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由文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篇小說【兒時瑣記】2-1 磨剪子来,戗菜刀

送交者: 野山鹿鳴[♂☆★星辰大海遠方★☆♂] 于 2024-06-26 2:03 已读 1595 次 3赞  

野山鹿鳴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中篇小說 【兒時瑣記】    第二章    第一節

磨剪子来,戗菜刀



五十年代初北平, 有很多走街串巷小生意人, 适应市场需求而生。 也确实解决了城市居民的特殊需要。 走街串巷, 拉长音吆喝   “磨剪子来。。。。戗菜刀。。。。。。 ”   的师傅, 就是其中的代表。

 

每当听到磨刀人,義大利美聲般歌喉, 响亮的吆喝声, 我这個閒的發呆的小孩,就会第一时间,从院子裏跑出来。

        有小孩跑出来看, 磨刀师傅就停下來,在胡同裏找个空旷, 不妨碍交通的地方,把肩扛長板凳放下,坐著, 煙袋點着,抽著,等待顧客上門。

 

对看热闹小孩, 他不反感。 就像说书先生们说的, 有钱的帮个钱场, 没钱的帮个人场。 我们这帮好奇小孩, 是在帮他人场,为他做广告。  那些找他磨剪子, 戗菜刀的主妇們, 看到我们, 就容易找到他。


在大院附近,停下来的磨刀人, 一般来讲,生意都不错。 妈妈有时也喊我 “   去,快把咱们家菜刀,拿去给他看看, 最近切菜总觉得刀不快。


磨刀师傅接过菜刀, 先用眼睛, 垂直对着刀刃瞄瞄, “  您这刀钢火不行了, 我帮您戗戗, 磨一下 保证您切起菜来飞快。


有时他会说 “  您这把刀钢火,嗯, 还行, 我给您磨磨就成了, 下次就要戗一次了。 ”  


他所谓的戗, 就是要用一个戗刀, 刀刃特别硬, 可以把菜刀或剪刀的刀刃, 戗下一层来, 然後再磨。 按他说法, 凡是要戗的刀, 就是刀刃钢火不行了。 如果刀钢火还行, 简单磨一下就可以。 


至于他说的钢火,到底是什么, 他怎么能一眼就看出,一把刀的钢火, 行还是不行,我就不知道了, 只是觉得他,神, 有本事。


单纯磨刀,和先戗再磨,价格不一样, 把刀磨一磨, 价格便宜, 只要一千元 ,旧币, 相当现在一毛钱 先戗後磨,貴两倍, 三千元。 同上


我们家的菜刀,每年都要他帮助磨一次,戗一次。  单是我们家,一年起碼两单生意, 磨剪刀还不算。 


我们住的院子,几十户人家, 一年也有几十单生意。 我们那条胡同, 密密麻麻,门牌号多了去了, 都住着多户人家, 因此他的生意, 應該是不錯的。

 

这种小生意人,  不需要国家任何投资, 不需要国家安排就业, 靠自己手艺, 卖力气,挣口饭吃。 同时,又解决了老百姓,某些方面特殊需要, 一举两得, 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除了磨刀师傅外, 另外比较多的一种個体生意人, 是走街串巷,收購旧东西的。 人們一般称呼他们,  ” 收破烂兒的 或者  “ 打小鼓儿的 


因为他们走街串巷时, 会敲打一种特制的, 直徑八寸, 紫檀木,或紅木的單面小皮鼓, 口裏喊着: “  破烂儿,。。。。。。 我买唉!”  【破烂儿】中,最後的那个   “ ”   字,和最后面【我買唉】中,那个   “  ”   字,都得拉长音, 特別好聽。 對我來說, 不亞於今天的粉絲, 聽明星演唱會。

 

北京,六百多年漫長历史古都, 不少有价值,历代古玩字畫,值錢文物散落民间。 


这些打小鼓儿,收破烂人中, 有些真收破烂,轉手倒卖, 胡亂赚个差价糊口。 


也有的是,眼光独到的古董商, 收藏家之流,  他们也在外面收破烂。 打着收破烂的幌子, 实际企图拣涝儿。 用小钱,收购价值连城的宝贝。 干这行的, 还真就有这样发了的。


