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政经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不准备来买!美媒:欧盟想采取手段让中国主动交出电车生产技术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06-21 15:28 已读 2127 次 1赞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关注

据悉,去年7月德国汽车企业奥迪公司被曝将购买中国整套电动平台技术,因为该公司之前是对中国出口技术,现在改为“进口”令欧洲媒体颇为吃惊。消息人士称现在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幅度已经很大,不排除未来还有更多的外国车企找到中国买专利产权,因为欧盟的电动汽车发展已经太落后了,靠独立发展几乎没有出路。还有断言认为欧盟“转向对华寻求技术合作”已经成为定局,这也是欧盟汽车可以崛起的唯一的机会,除非他们不打算研发新电车和电动产品。

本月中旬,欧盟也宣布了对华电动车企业征税标准,其中根据不同的品牌分别征收差额很大的关税,例如比亚迪征税为17.4%,上汽公司却高达38.1%。“政客”新闻网欧洲版18日曝光称,除了对中国加税防止中企汽车“倾销”之外,欧盟还有一个目的:希望用关税迫使中国车企来欧洲建厂,对不同的企业看“合作程度”施加不同的税款,这样将会促进更多企业因为关税问题选择和欧盟“合作”,将生产中心设在欧洲。

报道称欧盟认为只要采取这种行动,那么中国企业选择和欧盟合作,他们将会对欧洲“分享技术”。后续欧盟拿到了生产技术也能产出同样的车型,就不担忧中国的汽车会倾销了。欧盟还考虑到虽然中国车企也可以在欧盟国家设立自己的工厂以规避关税,但如果他们选择“合作”的话,那么生产成本会大幅度降低。用投资换取关税优惠、市场准入等的做法在很多国家都有,但现在欧盟为了换取技术,用关税施压“威逼”并不常见,现在欧盟委员会还在考虑制定更多措施。

分析人士表示,之前各方猜测欧盟会到中国“买”技术,更多企业类似奥迪公司一样取得中企电动汽车生产授权;但现在看来,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让中国“自己交出技术”,后者占有的主动权更大。对于不配合的企业,高关税模式封堵家门不让进入,也是手段之一。这样做凸显了欧盟两个弱点:其一是现在欧洲国家的技术瓶颈已经真的捉襟见肘了,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正如预期一样;其二是欧盟仍然没有放弃西方“老一套”的霸权商业观念,使用软性胁迫手段来促使中国出让技术。

值得一提的还有,相关人士认为欧盟想用关税换取中国合作和技术共享未必能成功,中国企业和机构一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了众多强有力的措施保护国内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此前在电池调查事件中,比亚迪公司也声明不接受欧盟所提出的不正当调查案。对此有评论称:“中国企业明白在关键技术上,一旦他们交给欧洲相关部分内容,就会立刻失去利用价值。这种手段几乎是像海盗一样,不过欧盟大概率是拿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了,事实就是如此。”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