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九族被灭,3万人被灭,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到底冤不冤?

送交者: 桂花酒[♂★★★和气生财★★★♂] 于 2024-03-15 12:12 已读 2497 次 2赞  

桂花酒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3-16 00:02      发布于:天津市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最后一位中书省丞相,一将功臣万骨枯,最后却被朱元璋怀疑谋反而处死,九族被灭,3万人做了垫背,他到底冤不冤?今天我们就分三步看,从胡惟庸上位到有谋逆想法再到最后被处置,来分析一下他冤不冤。



第一阶段:刚上任还比较踏实


胡惟庸这个人一直跟同乡李善长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多次受到李善长的推荐与帮助,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帝,李善长又为胡惟庸引荐了一个官职,之后他辞官回家,不久后胡惟庸就做了左丞相。


当时中书省分为左右丞相,左丞相的地位一般来说要比右丞相地位高,所以胡惟庸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过即便如此,右丞相还是对他的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所以,胡惟庸就把右丞相汪广洋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对头。


比较神奇的是,汪广洋虽然憨厚老实,但是却没什么能力,很多时候遇到事情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所以皇帝对他也就一般般,再看一旁的胡惟庸,因为早年的做官经历让他拥有很多治国理政的经验,为了能彻底把那个右丞相比下去,就拼命的开始在朱元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


这么一对比,朱元璋自然明白谁才更加适合这个丞相之位,而汪广洋则被朱元璋极度嫌弃,就等着找机会把他给赶下去呢!谁知没过多久,这个汪广洋就不小心犯了错,这下支院长可算是有机会了,直接把他贬到一个小地方,做了地方官,就这样,胡惟庸的第一个对手就这样被他除去了。


这个时候还看不出胡惟庸有什么犯大错的迹象,把对手挤下去这件事,他只是做了一个推手,只能说汪广洋挺倒霉的,犯个错就被降职到乡下,不过主要还是这汪广洋不行,德不配位,被贬也很正常。


在汪广洋被贬之后,这个胡惟庸暂时还没什么对手,而且之前不也在朱元璋面前故意表现过自己嘛,所以这个时候他还是比较认真搞业务的,再加上他非常善于逢迎,当时他在朝中可是炙手可热的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帮助朱元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让朱元璋越来越欣赏他的才干。



这个时候胡惟庸的地位十分稳固,然而他没想到会出现“灯下黑”这种情况,因为他身处高位,自己的权力和势力也在不断加强,因此他的欲望也就加强了不少,那些诱惑越多,对他来说就越难把持住。


第二阶段:位高权重蒙蔽双眼


胡惟庸做了大明朝的左丞相后,用自己的实力将右丞相挤下去,在他的位子上就这么兢兢业业地干了几年,不过,随着自己的权势越来越大,让他觉得做清官太难了,逐渐开始把持不住,开始做一些让朱元璋不大喜欢的事。


当时胡惟庸只是个丞相,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也有很多不能触碰的东西,比如,有些人命官大的大事,就需要让皇帝做定夺,但是这胡惟庸不知道咋想的,每次遇到这种大案件,不仅不上报,还总是揣测圣意私自做定夺。这就算了,有时候文武百官送过来的奏折,他还会先看一遍,遇到自己的同党被弹劾的时候,他就会出手先把奏折销毁了,根本到不了朱元璋那里。



这个时候开始,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也开始纷纷跑过来巴结胡惟庸,希望能给自己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已经被贬的小官,竟然开始给胡惟庸送些金银财宝,想要重新回到高位,胡惟庸一时间被这些赞赏和礼物蒙蔽了双眼,送来的礼物也都来者不拒,还有一些人比较担心胡惟庸会在皇帝面前说自己坏话,也会跑来各种逢迎,一时间胡惟庸的府上门庭若市,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做皇帝了呢!


不过,胡惟庸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朝廷上始终有那些比他职位要高、影响力也高的人,他们就是徐达和刘伯温。两人本身就一直看他不顺眼,再知道这些时候,就将其一五一十地讲给了朱元璋听。胡惟庸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想着什么时候能除掉这两个人,让自己以后能顺风顺水。


接着在1375年,刘伯温患病,朱元璋让胡惟庸前去探望,当时胡惟庸带着很多宫中太医前去,还送了一些药草给刘伯温,刘伯温并没有怀疑,于是就把药都喝下去了,结果不久后他就直接去世了。



此时胡惟庸的对手也就徐达一个人了,左等右等盼不来比较适合的时机,胡惟庸就决定干脆把他给暗杀了吧!说干就干,胡惟庸很快就找到了徐达身边的一个吓人,并将刺杀这件事提上了日程,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中途这名吓人发生了叛变,胡惟庸的刺杀计划不仅没有实施成功,还全被徐达知道了。


这个时候的胡惟庸已经完全忘记自己臣子的身份,凭借高位笼络了一大批官员,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想要趁机谋反,一边招兵买马,一边私下买兵器。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有一天,胡惟庸的儿子不小心从马车上掉下来,摔死了,胡惟庸十分生气,就下令当场处死马车夫。


这个行为激起了群众的不满,大家开始聚众游行,向胡惟庸讨要说法。毕竟他这儿子也不是啥好人,平时仗着自己的父亲是丞相,经常欺压百姓,他摔死关人家马夫什么事!



第三阶段:得意忘形使他走向死亡


胡惟庸从灭掉第二个对手刘伯温之后就非常得意忘形,再加上那帮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停地讨好他,让他觉得自己可以了,于是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叛变,却没想到中途遇到了一件事。


本来他儿子仗着父亲是丞相就到处欺压百姓,横行霸道,结果他儿子不小心摔下马死掉了,胡惟庸还一气之下命令将马夫斩首,群众们非常不满他的做法就开始游街讨要说法,这个事越来越大,不久之后传到了皇帝那里。


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生气,胡惟庸还没见过这么生气的朱元璋,于是战战兢兢地说要给马夫一家多点赔偿,哪知朱元璋直接说了一句话:“一命抵一命”。这让胡惟庸更加害怕,不过因为自己之前就已经在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造反了,何不趁着这个机会直接把皇帝老儿给解决掉呢?于是他就通知自己的人马准备动手。



这时候正好有外来使者进贡,胡惟庸不仅没有告诉朱元璋,还自己私自接待了外来使者,没想到这件事正好被朱元璋手下看到,将此事告诉了朱元璋,胡惟庸为了保命,只能说这件事是礼部的问题,礼部则开始向朱元璋解释这件事,一番拉扯让朱元璋头大,准备先进行调查,再说怎么处理。


在调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调查到了胡惟庸的手下,那些软骨头都没经住刑罚,竟然直接将胡惟庸准备谋反的事和盘托出,朝廷上下大为震惊,这次,朱元璋想不杀胡惟庸都没理由了!因此,朱元璋不仅下令杀害胡惟庸,还直接诛其九族,除此之外那些曾经给胡惟庸送礼的人也没逃过去,支援血洗朝廷,将跟胡惟庸有关联的三万人全部诛杀。这件事之后,朱元璋就废除掉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自从之后,皇帝本人直接管理六部。


一个人造反,不仅牵连九族,还拉上了3万人做垫背,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可以说是创造了世界纪录。要说胡惟庸冤不冤,小编觉得是一点都不冤,尽管朱元璋确实 在那个时期比较残暴,但是胡惟庸确实因为当了丞相之后就得意忘形,还妄想推翻朱元璋的统治,最后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即便是再聪明的人,你没有将聪明用在正道上,那就没用。



各位看官们,你们觉得胡惟庸这个人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喜欢桂花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