这些打小鼓,收破烂的人, 衣着打扮, 比磨刀师傅,体面的多。 


磨刀师傅磨刀时要加水, 磨刀溅起的水,往往弄一身。 因此他们衣着, 是短打扮,身上一般都还围个围裙,一看就是劳动型的。


收破烂的。蓝布长衫, 胳肢窝下,夹个蓝布小包, 不知裏面装的什么, 估计可能是钱。  他们收购东西,都付现钱,成交後, 錢貨兩訖,一拍兩散, 不帶找後帳的。 


他们给人的印象,是文化人。  说话文皱皱, 对很多东西,都能讲出个,子卯寅丑道理来,讓人, 愛聽,著迷,佩服。

 

我们这些小孩儿,特別喜欢看收破烂的。  找他们的人, 都用包袱皮,包一堆东西, 让收破烂的给估个价。 价格合适就卖, 不合适就不卖,大家客客氣氣,買賣不成仁義在, 絕無強買, 強賣之事。 


对我来讲, 他們是否做成买卖,不重要, 我只对包袱皮儿裏,抖露出什麼感興趣。 五颜六色, 稀奇古怪,开眼, 好玩。 


还有一种走街串巷,专门为人锯锅,锯碗的手艺人。 他们在街上吆喝的是锯锅,锯碗兒,“, 頓一下, 然後挑高腔, 一句: ”  锯大缸来。。。。“     那句锯大缸来末尾的那个字,是要拉长音的。 


他们的吆喝声,有自己独特韵味, 但是,不違和,和其他手艺人叫卖声,和谐融为一体。  成为当时北平, 後來北京街头,独特有趣街景

 

谁家瓷饭碗碎成两半, 您先別扔,花个毛儿八分的, 他就可以帮你修好。  用金刚钻儿钻头, 在碗破口处两边, 钻几对小眼, 然后用专门锔碗的钉子,把两边固定, 这个破碗就有生命了。  锯好的碗,保证滴水不漏, 当场试验,童叟無欺 如果漏水, 分文不取  


還有一种手艺人, 焊洋铁壶的。 他们推个小车, 走街串巷为居民服务。 如果你家水壶漏水, 或者饭锅底漏了, 他为你焊上,补上, 就可以继续使用, 不需花大钱买新的。 


如果水壶底,或锅底坏的太厉害 他还可以把原来的底,切下来, 换个新的壶底,或锅底 价钱比买新的便宜的多  


一九五六年,社会主义改造, 小生意人,那是屬於資產階級範疇,必須的,改造,不許存在。 要按行业,集中起来,不许再走街串巷。 国家为他们找個房子,按專業分類, 定点集体工作, 公私合营, 成立各种名目合作社。  


合作社裏, 手艺人拿同样工资, 幹多幹少都一样, 当年走街串巷时,那种服務客人的积极性,就沒了。 


每个合作社, 派国家干部,當脫產社长,副社長, 派专职党支部书记;派会计, 派出纳,   再雇兩個人,把大門,打掃衛生, 等等等等。 所以, 幹活的人不多, 脫產拿錢的倒不少。 而上述爾等的工资,費用,都要从合作社收入中支出。 


這就讓那些原來磨剪子,戗菜刀的, 打小鼓,收破爛的, 锯锅锯碗, 焊洋鐵壺的手藝人, 有點為難了。原本糊口就難, 再養上這一幫光拿錢, 不幹活的主兒, 事情就複雜了。


不過, 您還別著急, 還真有輒。  錢不夠, 就提高收费嗎,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结果同样服务, 合作社收费,就比当年,个人走街串巷时,高出一倍, 兩倍,甚至更多。


这样做,受影响的,就是普通老百姓, 不但极不方便, 而且价格提高。  有些东西要找人修理 即便就简单如磨个菜刀, 也得跑老远, 去找专门的合作社。  


合作社的工作人员 虽然还是,原来走街串巷那幫手艺人, 但是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種,对顾客笑脸相迎, 笑脸相送, 积极热情,那種老北平味兒滿滿的服务态度了。  因為他们不管干,还是不干, 干好,干壞, 都已经与他们收入無關, 服务态度自然变差。 对此, 百姓虽有微言,卻也没有办法。

可惜了, 唉, 。。。。。。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4_06_26 8:19:07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4_06_26 8:25:10编辑
喜欢野山鹿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野山鹿鳴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