种瑜伽、静坐、持咒、祷告…… 所有修行的观念。于是,也就不敢开口。最多是在心中,跟过去的圣人不断顶礼。心里知道,自由他们才会理解我这个发现。




43 什么是修行?

我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遇上很多修行的法门,包括各式各样的瑜伽、静坐、持咒、观想、祷告,与不同的宗教。


我发现,每一种方法都很好。只要我投入,再三练习,都会让身体净化,而达到专注的状态。到最后,都可以消失杂念,而把头脑带到一个放松的状态,对身心的健康都有好处。


但是,我也同时体会到全部这些方法的限制:最多,是为我带来安静,却带不回去一体。


也就好像这些方法和一体,还是落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两面接不上头。


我意识到,这些领域在追求的,都是想把念头跟「我」消失,而全部都是从「我」的立场在面对修行。也就是从「我」,希望达到「无我」。从「思」,想走到「无思」。


我也自然明白,其实,所有方法都是多余的。我们站在一个头脑投射出来的境界,包括「我」,却想通过头脑投射出来的方法,跳出它自己。这是不可能的,本身就是矛盾。


我才发现,为什么大部分人通过各式各样的宗教和修行,到最后只是失望,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成就。


因为我们想追求的,是本来就有的,其实不需要追求,也追求不来。经过练习,反而添加了一层不必要的功夫,甚至带给自己更多的压力。


任何领域,只要有人分享,我一样会认真去听、去体验。但是,到最后,也一样不断回到这个结论:这些体验,我们老早都有,倒是不需要做任何追求和练习。


我深深的体会到,这种体验不需要做任何练习,甚至练习不来,它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修行还没有起步,已经老早完成了。没有任何修行的过程是必要的。


但是,这些话,我很少跟修行人分享。我心里明白,这个观点,跟我所见到的修行者的主张都相反。一般修行的人,都认为需要多年的功夫,需要经过数不完的牺牲和苦修,才可以有一个意识转变的体验。所以,我总是认为这种不费力的观点,很难让别人接受。


我也自然发现,人离不开「动」,或是「有」,而「我」的任何「动」 或「有」,还是离不开头脑。


最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头脑的架构本身就是靠「动」才可以运作。


念头本身就是「动」,假如没有「动」,它根本不存在。于是,连修行也自然建立在一个「动」的基础上,而最多只是头脑在运作。是我们头脑想出来一个观念叫「修行」。一样,是头脑再进一步想出一个观念叫「解脱」或「开悟」。


但是,我过去没想到,原来头脑本身就是开悟最大的阻碍。只要头脑在运作,不可能有什么开悟好谈的。开悟的观念,本身是在消失「我」和「念头」,也就是我们头脑的运作。然而,这样的理解或解释,本身最多又只是带来一个矛盾。在头脑正常的运作下,是不可能接受的。头脑不可能轻易地任由我们去消失它自己。


体会到这一点,其实让我相当难过。我总算明白,过去流传下来的修行领域,完全和事实是颠倒的。不过是让人浪费数不完的力气和时间,在追求一个虚的境界。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只是轻轻松松把头脑挪开,不去跟他抵抗,完全放过它,自然一切就已经是宁静,我们也自然就回家了。


然而,只要有个「寻」、有个「找」、有个「求」,我们永远找不到的。


但是,这些话,我又可以跟谁讲呢?又有谁,会相信呢?






贴主:哈哈嘻嘻哈哈于2023_03_18 9:35:21编辑
喜欢哈哈嘻嘻哈哈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